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1)

深圳蛇口之父 袁庚


珍贵的老照片,是历史最客观的诉说者。

在百年招商局的历史长廊上,赫然挂着这样一张见证历史的老照片,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80年12月,至今四十多年过去了,老照片仍在讲述着当年的往事。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2)

老照片:1980年 深圳蛇口


那是一段象征着“改开”,象征着东方巨龙觉醒的往事。

1980年12月,当时的一批顶级华商受邀到访深圳,负责接待他们的,是那位提出“时间就是金钱”口号的蛇口之父,据传后来深圳最‬大‬金融机构的掌舵人曾是他老人家的司机。

这位老人家,便是袁庚(照片‬中‬左‬八‬)

四十多年前,正是他,站在“改开‬”的前线:深圳。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3)

袁庚老先生的铜像


那年那天,李嘉诚、王宽诚、霍英东、冯景禧、陈曾熙、王德辉、胡汉辉等多位当时举足轻重的华人资本家都来了,与袁老一起‬在深圳蛇口留下了那张‬见证历史的绝版合影。

那年的深圳,正处“巨变前夜”,而巨变首先要变的,就是思想。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4)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回顾‬‬过往‬历史的‬真实面‬‬,能‬让‬一个‬人‬明事理。

‬看看袁庚老先生当年为了邀请港商到访参观、破除李嘉诚和‬霍英东等人的投资‬疑虑,是多么‬殚精竭虑‬,你才会真正明白近‬四十多年的发展奇迹是怎么来的。

在1980年那个“蛮荒”的年代,袁老便是冲在前线的拓荒牛。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5)

改开前沿:深圳


那个‬时候‬,香港和南洋的华商们被邀请到中国大陆来投资时,第一选择往往仍‬是广州。

深圳蛇口与香港元朗隔海相望,有着得天独厚的港口经济潜力,且土地成本十分低廉,人力成本不到香港的百分之一,一切生产资料成本都异常低廉。

如何吸引港商来深圳蛇口投资,带动这里繁荣起来?这是袁庚和他执掌‬的招商局面临的头等大事。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6)

年逾花甲再度挂帅的袁庚


1980年,时任招商局办公室副主任的梁鸿坤曾对袁老讲:

袁董,整整一年,我们发展部的人好可怜,我们把客人带到蛇口来,我们还拎着十五块钱一盒的饭,请他们吃完盒饭再送他们回去。他们看到我们工业区的时候,表面上说好啊好啊、要投资,一回到香港便泥牛入海没有消息了。


为了走出僵局,也‬为了深圳蛇口的未来,袁庚心中已在酝酿初步的解决方案:必须由他本人亲自出马,制造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以百年央企——招商局集团最高管理‬人员‬的身份,代表内地给充满疑虑的港商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机会来了

1980年9月,梁鸿坤向袁庚汇报说,香港中华总商会将出面组织一个“超级富豪团”造访深圳蛇口工业区。梁鸿坤引述中华总商会会长王宽诚先生的话讲,李嘉诚、霍英东、冯景禧、胡应湘等当时举足轻重的华商大亨都会来。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7)

1977年 郑裕彤、李嘉诚、霍英东


王宽诚会长‬让梁鸿坤告知袁庚,定个时间,好好准备一下。

成败,在此一举!袁庚激动地‬意识到,内地已消磨了十‬年光阴,绝对‬不能‬再错过这次拉拢香港商界的天赐良机。

袁庚给梁鸿坤的回复是:

港商来,我们应该热情欢迎,做好接待工作,这是一件大事!你要认真对待,不能出差错。你转告王会长,请他静候我们一个月,等候我们的安排。


准备工作做到极致

‬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开始了‬。在督促下属‬的同时,袁庚几乎事事亲力亲为、加班加点,尽可能‬不‬放过任何一个疏漏。

香港富豪团来蛇口工业区产生的巨大轰动效应,这是拿多少钱也做不出来的广告啊,在商言商嘛!


当年‬,接待‬的‬准备工作会议前后开了好几次,袁庚反复强调说:“工作再仔细一点!”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8)

当年 袁庚听取报告


可有句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回头来看,拓荒者的实干‬‬精神‬,思之令人动容。

当年‬的蛇口,像样的路还没几条,这让港商看到,岂不是自砸招牌。

袁庚对属下讲:

从市区来的话,那条路不好走,最好‬从海上直接过来。

我们倒‬可以爬旋梯从蛇口水产码头上岸,但是那些有钱佬不行啊!这个问题你要给我想个办法解决。

你还得在码头旁给我搞一个洗手间,他们中有的可能会带夫人来,如果连洗手间都没有的话,那就太没面子了。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9)

当时的袁庚


拟定了迎接港商登岸的地点,买一艘供港商‬们乘坐‬的‬船‬‬就成了当务之急。

终于,袁庚在香港招商局办公室接到孙绍先的电话,电话‬那头‬说‬:“已买了打捞局的一条万吨旧船,计划一半做防波堤,一半做客运码头。还买了一条小拖船,做个趸船码头,22天之后不仅全部到位并且能‬架设完工。”

万吨旧船,至少得破费上千万,这是怎么买到手的?

孙绍先的‬回答是‬:“一条旧船里面的机器都掏空了,只是个船架子只花了33万元,加工费5万元。引桥与趸船4万元。另外还在码头的西南面修了一个整个工业区最豪华的厕所,6万元,总共48万元。”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10)

当年 蛇口工业区的门口


但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引桥、趸船太破旧了、锈迹斑斑,这难免会令那帮富商们“倒胃口”。于是,孙绍先又出了主意,临时码头完工后,把引桥、趸船被漆成养眼的天蓝色,这样一来就完全没有“临时”的寒碜感了。

当年,袁庚老先生在引桥上来回走了两三遍,忍不住称赞:“小孙,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啊!”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11)

袁庚


终于,万事俱备,就等着港商们的到来了。

1980年12月,李嘉诚、王宽诚、霍英东、冯景禧、陈泽富、陈曾熙、王德辉、胡汉辉等一众华商大佬来到‬香港‬中环‬码头‬,登船‬后‬踏上了前往蛇口的访问之旅。

在港商来临前的最后时刻,袁庚要求:招商局发展部当天去中环老字号的酒楼订好26港币一份的饭盒,大部分是烧鹅、叉烧和卤鸭的三拼饭,再准备奶茶、咖啡、可乐等冷热饮料及车厘子、火龙果等时令鲜果,在惠康超市买好一次性的水杯和纸巾。

事实上,这已经不仅是在做一次接待工作,而是如果得到港商好评,将等同于向海外宣告:内地有能力塑造出一个不亚于欧美、新加坡的营商环境,缓解港商对‬蛇口的‬“恐惧症”。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12)

袁庚讲话


终于‬,港商们顺利‬坐着“海燕8号”靠岸,作为东道主,袁庚在码头附近主持‬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即兴讲到:

今天,主要请各位来帮助我一下,看看哪个地方搞得不好,请大家指点指点。招商局在蛇口搞的这个工业区,今日,丑媳妇算见公婆了。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王宽诚讲:“承蒙招商局发展部和袁老总的多次邀请,我们今天总算来了,来看看蛇口的建设,也看看在这里能不能找到一个发展的机会。”

香港潮州商会会长李嘉诚也发言讲:“我们也是来学习的,这是一个新事物。”

众人一起,在蛇口码头边留下了记录历史的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还没有全景相机,而港商来了十几个‬人,一张照片没法拍全‬所有人站一块儿的合影,所以前后拍了两张照片,拍完第一张后,换‬剩下‬几个‬没‬照上相‬的上去‬,再拍第二张。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13)

第一张合影照片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14)

第二张合影照片


这批港商是当时世界华商领域的佼佼者,众多‬香港‬及‬南洋‬的‬富商‬都在‬注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的这次‬‬集体‬到访‬无疑成了‬蛇口‬的‬金字‬名片‬!

后来的历史,年长一点的朋友应该都知晓‬了,到1984年时蛇口就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招到的入园企业已超过百家。

深圳的发展奇迹,也是整个大陆改开的缩影。


深圳蛇口30多年变迁 迎来了李嘉诚和霍英东们(15)

晚年的袁庚老先生


多年以后,晚年的袁庚老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深圳蛇口,他称有三大遗憾,其中一大遗憾便是,囿于当时的局限性,他谢绝了李嘉诚、霍英东提出的入股蛇口的要求。如果当时同意了,那后来的蛇口将会更有经济活力。

历史便是如此,无法改变,但需要铭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