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泽涛比孙杨大多少(宁泽涛和孙杨同时掉进水里)

宁泽涛比孙杨大多少(宁泽涛和孙杨同时掉进水里)(1)

奥运游泳馆里的救生员内心戏:“我应该在水里,不应该在这里”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万旭明 耿愿

不得不说,里约奥运会开幕以来已让作为观众的我们开了不少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但这都没有一场心灵的慰藉来得珍贵,当看到奥运游泳场馆救生员那一脸的生无可恋后,无数人都被这个画面治愈了: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无聊,对你的人生没有意义,那就想想,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专为拯救世界顶级游泳运动员而生的人呢!

奥运游泳场馆的救生员:“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感觉永远都不会开工。”你想对他说______

这不,长江日报3位美女记者也对这个话题聊了起来~~~

耿耿:脑补这些救生员的内心戏,应该是,“我应该在水里,不应该在这里”。面对一池子全世界最厉害的游泳健将,他们一定会陷入深思: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万万:谁说这份工作没有意义,能坐在最前排的位置看奥运比赛,什么事不干还日薪115元人民币。这么无聊的工作,请放着让我来。

娟娟:有位救生员接受采访时还说做梦也想救菲尔普斯。让我想想,如果孙杨和宁泽涛同时落水,我该救谁呢,真的好难。我还是选择自己跳下去让他们来救我吧。

万万:别想太多,按国际惯例,他们会伸个杆子去够你的。

耿耿:要说奥运会里的最轻松工作,什么百米飞人大赛的解说员,50米男子自由泳的解说员,应该也没什么存在感吧。因为一般情况都是这样,“比赛开始,苏炳添、苏炳添、加油苏炳添”,“宁泽涛、宁泽涛、加油宁泽涛”,然后就基本上到边了。

娟娟:也难怪有不明真相的观众把刘国梁当成官员,因为他一般也只用静静地坐着,看着队员虐别人,或者看自己人争冠军吧。

万万:谁说的,乒乓球教练这个职位可是非常重要的。万一张继科又没睡醒,总得有人去把他叫醒啊。

宁泽涛比孙杨大多少(宁泽涛和孙杨同时掉进水里)(2)

因为基本只能坐着发呆,游泳比赛中的救生员被称为本届奥运会“最轻松的工作”。但对专业运动员来说,比赛中真的能做到万无一失吗?武汉游泳队教练靳钢告诉记者,除了本身游泳水平高,专业运动员还会严格把控自己的身体状况,真到有危险的时候会选择提前退赛。

不过,尽管只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救生员的选拔标准还是相当严格的。

救生员是规定标配,但真的没什么用

宁泽涛比孙杨大多少(宁泽涛和孙杨同时掉进水里)(3)

孙杨在比赛现场

在奥运会上的游泳赛场边配救生员,不仅观众们觉得没什么用,连运动员自己都说“是奥运会上最搞笑的事情。”因为在可查询的记载中,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上,至今还没有发生过运动员在比赛中溺水死亡的事故。仅有的一次意外还要回溯到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上,丹麦运动员格雷塔·安德森在400米自由泳预赛中因为痛经,突然失去知觉沉入水底,但还没等到救生员出动,她已经迅速被同场的两位选手发现并拖出水面。

武汉游泳队教练靳钢告诉记者,在公开的游泳池中配备救生员是国家规定,水面面积在250平米及以下的需至少3名救生员,面积每增加250平米就要再增加一名救生员,而游泳比赛的标准泳池是长50米、宽21米。不仅里约奥运会有配置,北京奥运会时也有。不过,以靳钢多年带队的经验来看,“对专业运动员来说,基本不会出现需要动用救生员的状况。”

运动员严控自己,身体不适会提前退赛

宁泽涛比孙杨大多少(宁泽涛和孙杨同时掉进水里)(4)

本届奥运会上,有体操运动员摔到小腿骨折,让人们看到竞技体育的危险和残酷性。但相对来说,游泳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更具可预见性。

而游泳运动员不出意外,并不仅仅是因为本身水平高,靳钢还透露:“在初学者或普通泳客中,偶尔会出现腿抽筋、心脏病发作等危险,需要救生员来救助。但专业运动员对自己的身体有着极为严格的把控,在赛事中会时刻关注所有的不适感。并且在正式大赛前会有预赛、热身等环节,选手一旦在这些环节中觉得身体状态出了问题且无法坚持,就会选择退赛,不会让自己冒险。”

其实,除了泳池边可见的救生员,比赛现场还会配备专业医生。靳钢笑说:“有时候选手会被划破手脚啊,或是在国外参赛因为时差、饮食不合胃口、气候不适应等产生呕吐,医生还是能发挥一些作用的。”

想去救宁泽涛,你能潜泳20米吗?

宁泽涛比孙杨大多少(宁泽涛和孙杨同时掉进水里)(5)

宁泽涛在比赛现场

虽然可能性基本为零,但不少粉丝还是梦想着能去泳池边守护一次孙杨、宁泽涛、菲尔普斯。但救生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以我国初级救生员的标准来看,首先就得过两关,一是25米速度游,男子标准20秒以内,女子标准22秒以内,二是水下潜泳20米,一米都不能少。

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救生员中不少人是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等处的专业游泳运动员,有着十余年的专业训练背景。即便是他们,在担任奥运救生员之前,也还得再经过多轮训练和考核。

救不了宁泽涛,那掉进水里被他救呢?醒醒吧,也不是那么容易梦想成真的,按照我国泳池救生的惯例,分为间接扑救和直接扑救两种,如果你在泳池边缘的几米处,意识也还清楚,他们多半会伸出一根几米长的伸缩杆,或是抛一个绑有绳索的浮板、救生圈等把你拖上来。

出品:长江日报全媒体发布:张维纳校对:胡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