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于成龙官职及品级介绍(于成龙的非凡经历)
于成龙横跨明清,历经三帝,三次考核为“卓异”,算得上是清朝官场的一个“异类”。他从基层的知县做起,历任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官至两江总督,深受康熙赞赏和百姓爱戴,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龙的祖上曾出仕明朝,他也曾在崇祯年间参与过科举,但因看不惯科场的不良风气,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结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后来,于成龙放弃了在明朝为官的机会,回家一边照顾父母,一边耕读。受家风的感染,于成龙喜欢读书,但讲求实效,对当时流行于仕林的词章之学不屑一顾。他曾说过:“为学之人只要懂得大道理,然后埋头苦干,不愁达不到圣贤的高度”。后来,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顺治十八年,于成龙的父亲已经去世。不知是受了传统士大夫“学而优则仕”的影响,还是他本人有“出仕情节”,于成龙怀着“此行绝对不以解决温饱为志向,发誓不昧无理之良心”的憧憬,带着几名随行人员,到边远的广西罗城当县令。
于成龙对破败的环境没有怨言,每天粗菜淡饭,宵衣旰食。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百姓,于成龙打起精神来处理各种政务。没有实地调查就难以展开工作,他下基层体察百姓疾苦,了解民情。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于成龙发现罗城的首要问题是安全,其次是吃饭问题,这两个问题又相辅相成。安全是有吃饭的前提,吃饭是安全的保障。安全没解决,人心不稳,大家宁愿远走他乡也不愿留下;没有足够数量的人口,生产也动员不起来,也就影响吃饭问题,也会进一步影响安全问题,百姓也难以安居乐业。
于是,于成龙以安全问题为切入点,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策略,在罗城建立了保甲制,聘用本地乡里人担任保甲,严惩作奸犯科者,“严禁盗贼”。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罗城的治安环境焕然一新,境内盗贼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外逃难的乡民也渐渐返乡。
在解决安全问题的同时,于成龙也在恢复发展生产,他经常深入田地劝课农桑,深入第一线了解情况。百姓听说于成龙来了,都会赶过来,或反应问题,或聊家长里短,官民同乐,农闲时,于成龙会亲自带领乡民建沟渠、修水库、开荒地。他时刻没忘记教育问题,修建学校以教化民众,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准。
过了几年,于成龙被湖北巡抚所器重,升职为武昌知府。但此时“三藩之乱”爆发,许多清朝官员纷纷投诚吴三桂。于成龙不仅没有投降,反而严厉打击反贼。康熙十三年八月,于成龙出任黄州知府,在平定叛乱中立下功劳。几年后,于成龙升任湖广下江陆道道员。在福建任职,于成龙重新审理许多案件,也让许多百姓的冤情得以大白于世。康熙十八年,于成龙升任布政使,福建巡抚还特地向朝廷举荐他,称他为“闽省廉能第一”。
康熙十九年,康熙破格提拔于成龙为直隶巡抚。第二年,康熙还亲自召见于成龙,夸他为“今时清官第一”,并专门为他写了一首诗。两年不到,于成龙又升任两江总督。
于成龙反对生活铺张,提倡节约,数十年不改艰苦本色。在两江总督任上,他带头吃粥,辅以青菜。这不是“作秀”给别人看,而是真的长久如此,百姓因此称他为“于青菜”。
于成龙去世后,居室内只有残羹冷炙,几件破衣服。百姓闻之无不痛哭流涕,康熙破例为其撰写碑文。
秋媚说:于成龙是靠能力和官声,从大清基层历练出的封疆大吏。他是爱民如子的父母官,也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传统士大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