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麟囊经典唱段什么意思(锁麟囊里的唱词竟然有这么高深的典故)

锁麟囊经典唱段什么意思(锁麟囊里的唱词竟然有这么高深的典故)(1)

作者:李小琴(中国戏曲学院)

怕流水年华春去渺

  〔流水〕《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此句用流水比喻年华易逝,所以说“怕”。

  〔一样心情别样娇〕“一样心情”谓众人心情都怕流年似水, 春去无踪。“别样娇”,薛湘灵自谓比众人对春光易逝的心情,更有自己的感受。

  〔如意珠〕《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繁修证?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经义是说妄性之因不生,则证菩提。而要明心见性,在于自己的觉悟,不靠外力,如同穷人本有如意珠,却乞食奔走。当悟之后,就从心所愿,成了富人。“如意珠”,宝珠,生自舍利子。唱词“如意珠儿手未操”,是说为何“寻烦恼”?因为未彻悟!倘明心彻悟,也就不“无故寻烦恼”,不“怕流年春去渺”了! 操,把握的意思。手未操如意珠,即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心性的意思。

  〔锁麟囊〕锁,一种织绣技法。锁麟,绣织麒麟图案。锁麟囊,绣着麒麟的袋子。麒麟,古人心中的祥瑞之兽,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有人认为就是长颈鹿。《晋书》卷八十三《顾和传》:“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子也。’”所以后人用“麒儿”代指小男孩。民间也盛行麒麟送子图,在女子临产时用以祝贺。

〔野麃〕一种鹿类野兽。

春秋亭外风雨暴

〔鹊桥〕《岁华纪揽 .七夕》:“七夕,鹊桥已成,织女将渡。”民俗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鹊在天河上搭桥。

〔鲛珠〕《洞冥记》卷二:“吠勒国......人长七尺......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汉朝已有传说,谓海底有鲛人(也作“蛟人”)会织绡,流泪成珠。这句唱词“为什么鲛珠化泪抛”,用典方法有误,其实就是用“鲛珠”代指泪珠。从典故本义是鲛泪化珠,而不是鲛珠化泪!既用“鲛珠”代指泪,又明点“泪”字,语意重复了。

〔别调〕异调。新婚当笑,赵守贞却哭,所以说她“弹”的是“别调”。

〔鸦占鸾巢]比喻婚配不合适。原典出自《诗经.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壁上瞧〕壁,壁垒。《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站在城垒上看,却不助战,叫“壁上观”。此句唱词即袖手旁观的意思。“袖手”,把手揣在袖里,谓不出手援助。袖,动词。

〔解嘲〕以自嘲的方式解化别人对自己的嘲讽。汉文学家扬雄有《解嘲》,见《昭明文选》。

〔词费〕词费,辞费,浪费辞语,说多馀的话语。

〔凤凰巢〕雄为凤,雌为凰。凤凰巢,比喻和美的夫妻家庭。

〔玉树〕玉树,比喻德才俱美,容仪也好的男子。《世说新语 .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假倚玉树。”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

〔味尽〕体味尽了,尝尽了。原词“昧尽”,昧,昧良心的“昧”,暗匿的意思,于唱词意思不符合。郭伟改唱为“味尽”,甚当。

〔前尘〕佛家语, “前尘”即前因。《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佛言:‘咄!阿难, 此非汝心!’阿难瞿然避座, 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前尘,具体点说,即指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所诱发的令人迷惑、颠倒的不好的因。

〔苦海〕佛家语,指种种烦恼交织的、不见心性的色界。

〔兰因〕好的缘由。因,佛家语,与“缘”同义,指诸法(万物)生发的条件。“兰”字是修饰词,喻美好的。兰因,善因。佛家认为果报的好坏,由因的善恶所决定。

〔宁馨〕晋朝人日常用语。即“如此”的意思。《晋书.王衍传》:“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山涛说年少的王衍,用夸叹的口吻说:“什么样的老太婆,生出这样的孩子!”所以,“宁馨儿”本义是“这样的(好)孩子”,即“如此孩儿”。因此语是夸赞别人家好孩子的,故后人就把“宁馨儿”做为夸赞人家孩儿的话了。此句“把麟儿误作了自己的宁馨”,从用典的严谨性上说是不恰当的。

〔蓦地〕忽然,突然。蓦,mò。演员几乎都读mù是错的。

那一日好风光

〔阑珊〕将消散,处于残、末之时。此句“声乐珊阑”,就是说吹打的音乐声弱了。

〔青庐〕青色布搭成的帐篷屋子,举行婚礼的地方,即喜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讲得明白:“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迎妇。”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也有:“新妇入青庐”。所以,此唱词把“青庐”说成是轿子——指赵守贞所乘破轿所想到的古轿——是错用了词!唱词明确地是说轿子,与典礼的喜棚决不是同物。

〔杜鹃啼别院]《华阳国志.蜀志》:“有王曰杜宇......杜宇称帝, 号曰望帝......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太平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后人常以子规(即杜鹃鸟)的啼声为悲凄声的代指。别院,正院外的院子,一般指幽静的院落。

〔巴峡哀猿〕《水经注.江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后人以巫峡猿声比喻凄凉哀痛的声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