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世界断了线的风筝(前进的风筝千年孤寂)

#心动的瞬间#1,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黑白世界断了线的风筝?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黑白世界断了线的风筝(前进的风筝千年孤寂)

黑白世界断了线的风筝

#心动的瞬间#

1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这句出自电视剧《康熙王朝》的诗句令我不自觉地,朝着远远地坐在高处的烽火台看去。似乎那里正在演一幕戏。戏中有两位主角,一位是康熙皇帝,一位则是青年才俊张廷玉。

皇帝敲着黑黑的长砖,叹道:“满墙诗句,多为阿谀奉承,唯有这两句有见地,有骨气,他说长城是个梦,是个没用的东西。煌煌华夏岂可一心依凭死物而永保昌盛?”

帝王的威严压得跪拜在地的年轻人,大气也不敢出,满头大汗地聆听着帝王的垂训。这就叫咫尺天颜,皇恩浩荡。

始皇帝于千年前筑长城佑我华夏。千年之后,沧桑巨变,长城内外早已皆我国土。长城上的悠悠长砖,早已没了站岗的战士,唯有群山峻岭,依然挺拔俊朗。

我站在长城上,双手紧紧地抱在身前以抵御北国的阵阵寒风。如果从山下仰望长城,长城就好似一条卧于山脉之上栖息的巨龙。千年以来它曾一度用凛凛威仪的目光望着北方。它的目光里既有华夏的威严,也蕴含着华夏的力量。

风一直在刮着,时小时大,我以为烽火台里能避风,便朝烽火台的洞口里走去。没成想,刚走进洞口,一道劲风袭来。风瞬间通过我衣领的缝隙直接钻进了我的衣服里,把我吹得鼓鼓的,把我整个儿给包裹了起来,那一刻我身上所有的毛发全都愤怒起来了。

“快出来,那是洞口,躲不了风,在里面风更大。”我的朋友提醒我。

我这才赶紧逃了出来。

果然风口风更急,高处无雨气自寒。

2


我的家乡也冷。我的家乡在高原,我的家乡有很多郁郁葱葱的山。一座挨着一座,一座堆在一座的上头。

北方的冷是干冷,空气干燥温度低。由于空气不湿润,只要不刮风,不下雨,不落雪,你就不会觉得冷到哪儿去。

我那在南方的云贵高原之上的家乡,就不同了。在那里的很多城市一旦下雨就如过冬,不下雨时却又四季和蔼如春,没有太大的季节反差。初冬时节北方已经皑皑大雪,我的家乡却还可以穿着不太厚的秋衣从容地在街道上走过。但正因为平时享受惯了薄衣的从容,一旦下雨,山风袭来,就算没有受到雨水的侵打,山风刮来的湿润也足以让人捂起耳朵,红了鼻头。

北方的冷,冷得直接,冷得彻底;南方的冷,冷得突然,冷在不给你准备。

家乡的山不好爬,有的山更是远远如在天际。家乡的山太陡峭,很多山都没有人行的山路,只有雨水冲刷出来的水迹之路,那是一条自然之路,也是上苍指引的道路。

虽然有路,山也还是不好爬,因为一路上郁郁葱葱的植物太多。灌木们有的亲和曼妙有的尖锐,身披刺甲。所以爬家乡的山得有点儿披荆斩棘的勇气与毅力,然后才能会当凌山顶。但在山顶,你可能无法发出会当凌绝顶的感慨,因为爬到山顶的你,很有可能会看到就在不远处还屹立着一座更大更巍峨的山。

这就叫山外有山。

3


山,太熟悉了。我在山里长大,我在山里玩耍,我从山里去了京城。在京城领略了一番北方山脉的雄浑之美。

南方的山有点儿像一个个高人隐士,巍巍然自己在自己的,不与人争,不与山比,不与河论,高也好矮也罢,悠然自得,静坐千年。

北方的山则好似一个个在外征战保家卫国的勇士,他们用巍峨的身躯连绵在一起,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外御贼子觊觎,内佑国祚绵长。

南方的山,北方的山,清晰可见。那么无形的山呢?

无形的学问之山,攀爬起来当然又苦且累。在学问这座无形的山上,你可能会遇到良师益友,乃至红颜知己。但最终读书只是你一个人的事儿,谁都帮不了你。所以苏秦才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学不达者,身无名禄,连嫂嫂也不与之炊,苏秦当时该是多么的孤独落寞啊!

无形的山还有政治之山。政治的山上,也有不少孤独的故事。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也曾在他人的排挤中被孤独过。他忧国忧天下,忧党忧人民,但也还是苦于被人排挤在外,虽有金玉之言,怎奈无人听取。

据说恩来总理也苦过,甚至苦得哭了起来。1971年恩来总理前往上海做了两件事,一是陪同比小他六岁的塞拉西皇帝参观上海;二是着手让上海各大高校,加紧培养大量的外语人才与国际问题研究人才,以应对我国即将来临的伟大外交时代。鲁迅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恩来总理临去上海之前,据一位副总理回忆。恩来总理曾在深夜的京城中在一个没有人的房间里嚎啕大哭。没有人知道总理在哭什么,因何而哭。只知道当这位年逾七十的老人再出现在众人眼前时,他还是那么风度翩翩、光彩照人。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你不身处他人的位置,你就无法理解别人的艰辛。就像我一样,别人不在我这里,就无法理解我在考核员工绩效时,核算那一个个数据的艰辛。一个标点,一个数字都错不得。虽然有现代计算机软件做辅助,但电脑也不是万能的,电脑也会出故障生毛病,一旦错了一点,那就得全部推倒重来,做一堆没有实质意义但又不得不校对的核算。

很多事别人帮不了你,别人的事你也无法伸予援手。在理想的攀登之路上,或许会遇到给你端水的农夫,或许会遇到给你一张饼的农妇,但归根结底,理想的道路总是一条自我攀爬的孤寂之路。

书是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还得自己写。偶有朋友过来围观、讨论,那也只是暂时的。同样朋友也有朋友的孤独,比如在我朋友的政治成长上,我也没办法与他结伴同行,只能偶尔在山下向他呐喊:“嘿!加油,就快到山顶啦!”

他也呐喊着回答:“好嘞!等我到了山顶,我给你们画一副美丽的云彩!让你们好歇凉啊!”

4


说起塞拉西皇帝,这位在二战期间想把希特勒的胡子捋下来做成鞋刷的皇帝,我就想起了我们中国的皇帝。

皇帝也是孤独的可怜虫,所以他们谦称自己为孤家寡人。虽是谦称,这称呼确实也是部分帝王的真实感悟。

皇帝身上集有的权力、地位、名望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他们根本无法清晰地辨别,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人到底是朋友还是觊觎利益的小人。

在皇帝的那里,欲望总是和情感交织在一起,掺杂了欲望的情感,就好像一杯美酒被掺了污水一样。既不大好看,品起来也不是个滋味儿,甚至可能还有毒。

所以康熙皇帝在学业上非常刻苦,刻苦到为了学习而咳血的境地。

他必须培养他的智慧与眼界,否则他就无法识别身边的臣子们,哪些是君子?哪些是小人?哪些是有用之臣?哪些是无用的奸佞之臣?

康熙皇帝是一个博学而英明的皇帝,所以他年轻时身边聚集了不少的俊才。俊才们与他亦师亦友亦臣子,帮助他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政治上的伟绩。不同的时期他对人才有不同的需要。当他在政治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当旧人一个又一个地离他而去时,他也日益变得苍老,成了众人心目中仰望的长者。

作为皇帝他有着丰功伟绩,所以臣下对他既敬又畏;作为长者,晚辈自然怕他;就算有几个同龄人,凭他的地位,又怎么可能自然而然地亲近他。

人的生命本就是一个从众多逐步走向孤寂的过程。小时候有一帮斗鸡摸狗的玩伴,大了有同窗之谊,人一旦过了中年就会突然发现,在利益的纠葛背景下,朋友、知己简直比金玉还要珍贵。

所以康熙的晚年,大概也很孤独吧!想找一个人聊聊,却发现没有逞心的论者,乱拉一个人来聊,聊不到心里去也是不来劲儿。自己一动身,一堆人就默默地跑到他身后去了。他也许会哀叹吧!甚至有时候也希望身后会出一个冒失鬼,突然跑到自己的面前,与自己讨论三皇五帝,但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人敢。

对,没有人敢,敢的人都被他干掉了。

所以当晚年的他走在前面的时候,就注定了,他留给身后的必然是一个孤寂的背影。

披荆斩棘走过来的强者,一般都没有朋友,因为他们最好的朋友就是那个曾经与自己为敌的对手。对手终究要倒在自己的剑下,倒在自己剑下的人多了,心也有冷了、硬了。身,也就孤独了。

5


皇帝背负着一双寂寥的手走了。他身后的文臣会不会热闹一些呢?

这个问题我得先问问东坡先生。我兴冲冲地找到了他。他只把自己的斗笠拉得低了一些,小声跟我说道。小兄弟,最好别学文,学了无用,还一辈子麻烦。

我抓着他请他解释。

他只娓娓唱道:“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他走了以后,我又去酒疯子李白那里找答案。

李白先生估计又在月下喝夜酒了。他拖着朦胧的醉眼问我。有酒吗?有酒的话,我就告诉你,我就告诉你什么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唉!李白真有点儿不靠谱,满口醉话,一肚子狂言。算了还是去问问严肃的史学家司马迁吧!

司马迁先生厚道,听说我要去,早早地就在门口等我了。我远远地看着他拿着一本厚厚的书站在自家门前等着我。走近了他对我说。后生啊!想看吗?看得懂吗?看得懂的话,就把这书拿去吧!我无所谓啦!我要去寻找周公、孔丘去啦!

我颤颤巍巍地结果他手里的《史记》。厚厚的《史记》,纸页已经乏了黄了。

我问:“这就是您孤寂了十三载的成果吗?”

可是门前却哪里还有人?人,不知何时早已远去了,司马迁早已远去了,他早已羽化而去,只留下洋洋洒洒的五十万言《史记》与茫然无知的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