心理活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行知合一创新心理学的实践运用
01
专注力
专注力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方式,它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认知呢?
专注力不意味着否定,批判性思维不意味着对过去的否定,而是敢于追问和质疑,敢于从传统的权威、成见、惯例、约定俗成中收复我们的头脑,对那些曾经想当然认为正确的和所谓外界不断灌输给我们的那些信条,今天可以用心去感受一下:
问问自己它还是那么正确吗?
它还是曾经那样有效吗?
这么做为什么跟我们的期望现在大相径庭呢?
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改进吗?
曾经有效的,今天还这么教条的坚持还有效吗?
所以我们现代人应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更健康的尊重,不确定性才是现实世界的本质状态,因为世界从来都不是静止的。
面对这种变化,要有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去把握呢?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经典,我们成年人之间的差别很小,无非就是心态方面的差别。而心态所体现出来的做人道理,就是一个积极乐观,一个消极悲观。但其带来的结果反差巨大,就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包括在圣经里耶稣也告诉我们:天堂在你心中,当然地狱也在。哲学里也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道理:世事的好坏就看你怎么想。
既然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实际上世界的变化,不是针对哪一个人,也不是有针对性的去面对社会所发生的现象,更多是整体社会变化的趋势。所以创新心理学的实践运用,既要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要把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理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我们的思维和习惯。
东西方的体制和思维存在着差异。那如何“洋”为“中”用,把这些先进西方心理学的理念结合我们中国人的人文、传统、习惯、现实需求?也就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实践中产生效果才是我们需求的真谛,绝不可以照搬。
02
行知合一
企业靠引进制度或者培训等措施,并不能解决深层次的心理动机、情感,包括人格问题。手段是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变化的依据,也就是一个内因,思维方式没有发生改变。企业的发展,一个人要真的有所改变,就不可能有质的变化。
创新心理的实践应用就是践行生命的法则,就是坚持实践信念的法则。而我们讲,信念属于潜意识的范畴,大道理属于意识范畴。所以我们总是说这个世界会说的人特别多,说的对的人也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很少,能够做到还做人有智慧,那更是少之又少。既然如此,那我们在现实中就再不要泛泛的谈什么大道理了,包括现在经常讲的心学核心思想叫:知行合一。
现代互联网时代、智能化时代、大数据时代,我们很容易能得到很多“知”的正确的信息,但为什么“行”跟它并不和谐呢?所以我们要创新,那就要“行知合一”,也就是说在执行的过程中,对“知”的理解才是对内心潜意识真正的触动和顿悟。
用王阳明的解释,这叫增值,因为行为才可能真正的持久,这种增值背后带来的行为才是个人或者团队想提倡和鼓励的具有正能量的好习惯。这也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中所践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叫:行知合一。
03
改变潜意识
成年人心灵深处的潜意识没有顿悟、没有升华,就不可能实现人格和心灵方面更高的层次,行为就不可能真正的改变,也更不可能持久。
如果看清自己是如何自我束缚在旧有文化范畴和思维模式的陷阱里,在这个时候就建立了新的模式,就会发现我们完全可以控制那些曾经不自信的、敏感的暗示,或者一些负面影响,也就可以保持更多的身心健康和快乐。
实际上在我们这方面的潜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所具备的潜能也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里要强调一点: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都是心理学潜意识层面感悟能力的高手,这和知识学历没有关系。
大家耳熟能详的《亮剑》里的李云龙,他在实践中感悟出的自信和行动力,并不比黄埔军校的差。因此在现实中明白自己内心强烈的愿望,并且知道如何去付出实施、付诸于行动,以及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去行动。这就意味着你已学会如何把你的潜意识变成你所期待的幸福化身。
而我们讲,调节改变潜意识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催眠、冥想或者说暗示,还有强化的情景模拟等这样的一些形式。但是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削减潜意识的防卫机制,因为人的潜意识有防卫机制,一旦听到不顺耳的、听到不太认同的、或者跟习惯相违背,人为的第一反应就是排斥和抵触。
因此,改变潜意识就是真正地把正能量的信息触动进我们内心真正的情感,然后通过潜意识的真正升华,去不断塑造新的、更向上的积极心态的人格。比如说禅定、瑜伽、打坐,实际上它们的心理暗示和心理活动的应验,不过是内心深处愿望实现的外在形式罢了,它们不能触动潜意识,很多时候都是表面的、流于形式的,毫无效果的。
这一节想跟大家主要强调的是什么呢?
创新心理学实际上是要积极去开发自己的潜能、带给自己对未来的想象,寻找属于自己想要的人生和最真实的体验,也就是所谓的“活出那个样子”的内心体验。
这个世界没有救世主,能够创造未来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