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排灯(湟源排灯快出圈)

青海日报客户端记者 咸文静 金玥彤 张鹏

湟源县历史悠久,在西汉时期就设置了临羌县,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岁月。清末民初,当地商贸通达四海三江。其间,大批山西、陕西商人来到湟源安家立业,他们带来了大批资金,也将内地先进文化带到了日月山下。

“大致在清乾隆年间,山西商人首先将属于中原文化的排灯移植到湟源。起初是商家为在夜间招徕顾客,制作广告招牌,内燃蜡烛,挂在商号门前。随着商业贸易的日益发达,这种广告招牌越来越多,越做越大,单个的‘牌灯’演变成数量众多的‘排灯’。”湟源县文体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承琰介绍道。

湟源县排灯(湟源排灯快出圈)(1)

灯光映衬下的拱海门。

1958年,排灯框架大多被毁,图案也基本散失。对于湟源排灯来说,这是沉重的打击。1992年,湟源县政府出资恢复湟源排灯。县上的文化部门组织手工艺人制作了70架排灯。第二年正月十五,这组排灯展出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伴随着人们热切的讨论,在那个春天,排灯制作这门原本淡出大众视野的老手艺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湟源县排灯(湟源排灯快出圈)(2)

春节期间,古城排灯吸引众多游客。

为了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发展排灯艺术,2003年,湟源排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每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购置设备、搜集资料、完善档案,并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2006年,湟源排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湟源县结合发展实际,探索排灯保护与利用工作。

“对于湟源排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从这一年开始,湟源排灯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2018年,在县文化旅游局工作数十年的曹有仓调往县文化馆任馆长。在他看来,此时湟源排灯所面临的状况就是“精品的东西少,影响力小”。

湟源县排灯(湟源排灯快出圈)(3)

如今的排灯融合剪纸、皮绣等多门艺术。

面对这种情况,曹有仓萌生了打造一批精品排灯的念头,与退休后仍然活跃在排灯制作一线的县文化馆原馆长张永福一拍即合。经过反复打磨,今年春节,这组排灯亮相古城,所呈现内容囊括了皮绣、香包、剪纸、皮影、堆绣、洐纸画、农民画、藏绣、盘绣等很多国家级和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熟悉这门艺术的湟源群众纷纷感慨:“湟源排灯又回来了!”

湟源县排灯(湟源排灯快出圈)(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湟源排灯)代表性传承人杨增贵正在设计新式排灯。

“十四五”开局之年,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提出“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对湟源人来说,这是一种巨大鼓舞和激励。

在《湟源县贯彻落实 的实施方案》中提到,要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其中一条就是挖掘打造传统生态文化精品。

湟源县排灯(湟源排灯快出圈)(5)

新式排灯造型精致小巧。

对文化的重视带来了湟源排灯全方位的提升,也让文旅融合有了更多可能。

“有人调侃说几年前旅游还是湟源县发展的一个盲点,但如今已经成为了焦点。”

曹有仓的观点在今年的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印证。在湟源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县委副书记、县长董峰提出,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聚焦文旅融合,着力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湟源县排灯(湟源排灯快出圈)(6)

春节期间的丹噶尔古城游人如织。

“2020年10月,丹噶尔皮绣开发公司被县文体旅游局确认为‘湟源排灯传承保护基地’,并邀请非遗界专家学者举行了授牌仪式。今年,我们打算利用中央扶持的100万元资金研制和开发新的排灯,同时前往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地进行交流展示。此外,还要在青海民族大学举办传承人培训班,在县上建一所湟源排灯体验馆,通过宣传册、宣传视频等多种形式,加大湟源排灯对外推介的力度。”说起今年的几项重点工作,一心想要振兴湟源排灯的曹有仓激情昂扬。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