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新生之夜(浙江大学6000大一新生报到)

随着9月份的来临,诸多大学也迎来了开学季,带着美好憧憬和希望的大一新生有无限活力,纷纷踏上征程,希望能在大学中开启自己更美好的生活。

前几天,浙江大学6000多名大一新生报道的画面,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很多网友感慨:在这幅画面中出现的多数学生,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学霸,浙江大学作为本科院校,呼声和竞争力一直都是非常强大的。

浙江大学新生之夜(浙江大学6000大一新生报到)(1)

因为疫情管控的原因,在入学过程中虽然过程缓慢,但是,父母只能和孩子遥遥相望,大一新生纷纷和父母进行告别的画面,也开启了很多网友内心的回忆。

校门口的平板车,为每位大一新生提供了强大的便利,不仅可以搬运入校的行李,同时也能成为献爱心的途径。

当然,在浙江大学大一新生入学的过程中,有一幅画面温暖了无数网友的心。

初次离开父母的很多大一新生,在校门口和父母依依不舍地告别,一位男生在即将踏入大门口的瞬间,突然冲过来将妈妈抱住,明天比妈妈高出一个头。

妈妈最初愣了一下,却反手拍了拍孩子的背,虽然儿子很快地离开了自己的怀抱,妈妈的声音却是非常哽咽的。

浙江大学新生之夜(浙江大学6000大一新生报到)(2)

这样一声声的哽咽,背后无数的艰辛,想必是每个大一新生难以理解的。

这样感人的画面令很多网友感慨:曾经的自己,欠爸妈一个拥抱。

对大一新生来说,除了和父母不舍得分别之外,以下这些注意要点也是不能忽视的,事关大学4年的生活质量和学业是否能继续,每一项都是极为重要的。

浙江大学新生之夜(浙江大学6000大一新生报到)(3)

【对大一新生来说,这些事情更要注意】

1、专业发展的方向

对每个大一新生而言,在刚刚进入大学时,难免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曾经家长的陪伴、和谐的同学关系,瞬间都变得异常陌生,没有人管的大学,甚至会使很多大一新生出现迷茫的情绪。

此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要明白:学习,依然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在现如今毕业门槛逐渐提高的大学,如果出现挂科或是其他意外情况,很可能出现无法顺利毕业的情况。

因此,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在刚刚入学时一定要了解本专业,未来可能要面临的局面和深造的途径。

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在4年的学习中才不会出现目标迷失的情况。

浙江大学新生之夜(浙江大学6000大一新生报到)(4)

2、不忘乎所以的心态

很多刚刚进入到大学的学生会出现打游戏、睡懒觉、逃课等诸多情况,这是在所难免的。

经过紧张严肃的三年学习,很多学生会出现不适应或过度放纵自己的情况,这种忘乎所以的心态,会使你进入“坏学生”的队列,所以,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清醒,一时的放纵可以,但是要控制尺度。

浙江大学新生之夜(浙江大学6000大一新生报到)(5)

3、找到感兴趣的爱好

对每个大一新生来说,刚刚迈入大学门槛,对很多事情都充满着强大的好奇心,曾经被父母压制的兴趣爱好,再次有实现的机会。

大学的社团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只需要选择自己喜爱的,不仅能提升个人情趣和资本,同时也能持续兴趣爱好变得更加专业,可以弥补在高中时期放弃兴趣爱好的遗憾,更能使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浙江大学新生之夜(浙江大学6000大一新生报到)(6)

4、保持强大的自我约束力

大学的宽松在于没有了父母的管控和老师的督促,想做什么,几乎都是可以随着自己心愿完成的。

但是,对新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说,也要保持着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否则很可能会因此走上歪路。

尤其是在对学业的专注上,是坚决不能忽视和大意的,否则付出的代价一定是非常惨重的。

浙江大学新生之夜(浙江大学6000大一新生报到)(7)

5、积极加入党组织

大学纵然非常宽松,但是,也是积极向上的场所,因此,对每个大学生来说,4年的生活会使你变得更加丰富、全面,在未来就业中,4年的学习情况,也会成为唯一的竞争筹码。

因此,在大学刚刚入学时,一定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党员在未来就业和工作以及人生都会占据强有力的优势,从而能快人一步。

浙江大学新生之夜(浙江大学6000大一新生报到)(8)

【小编有话说】

奥维德说过: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大学虽然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松,可以按照自己想法尽情描绘人生,但是,对新生来说,只有提前了解规则,才能避免触碰红线。

要想使未来的大学4年生活肆意绽放,对大一新生而言上述的这些要点一定要牢记心中,可以让你大学4年的生活更有质量,同时也能为未来就业增加无限的资本,而不是会荒废大学宝贵的4年时光。

今日话题:对大一新生来说,你认为:哪些问题是需要引起他们重视的?欢迎在下方分享你的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