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死后改姓的秘密(这个村子里的人活着姓万)

在湖北省云梦县胡金店镇振兴村万家庙湾,有个奇特的现象:村里的墓碑上,亡人的名字都是“刘公”或“刘母”,而底下的孝子和孝女却都是万姓。

村民们说,这个湾有个不成文的祖训:活着姓万,去世后就要改姓刘。

亡人姓刘孝子则是万姓

万家庙位于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胡金店镇,与孝感安陆市、应城市接壤。原来村子叫万家庙村,后来经过村组合并,并入万民村,如今村子又改名为振兴村。

10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振兴村,秋收过后,村子里回复了往日的宁静。村道两旁的橘子成熟了,满挂的果子煞是诱人。

村民们告诉记者,振兴村只有万家庙那个湾的人姓万,“你要找的肯定是那里。”

在振兴村村支部书记王生忠的引导下,记者很快便找到了万家庙湾。王书记介绍,万家庙湾里共有130多户近600人,除了嫁进来的女人,全部都姓万。

湾子里的农户几乎都关着门。王书记说,村里的人,大多都在外打工。“暖和的时候在东北,这会儿降温了,就又到南方去了。”

今年42岁的万志汉,几年前回村里养殖小龙虾,就再也没有出去。他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改姓的事,“祖祖辈辈都是这么传下来的。”万志汉说,从小,父亲就对他说起这个传统,而这也是爷爷告诉父亲的。

在稻田的尽头,立着几座万家人的祖坟。记者发现,这些祖坟的墓碑上,中间刻的全部都是“故显考刘公讳××老大人之墓”,而一侧的孝子、孝女,则全部都是万姓。

村民死后改姓的秘密(这个村子里的人活着姓万)(1)

村民万发清在父亲刘春锦的墓前

村里一些上年纪的老人还记得,原来村里有个大祠堂,里面供着祖宗的牌位,牌位里供奉的也都是姓“刘”的。

对这个祠堂,村里66岁的万发清还记得。“应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的,那时候我还只有几岁。”

万发清有3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他和老伴在家里种点田,带着4个孙子孙女。“每天到镇上接送下读小学的孙子孙女。”万发清说,孙子孙女的成绩都很好,学习不用自己管,这让他感觉特别自豪。

两个关于改姓的传说

万发清的父亲2001年去世。他的母亲姓聂,2006年去世。

在万发清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他父母的墓前。

万发清父亲的墓碑上,刻着“故显考刘公讳春锦老大人之墓”,他母亲的墓碑上,则刻着“故显妣万母聂氏老孺人之墓”。

万发清介绍,父亲原名万春锦,去世后才改姓刘。而至于原因,万发清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这是父亲生前千叮咛万嘱咐的。

记者在村里走访多名老人,都确定有这个改姓的祖训,但对于原因,则说法都不一,其中主要有两个传说。

一说万家庙的人都是汉高祖刘邦后代,在东汉末年曹丕篡汉后,刘姓家族开始在曹氏帐下听命。为绝后患,曹氏找借口准备对在朝当官的刘姓一律斩首,没当官的“移民三族”。为了保全性命,刘氏族人很多都改姓了万,相当一部分人躲过了一劫。

另外一个说法是,万家庙的人是刘邦后裔,但改姓发生在明朝末年。那时,一个刘姓人在朝中当了一品官,后来大明皇帝以谋逆篡位为名,将其家族诛杀。一些族人为了活命,也是改姓了万。

两则传说虽然叙述不同,但大意相仿,都是说刘家的先人在以前是达官显贵,后来是不得已后代才被迫姓万。但又为了保持气节,“生降死不降”,一旦去世,祭文、墓碑及牌位上写的还是刘姓。

改姓的秘密尚待考证

10月18日,记者多方翻阅史料,云梦县志,都未能找到关于万家庙改姓的相关记载。但在村里上了年纪的人的记忆中,万家庙死后改姓,原本应该是有迹可循的。

“以前的祠堂里有族谱,族谱上的第一人是刘明宠。”村民万定金,曾经当过万民村的主任。她介绍,这本族谱她还看到过。

“我们都是他的后人。”如今,湾子里这个家族的祖先是刘明宠,这基本上没有异议。但刘明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后人后来改成了万姓,没有人知道。

后来,祠堂被毁,这本族谱也就再也找不到了。而一些村民则称,当时村里祠堂的上方写有“大汉后裔”字样,里面则有“一品当朝”的牌匾。村里还有前花园、后花园,48口水塘,3口水井。

不过,记者沿着万家庙湾走了几圈,除了所有墓碑上逝者的名字确为“刘”姓外,村民所说的这些“古迹”,已经杳无踪影,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了,仅剩下一个“万家庙”,据说,这个庙之前被当做村里的学校,后来就废弃了。

种种遗迹现在都不可考,但万家庙的每个人都在传承和遵循着。村里也出过不少见多识广的“能人”,他们都曾对这个历史进行过考证,但大多都没有证据确凿的结论。

万巨卿便是万家庙走出去的“能人”,他曾经教过书,在县宣传部门供职多年,并编纂过地方志等。他曾对多个万家庙改姓的原因进行过研究,但是没有结果。

万发清也曾进行过考证,他听说云梦县里有一个做木材生意的万姓随州人,家里也有去世后改姓刘的传统,他去县城找过几次,都没有找到。

“如果说当年刘家人是被迫改姓万,既然连活命都有危险,那么有族谱或者其他文字记录的可能性就较小,那样会更加危险。而且,史料上肯定也无法具体知晓到一个村落的历史,考证起来非常困难。”

去世后改姓并非孤例

记者了解到,去世后改姓,万家庙并非孤例。

仙桃市长埫口镇有个湾,村民们生前姓陈,去世后则要改姓李。

但据称,这是因为村子里的祖本是李姓外地人,后来为照顾岳父岳母,在仙桃安了家,后来连姓也改成了陈。但这名李姓的女婿不忘故土,去世前告诫子女,死后要将自己的姓氏改过来,后来这个传统便一直延续至今。

而在仙桃西郊的石桥村,同样有生前姓曾,死后姓李的传统。而这个村改姓的原因,也是因为祖先本姓李,后过继给曾姓延续香火,便立下了“活着姓曾,死后归宗姓李”的祖训。

而在福建、山东、安徽等地,也同样有村民去世后要改姓的村子。这些村子的村民,去世后改姓的原因大多都一样。祖先因为各种原因被迫改姓,之后留下祖训,去世后要把姓改回来,之后一直流传至今。

能找到原因的,依然坚守着这个祖训。而像万家庙这种还未找到改姓原因的地方,除了外嫁的女儿不受影响外,其他人都同样在坚守着祖训。如果村子里有哪位年轻人说自己死后就是不姓刘,那肯定会遭到村里老人的训斥:“除非你不葬在万家庙,否则我们都不答应。”

而这个传统,也同样没有影响万家庙人的生活,湾子里的人,也不忌讳说这个。有些万家庙的老人遇到相熟的老伙伴,经常都会调侃一句:“你怎么还没姓刘啊?”

来源:极目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