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为什么需要病理分析(让你读懂乳腺癌的病理报告)

现如今乳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精准医疗阶段,一般接受活检后,病理医生会为患者与患者的主治医生提供用于指导患者治疗的病理报告。乳腺癌病理报告功能强大,可以告诉我们癌细胞属于哪一类型,乳腺癌处于哪个分期,后续该如何治疗,预后又会怎么样……但是大多数患者拿到后都是一头雾水,下面介绍几步轻松教您读懂病理报告。

乳腺癌为什么需要病理分析(让你读懂乳腺癌的病理报告)(1)

病理分类

非浸润性癌:主要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这类癌细胞还未突破相应组织的基底膜,也就是说癌细胞还在导管内,没有向外侵犯,扩张领土。未发生浸润,属于早期乳腺癌,占乳腺癌总体5~10%,预后很好,5年生存率95%以上,手术后不需要化疗。

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是指癌细胞已经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但浸润程度较小,一般浸润程度小于10%,此型仍属于早期,预后较好。

浸润性癌:癌细胞已经突破上皮基底膜的限制,广泛侵犯周围组织,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癌,占乳腺癌总体的80%,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如图)、浸润性小叶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腺癌等,此型一般分化程度较低,预后相对较差。此外还有少量的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

组织学分级

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主要从肿瘤组织的腺管形成的程度,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数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估,分为I、II、III级,分级越高,表示肿瘤恶性越高,预后效果越差,复发转移的几率也越高。

不过组织学分级仅仅是诊断工具,并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当你在病理报告上看到了三级,也不必过于悲观,虽然敌人很强大但是医生也会拿出更好的装备和它奋战到底,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乳腺癌为什么需要病理分析(让你读懂乳腺癌的病理报告)(2)

TNM分期

1.T

"T"是指肿瘤原发灶的情况,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加和邻近组织受累范围的增加,依次用T1~T4来表示。根据肿瘤的最大直径,大致可将乳腺癌分为三个档次,这样可以粗略地对应于早期(最大直径≤2cm)、中期(最大直径2~5cm)、局部晚期(最大直径>5cm)。当然,肿瘤不仅要看大小,还要看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2.N

“N"指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淋巴结未受累时,用N0表示。随着淋巴结累程度和范围的增加,依次用N1~N3表示。根据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可能简单地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癌转移,这样的乳腺癌有可能不需要化疗,但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最终判断化疗的必要性;另一种淋巴结有癌转移,哪怕只有一个淋巴结内见到癌细胞,这样的乳腺癌都需要化疗和放疗。

N0——指的是在肿瘤附近区域淋巴结未扪及,可能以往已切除

N1——肿瘤同侧的腋下淋巴结有肿大,但是淋巴结尚可以活动。

N2——肿瘤同侧腋下有很多淋巴结肿大,且它们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发生黏连导致它们不能活动。

N3——肿瘤同侧深部的淋巴结有转移,例如同侧锁骨下、上淋巴结转移。

一般而言,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其发生远处器官转移的风险越大,预后越差。

3.M

远处转移(通常是血道转移),没有远处转移者用M0表示,有远处转移者用M1表示。在此基础上,用TNM三个指标的组合划出特定的分期。无转移M0,有转移M1。

  • I期:肿瘤的大小<2cm,癌细胞没有出现任何转移,包括腋窝淋巴结和远处器官。
  • II期:肿瘤大小在2~5cm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或者是肿瘤<2cm但是有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没有远处器官组织的转移。
  • III期:肿瘤大小≥5cm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没有远处器官组织的转移。
  • IV期:不论肿瘤大小如何,淋巴结有没有转移,癌细胞一旦扩散至身体其他部分,即有远处转移,均为四期。

免疫组化指标

病理报告中免疫组化结果指标很多,其实只要抓住四个重要指标就可以了:

1.ER是雌激素受体

“ ”号越多,代表患者雌激素水平越高,部分病理报告显示为50%ER( ),其中50%指的是细胞阳性率,主要是用于考虑治疗方法的选择。

2.PR是孕激素受体

“ ”号越多,代表患者孕激素水平越高。

3.HER2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其中HER2(0)和HER2(1 )表示免疫组化结果为阴性;HER2(2 )表示尚不能确定是阴性还是阳性,需要进一步确定;HER2(3 )表示阳性。如果这个指标过度表达,呈阳性,就说明癌细胞恶性程度更高,侵袭性更强,进展更快,相对更容易发生复发、转移,是个有点令人讨厌的指标。

4.Ki67是肿瘤增值指数

Ki67百分数越高,肿瘤生长越快。

ER、PR阳性的乳腺癌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需要接受靶向治疗。

乳腺癌为什么需要病理分析(让你读懂乳腺癌的病理报告)(3)

根据这四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可以获得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合适的方案。

只要掌握以上这些核心内容,抓住重点,你也可以准确解读病理报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谨遵医嘱坚持定期复查,科学正确对待乳腺癌,美好就在前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