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0套模考(教考知识易混易错)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0套模考(教考知识易混易错)(1)

易混易错6:教育的起源

起源说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意义

局限

神话起源说

所有宗教

朱熹

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当时人类社会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

分类依据

类型

含义

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

个体发展功能

(本体功能)

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教育最首要的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

社会发展功能

(派生功能)

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

正向功能

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功能

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

显性功能

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显性功能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

隐性功能

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易混易错8: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1. 教育现象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2. 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3. 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因素、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反映的是社会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另一条反映的是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易混易错9:赫尔巴特VS杜威

人物

维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

杜威(现代教育)

著作

《普通教育学》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三中心”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

目的

可能的目的: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必要的目的: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五种道德观念。

教育无目的论

教学

过程

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其他

①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②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③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①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②提出活动课程的理念;③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 易混易错提醒:

1. 赫尔巴特提出“旧三中心”,因而是传统教育代表人,杜威提出“新三中心”,是现代教育代表人。

2. 赫尔巴特的“旧三中心”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杜威的“新中心”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二人观点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素质教育理念下强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