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

人们都害怕死,很大一个原因便是害怕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痕迹被无情的时光消除殆尽。

人们既害怕死亡,也害怕自己被别人忘记,活在世界上的人们,也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希望能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

但是有人却在遗嘱上留下轻飘飘的话语:“当我从未来过”。

她就是就读于北大历史学的女博士娄滔,这位年仅二十多岁的姑娘已经走在了生命的尽头,她躺在病床上,对于最后的结果,她和她的家人都心知肚明。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1)

在生命的尽头,一想起自己人生的意义,死亡也不再能让她感到恐惧。

她在遗书中说:“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我要有尊严地离开。”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2)

“当我从未来过”——北大女博士决定捐献遗体

娄滔是一名“渐冻人”,这种疾病最终能让人无法活动,可是意识却依旧清晰,好比一个人对肉体失去了控制权,最终只能躺在病床上看着天花板。

好在,上海的一家“渐冻症”关爱中心来到了收治她的武汉汉阳医院,这个机构为她带来了一台眼动仪,这样娄滔便可以通过移动眼球在电脑上打字,表达自己现在的想法。

经过熟悉,娄滔渐渐能够熟练使用这台机器,虽然这样比不上自己说话来得快,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家人也可以知道她此刻真正的心情。

有了眼动仪的帮助,娄滔可以告诉家人自己今天想吃什么,哪里不舒服,有时候她也会告诉家人,自己一定会坚持下去,自己想要乐观地活下去。

她希望自己能够等到一个奇迹,但是奇迹迟迟不来,

2017年,呼吸机已经安在了病床的旁边,娄滔意识到,她的身体连呼吸这样的基本动作都无法完成了。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3)

她最终动了动眼珠,在显示屏上输入了一行清晰的字迹:我不想活了。

对于此时的娄滔而言,在床上毫无希望地躺着,除了让家里要填的窟窿越来越大,再也没有任何意义。

娄滔的父母亲一开始并不愿意答应,于是这个倔强的姑娘用的各种方式,甚至最后开始节食,逼迫自己的父母亲答应自己的请求。

悲痛的双亲最终答应了她的请求,他们最终选择了尊重女儿的决定,在离开医院之前,娄滔在护士的帮助下,留下了一封遗嘱。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4)

在遗嘱中,她阐述了自己想要有尊严地离开的心愿,也希望父母不要因为她的离开而感到难过,要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最后她在遗嘱中写道,希望在她离开之后,她的头部可以留给医学做研究,让医学界能够早日攻克这个难题,此外,她还希望捐献出自己身体所有有用的器官,剩余的部分就拿去火化,不要占用地皮。

她说:请让我悄悄地离开,不留任何痕迹,就如我从来没来过。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5)

娄滔觉得,国家培养一个博士生不容易,加上之前他们一家人也受到了许多社会上好心人士的馈赠,所以在她告别这个世界之前,她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疾病摧毁了娄滔的身体,但是却没有摧毁她的心智,这个躺在病床上的女孩子总是对来人展开温暖的微笑,她用她最后一丝暖意拥抱了这个世界。

父母将娄滔带回家中,一家人平静地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2018年1月5日凌晨,娄滔停止了呼吸。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6)

父母遵循了娄滔的遗愿,没有为她举办任何丧葬仪式,但是由于娄滔的身体已经受到感染,不符合遗体捐赠的条件,娄滔的这个心愿最终没有达成。

在亲友的注视下,娄滔的父母火化了她的遗体,她的骨灰被洒入长江,随着江水飘向祖国的万里河山。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7)

娄滔的人生写照:天妒英才,红颜薄命

在患病之前,娄滔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姑娘,她是父母的小棉袄,是老师的乖学生,也是朋友的开心果。

娄滔的前半段人生用一句“别人家的孩子”来形容也毫不为过:200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本科期间,她的学习成绩始终位列全系前三,2012年,她又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攻读硕士。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8)

在读硕士的时候,娄滔又以世界史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学金,并在国内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随后在2015年,娄滔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保送北京大学历史系,北大的燕园中从此有了她的一席之地。

娄滔的硕士导师曾经说,娄滔攻读的是世界古代史埃及学专业,由于这个学科难度非常大,需要同时学习古代文字和现代汉语,一般的学生都不愿意学。

而娄滔却展现出了对这个学科极大的兴趣,并且她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也有相当的水平,论文中包括了几十个国家的古文字,翻译的难度非常大,这些困难娄滔最终都克服了,这篇论文也成为了她继续在这个专业发光发热的敲门砖。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9)

这个热爱历史的女孩将自己全身心投入进了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但是在生活中,她丝毫没有沾染上自己专业的古板气。

不同于一些历史学者的刻板严肃,生活中的娄滔就是一名青春洋溢的小姑娘,她拥有豪爽开朗、说干就干的性格,和周围的同学都能打成一片,娄滔的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滔哥”。

只是娄滔自己也没有想到,命运的转折会来得如此之快。

对于娄滔来说,病痛的来临并非毫无预兆,2015年暑假期间,她曾向家人倾诉自己“上楼没力气”,但是当时母亲对一向健康的女儿很自信,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10)

暑假转眼结束,开学后娄滔顺利返学,但她不知道的是,这时的她已经带上了疾病的种子。

2015年10月,娄滔偶然发现,自己左脚不能踮起脚尖,这时候她终于感觉有些不对,于是立刻前往校医院、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作骨科检查和治疗,但是没有任何结果,她的病情也没有丝毫的好转。

更糟糕的是,她的右手也开始出现前举、侧举困难,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又前往神经内科进行检查。

娄滔的最后一站是北医三院协和医院,2015年12月24日到2016年1月20日,度过了这段无比煎熬的时期,娄滔迎来了自己根本想不到的结果:运动神经元病。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11)

运动神经元病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渐冻症

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人的一切运动都要靠神经的传导来完成,如果运动神经出了问题,就意味着这个人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先是部分的器官和肢体,最后病情会蔓延到整个身体。

渐冻症是人们给这种病起得一个形象的名字:得了这个病的人,身体就好像一部分一部分地被冻结了起来,更加可怕的是,他的意识仍旧清醒,患者知道自己活着,能够清晰地思考,但是却没有动一动手指的力气。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12)

在现有的医学水平下,人们没有任何的手段可以治愈渐冻症。

思想还是翱翔的飞鸟,身体却已经变成了灵魂的囚牢,如果周围没有人天天护理,肉体也会因为太久的沉寂而逐渐衰败,最终连维持呼吸的能力都会失去,只能静静地等待死亡。

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也患有这个疾病,这两个人的故事仿佛在告诉人们:天妒英才从来不是一句传言,渐冻症似乎特别容易光顾那些才华横溢的人。

恰恰由于他们的才华横溢,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着更为深刻和敏感的认知,对这个社会能产生比一般人更多的贡献,当渐冻症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也将承受比一般人更大的痛苦。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13)

根据目前的医学经验,渐冻人平均能够生存4年,而现有的治疗手段也只能起到维持生命的作用。

什么叫维持生命?针对不能进食,就需要放置胃肠管长期注射营养液;针对呼气困难,就要切开气管安上呼吸机;针对不能排泄,也需要安上相应的仪器……

渐冻症患者的身体似乎都变成了一堆仪器的中转站,并且安装这些仪器所需要的费用也非常高昂,能够轻而易举地突破医保的年度支付额度。

在娄滔接受治疗的时候,仅仅呼吸机一项就要花费18万元的费用,保守估计下,治疗费用要花费200多万,娄滔的母亲仅仅是一名初中教师,父亲没有任何收入,以她的家庭情况来看,这笔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14)

娄滔的师友在知道这个消息后,数次为她在网络上募捐,最终筹集到善款55.3万元,许多校友运用手边的资源,尽可能地寻找渐冻症的研究报告和正在研究渐冻症的学者,希望能够帮助到这个不幸的女孩。

娄滔的亲人曾说,娄滔十分热心讲义气,她“总想着帮助别人,又特别怕给别人添麻烦。”

所以这个害怕给别人带来麻烦的姑娘,在确诊疾病一个月过后就提出与男友分手,同时拒绝了学校许多亲友的探望。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15)

最终她作出放弃治疗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对于娄滔来说,她宁愿到另一个世界去翱翔,也不愿亲朋好友为自己耗费太多的精力。

娄滔的一生就是天妒英才、红颜薄命的真实写照,身为历史学的博士,她身上也拥有着中国古代士人的浪漫气质,故而在死前许下火化的心愿。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怀着这般浪漫的追求,没有愤懑、没有不甘,她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结局。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16)

“她从未远去”余生追思漫漫

娄滔就这样飞往了另外一个世界,她在遗嘱中表示希望大家当她从未来过,但是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娄滔太过优秀和善良,她的去世才会让许多人感到不舍和难过。

在她去世的那天,她的父亲感到心如刀割,一度连接电话的勇气都没有。

2018年2月4日,娄滔去世一个月,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为娄滔举办了一个追思活动,在年会现场,校友们给娄滔留下了一个椅子。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17)

2018年5月4日,北大迎来120周年校庆,娄滔的朋友们共同集资,在北大的燕园给娄滔捐赠了一把椅子,因为娄滔在博士入学的时候说过,自己非常向往在燕园的学习生活。

于是校友们捐赠了这把椅子,她的朋友们希望,北大的燕园中将永远会有她的一个位置。

2018年10月11日,北京大学历史学院给娄滔颁发了一张北大“荣誉校友”的证书,送到了娄滔父母的手中。

女儿去世带给娄滔父母的打击是极大了,这对已经步入中年的夫妻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从小看着她长大的父母二人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一夜之间,这对夫妻似乎都苍老了不少。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18)

但是由于女儿在遗嘱中说过,要自己的父母好好生活下去,这对夫妻还是坚持了下来,只是在余生中,他们不可能遗忘对女儿浓浓地思念。

2020年,母亲汪艳梅决定,自己死后也要效仿女儿捐献器官,在娄滔的影响下,她也想向社会赠送最后一份礼物,同时也是为了完成女儿那个未完成的心愿。

一想起女儿的遗嘱,父母就充满了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娄滔的死让许多人都感到惋惜不已,在惋惜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放在了渐冻症这个疾病上。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19)

2017年,曾有报纸称当前国内渐冻症患者约有6万人,但也有人说国内的患者已经达到了10万或20万;连统计的数据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可见之前人们对渐冻症的重视确实不够。

但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从未放弃对渐冻症的研究,2021年,有学者从基因层面对渐冻症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部分渐冻症的病因可能跟基因突变脱不开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未来的医疗手段能够上升到基因层面,那么兴许可以解决这个困扰了人们很久的难题,渐冻症也不会制造那么多的人间悲剧。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20)

2022年已经到来,距离娄滔逝世已经过去了四个年头,渐冻症的阴影依旧笼罩在娄滔亲朋好友身上,也笼罩在了全人类的身上,人类与渐冻症的斗争之路必将是漫长而波折的。

关于娄滔父母的消息,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了,他们刻意的避开了世人探究的目光,让自己沉淀下来,去对待生活,追忆那些与女儿的岁月,也重拾生活的信心。

北大博士寻母17年有结果了吗(17年北大博士查出绝症)(21)

参考文献
  1. 北京青年报;2017年10月25日;《“渐冻症”女博士欲放弃治疗
  2. 病友用眼动仪写信鼓励》
  3. 中国新闻网;2017年10月16日;《北大渐冻症女生留遗愿捐器官:凡能救命部分尽管用》
  4. 中国新闻网;2017年10月16日;《鄂籍女博士与渐冻症抗争两年
  5. 留下遗嘱让人肃然起敬》
  6. 中国新闻网;2018年01月06日;《北大渐冻症女博士娄滔病逝
  7. 捐献器官遗愿未达成》
  8. 中国新闻网;2018年01月07日;《北大“渐冻天使”去世:如我离开,愿爱留下》
  9. 中国青年报;2017年10月17日;《娄滔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不会被切断》
  10. 山西新闻网;2017年10月20日;《北大患绝症女博士娄滔遗嘱全文
  11. 娄滔资料照片》
  12. 北京晨报;2018年01月07日;《北大渐冻症女博士娄滔离世》
  13. 中国知网;2021年06月15日;《早发型“渐冻症”致病基因揭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