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是谁(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

文/清歌向暖

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是谁(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1)

康熙画像

01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把两个小伙伴李煦和曹寅分别派去当了江宁织造和苏州织造。

当时江南有三大织造府(江宁、苏州、杭州),曹、李位居其二。

织造府嘛,工作就是织造各种衣料布帛。

那么问题来了——康熙真的对自己的衣服质量重视到要派亲信去亲自监督?

当然不至于。

充当康熙的耳目,监查两江三省这个中国最富庶地区的一切情况,才是真。

不过,李煦和曹寅的角色并不是明代锦衣卫、东西厂这种特务机构。

他们所进呈的密折,很大一部分是关于雨水、收成、米价、疫病、官声、异闻等等。

(织造虽然只是五品官,但他们从差遣上来说是属于内务府的外派官员,可以专折奏事。)

从天灾人祸,地方民情,到笼络文人的思想倾向,再到校刻刊印古籍,无所不包,无所不问。

李煦的工作甚至包括实验新型水稻。

李煦在苏州种稻一百亩,是康熙朝最大的水稻实验农场,所产的米当时叫做“御田胭脂米”,是专送北京给康熙食用的。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乌进孝给贾府送年货的单子上就有这种米。

因为当时没有电报、报纸这些玩意儿,所以地方各级官吏免不了有瞒报和回护的情况,康熙主要就是从这些密折中得知各地的实情。

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是谁(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2)

02

《红楼梦》元春省亲一节里,还有这样一段描写:

“独他家接驾四次,银子成了土泥”

“世上所有的,没有不堆山填海的”

王熙凤就问了:“他家怎么那么有钱呢?”

赵嬷嬷说:“这不过是拿皇帝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有钱买那个虚热闹去。”

现实中也差不多。

只不过,《红楼梦》把这件事安在了江南甄家的身上。

康熙四次南巡之后,曹寅亏空了50万两,李煦亏空了37万两。

曹家和李家也不是造钱的,这个窟窿当然只能挪用公款。

于是两江总督噶礼马上上奏弹劾曹寅。

康熙当然心知肚明,这些钱就是花在自己身上了,他只有从中回护:“我知道这里面是怎么回事儿,你可以不要问了。”

(朕知其中缘由)

接着下旨,让曹寅和李煦奉旨轮管十年两淮盐课。

康熙的意思很明了——

淮盐盐运使当时是天下最肥的缺,当然是让他们俩在这个位置上,补完织造任上的亏空。

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是谁(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3)

曹寅画像

03

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七月,曹寅突患风寒病,继而加重转成疟疾。

李煦向康熙上奏曹寅的病情。

康熙对曹寅的病情非常重视,立即批复:

“你奏得很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

康熙还亲写了详细的服药方法,更是在文末写了四个带感叹号的“万嘱!”

可是在药送到之前,曹寅就已经于扬州病逝。

人死了,窟窿还得接着堵。

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所遗留的亏空一共还有549600余两。

康熙就让李煦代任两淮盐务,以便还清。

李煦又奏请曹寅的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

康熙马上批准。

一年以后,曹顒奏报称:

“今钱粮俱已清补全完,尚余剩银三万六千两”。

请求上交。

康熙只留下六千两,剩余三万两银子给了曹家,让他们去还私债。

康熙朱批道:“当日曹寅在日,惟恐亏空银两不能完,近身没之后,得以清了,此母子一家之幸。余剩之银,尔常留心,况织造费用不少,家中私债想是还有。朕只要六千两养马。”

两年后,曹颙病逝,康熙又下旨把曹寅的四侄曹頫过继给曹寅一支,继续担任江宁织造。

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是谁(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4)

康熙和曹家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曹寅、曹颙的去世而转淡......

【PS】

这三个人的关系有点铁,又稍微有点乱——

1、康熙,李煦,曹寅,是奶兄弟。

2、康熙把李煦的舅表妹王氏收进了宫,封为密嫔,后加封为“顺懿密妃”。所以康熙也是李煦的表妹夫。

3、李煦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曹寅,所以曹寅又成为了李煦的妹夫。

04

只是好景不长,一朝天子一朝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驾崩于畅春园,雍正继位。

康熙是李煦和曹寅的奶兄弟,康熙会罩着他们,可雍正不会。

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初七,曹頫请求将他在织造任上的亏空分三年补完。

咦?之前康熙不是已经把曹家的亏空补完了吗?怎么还有亏空呢?

因为时间还在继续,生活还在继续,曹頫在江宁织造任上也得继续工作,领取经费,买进原材料,制成宫廷纺织品,发放工人工资,就像一家企业一样运转,企业经营不好就会亏损。

除了进贡正项以外,我们还可以从《康熙五十九年二月初二曹頫折御批》中得知一二:

近来你家差事甚多,如磁器法琅之类,先还有旨意,件数到京之后,送至御前览完才烧,法琅今不知骗了多少,磁器朕总不知。已后非上传旨意,尔即当密折内声明奏闻,倘瞒着不奏,后来事发,恐尔当不起,一体得罪,悔之莫及矣。即有别样差使,亦是如此。

——除了进贡正项以外,刻书要钱,造瓷造法琅器要钱,康熙左右近侍也假借名义要各种物品.....

05

曹頫向雍正保证:

“家口妻孥,虽至饥寒迫切,奴才一切置之度外,在所不顾。凡有可以省得一分,即补一分亏欠,务期於三年之内,清补全完。”

而雍正的批复也非常雍正,有他独特的傲娇口气:

“只要心口相应,若果能如此,大造化人了!”

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是谁(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5)

为了清补欠款,曹頫把之前替康熙卖人参的钱交了上来。

但到了内务府报账的环节,出事了——

雍正觉得人参卖便宜了,怀疑曹頫中饱私囊。

就让内务府去查。

内务府没查到曹頫中饱私囊的证据,但却把李煦给撤职了。

不过没关系。

雍正在曹頫的请安折里挑刺,曹頫说江南的蝗虫差不多已经扑灭,雍正就问:“我怎么听说江南还有蝗虫,地方官为什么不尽力扑灭?”

末了在奏折尾吓唬曹頫:“凡有一点欺隐,是你自己寻罪,不与朕相干。”

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是谁(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6)

曹頫压力很大,他知道,雍正对他不太满意了。

就一边到处找门子托关系,希望在雍正那儿给自己说说好话,不要成天拿着他的小辫子。

一边卖力完成KPI。

直到最后,雍正当然还是不满意,批示越来越冷:

“所进御用绣线黄龙袍曾至九件之多,又见灯帷之上有加以彩绣为饰者,朕心深为不悦。”

“朕素性实不喜华靡,一切器具惟以雅洁实用为贵。”

“此种徒费事,朕甚嫌,到是墨色扇朕喜用,此种扇再不必进。”

......

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是谁(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7)

雍正画像

06

其实人参卖的贱,衣服扇子做的不好,这纯粹是借口。

曹李两家真正的错,是站错队。

李煦和曹寅,在康熙一朝都投了八爷胤禩的原始股,他们和八爷党还有姻亲关系,因而成为了雍正的政敌。

八爷胤禩的下场在清宫戏里演了无数遍,夺嫡失败被下狱,被改名叫“阿其那”。

意思是“夹冰鱼”,因为八爷自喻为“俎上之鱼”,即刀板上鱼肉,承认自己在储位斗争中失败,成为一条死鱼。

当政治斗争要拿下某人时,就要挖他别的地方的黑料,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手段。

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是谁(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8)

雍正 红色妆花绸彩云金龙纹龙袍

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作了一次大死——曹頫给雍正送衣服的时候路过山东,被人参奏骚扰驿站。

“杭州等三处织造运送龙衣,经过长清县等处,于勘内外,多索夫马、程仪、骡价等项银两。”

雍正当时就炸了,将曹頫就地免职,又想起来江宁织造府还欠内务府银子,于是就让新任织造隋赫德去抄曹頫的家抵清欠款。

人倒霉,喝凉水都会塞牙。

一抄家,又发现了曹家给九阿哥允禟私藏铸造的金狮子。

“江宁织造郎中奴才隋赫德跪奏,为查明藏贮遗迹,奏闻请旨事。奴才查得江宁织造衙门左侧万寿庵内,有藏贮金狮子一球,本身连座共高五尺六寸。奴才细查原由,系塞思黑于康熙五十五年造护卫常德到江宁铸就,后因铸得不好,交与曹頫,寄顿庙中。今奴才查出,不知原铸何意,并不敢隐匿。谨具折奏闻。雍正六年七月初三日”

这下可以无限制上纲上线了。

曹家正式玩完。

曹家子孙迁回北京老宅,家族败落,四下流散。其中曹雪芹流散到了北京的西山。

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钟鸣鼎食,诗礼簪缨的望族,轰轰烈烈近百载,一朝生变,忽喇喇似大厦倾,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雪真干净。

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是谁(康熙最爱的两只白手套)(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