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雕的龙的英文 漫谈龙的翻译

沙雕的龙的英文 漫谈龙的翻译(1)

龙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象征吉祥和力量,是很神圣、尊崇的图腾。从考古发掘看,龙的起源很早,如濮阳蚌塑龙、红山玉猪龙等,龙的形象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是随着民族融合,把各种具体的动物图腾综合形成的一个的图腾综合物,本身就是中华和合文化的结晶。《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有段话,“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何等酣畅淋漓!周易的乾卦,从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于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等方面,生动展示中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行动哲学。围绕着推进国家软实力建设,本世纪初庄生曾在人民网博客提出以龙凤文化为载体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建议,赞同将龙规范译为Loong,现再发文支持。

沙雕的龙的英文 漫谈龙的翻译(2)

翻译追求信、达、雅,需要客观准确表达原意,至少不过于失真、变形。目前,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往往被译为Dragon,窃认为不太合适。在西方文明中,原本最接近中国本土的龙的概念就是Seraphim,是古希伯莱语中的大蟒,是正义力量化身的龙,现在一般翻译成炽天使。Dragon出现很晚,一开始也是正面的,但伴随着民族与宗教斗争渐渐成为西方语境里邪恶的化身。西方的英雄史诗,如希腊神话、日耳曼神话、北欧神话中都有英雄屠Dragon的故事,强大的勇者遭遇强大的Dragon,总是爆发一场惊天动地的激战。圣经中Dragon是魔鬼的别名,启12:3 描述是一条七头十角、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的怪物,和合本圣经翻译为龙误导信徒,有人不明就里不用、不买有龙商标的产品。现在文艺作品中的Dragon通常是蜥蜴身体,巨大蝙蝠肉翅,会喷火攻击,贪婪,嗜杀,是“邪恶”的代名词。为和中华龙区别,学者黄佶把Dragon译为杜拉根兽。我倒有个建议,是否可音译为跩艮?跩意味着肥胖不灵活、走路摇晃,艮传递出生硬、不舒服的感觉,组合起来应该是比较贴切的。

沙雕的龙的英文 漫谈龙的翻译(3)

中国的龙是正面的、神圣的,西方的Dragon通常情况下非常负面。欧美各国之间如果发生冲突,都会攻击对方为Dragon,把己方比喻为杀死Dragon的英雄。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就有一座英雄正在杀死Dragon的雕塑,名字是:Good Defeats Evil(正义战胜了邪恶)。

沙雕的龙的英文 漫谈龙的翻译(4)

为了准确传递中华龙的文化内涵,民间目前呼声最高的翻译方案是 loong,这个词发音和汉语相同,两个“O”字母像龙的两只眼睛,又可使人联想到 long(长),很传神。其实1814年英国传教士在撰写中文辞典时已把“龙”字注音为 loong,李小龙、李显龙等海外华人姓名中也都翻译为 Loong。北京奥运会前后,海峡两岸学者共同推动译龙为 loong,2015年到 2018年全国两会代表连续四年每年提案,黄佶等人注册了域名 loong.cn,持续推动这一工作。可喜的是,一些译称已率先改过,如中国科学院集成电路芯片“龙芯”的英文名从 Godson 改为 Loongson,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翼龙”多用途侦察攻击无人机译为 Wing Loong,等等。

沙雕的龙的英文 漫谈龙的翻译(5)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在国际传播理论中,话语一词体现的是一种思维符号和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话语在传播者和倾听者之间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传递特定价值观念。一国的国际话语权不仅指其在世界上说话的权利,更指其话语的有效性和影响力。龙的译称不仅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翻译问题,还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大事,关系着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关系着国家形象。

沙雕的龙的英文 漫谈龙的翻译(6)

“象棋”、“京剧”、“君子”、“风骨”等已被官方改为音译。相信着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大量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特征词语必然走向世界,潜移默化传播着中国影响、中国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