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绿色新征程(甘肃省兰州市披绿向前行)

兰州市绿色新征程(甘肃省兰州市披绿向前行)(1)

兰州市绿色新征程(甘肃省兰州市披绿向前行)(2)

甘肃省兰州市城区风光。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黄河上城,春风浩荡。传说大禹登临九州台,一眼万里,划分天下大河山川,只有黄河浊波浩浩东倾“不低头”。黄土阶地下便是金城兰州,九曲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灵动,南北两岸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甘肃省兰州市(古称“金城”),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

近年来,兰州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力构筑区域生态屏障,大力推进特色生态产业发展,不断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绿色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

扩绿治水

构筑区域生态屏障

“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当地流传的民谚,生动描述了兰州市南北两山曾经“荒山秃岭,不见林木”的真实图景,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大量泥沙便从兰州段进入黄河。

为改变城市生态面貌,治理和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兰州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启动了绿化荒山工作。

从夏日挑水上山浇树、寒冬背冰蓄水保墒,到全民义务植树,再到顺利完成33万亩南北两山环境绿化、15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三北四期等系列绿化工程,经过70多年持续的绿化建设,兰州市已经完成绿化荒山62万亩,书写了“敢叫荒山变青山”的绿色奇迹。如今的南北两山郁郁葱葱、绿树成荫。

据了解,2021年兰州市新增、改造绿地99.15公顷,超出目标任务80公顷的23.9%;完成林草生态修复5.93万亩,超出目标任务5万亩的18.6%;完成义务植树831.97万株,超出目标任务785万株的5.9%,尽责率达到90.19%。

兰州市近年来也积极探索总结陡坡裸露面的治理经验,以“削坡披绿装,陡山着彩衣”为治理目标,动用多种手段增加科技含量,对人工陡坡采用挂网客土喷播、洞穴栽植渗灌等多种技术进行绿化浇灌,有效提升了从中川机场到兰州市区的“省门第一道”的绿化景观效果。

兰州市大砂沟实验林场地处“省门第一道”关键节点,是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的重要示范点和试验站。2021年,该林场试点建设灌溉自控系统实验项目并成功运行。不论在哪里,护林人员只要拿出手机点开APP,就可以操作林区的喷灌开关,定时、定点对林地进行精准浇灌。

“灌溉自控系统充分利用当今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GIS技术等,实现从高位水池、输水管网到各灌溉分区、灌溉点的移动化监测、控制、运行管理等工作,全面提高兰州市大沙沟林场的信息化应用程度和管理能力。”大砂沟实验林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植树扩绿,久久为功。目前,兰州市已形成了以黄河园林风景和湿地为主的城市生态功能区,以南北两山森林植被人工重建和开发为主的城市生态服务区,以川台阶地林果业为主的生态经济区,以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为主的小流域生态治理区,以北部山地天然灌草资源封育为主的森林植被恢复区,以天然次生林培育及生物多样性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构筑起了兰州区域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同时,作为黄河流经的重要城市,兰州打出大保护、大治理协同推进“组合拳”,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城市治水治污之路,取得显著治理成效。

“近年来,兰州市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二类水体;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6个地下水国测点水质保持稳定,已治理8条黑臭水体水质稳定达标,无反弹;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基本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总体可控。”兰州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马晓英介绍。

聚焦生态

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甘肃的蔬菜,除了土豆还有啥?”当然还有紫皮大蒜、洋葱、黄花菜、红辣椒、红笋、散花菜等各种各样的高原夏菜。

从河西到陇南,甘肃到处都有特色蔬菜。因为种植高原夏菜,兰州已成为夏秋季节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菜篮子”产品的重要供应区之一。

特色蔬果从这里成名,生态农业在这里生根。近年来,兰州市积极调整优化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兰州高原夏菜、兰州百合、苦水玫瑰、道地药材、白兰瓜等特色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并不断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水肥一体、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和产品,发展农产品绿色低碳运输,探索实施农业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计划。

如今,河西戈壁变农业绿洲,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田间管理、栽种菜苗……处处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幅多彩的春耕画卷正在兰州这片陇原大地上徐徐展开。

不仅在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上持续发力,兰州市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也卓有成效。

一季度GDP增长12.1%!近日,兰州新区交出2022年一季度亮眼成绩单。

作为兰州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兰州新区坚持把产业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牛鼻子”,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构建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集群。

如今在兰州市,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先进制造产业十大生态产业正高质量推进发展。

兰州市定期组织召开全市十大生态产业领导小组专题会议,通报各区县、各产业牵头部门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十大生态产业工作要点和项目清单,明确年度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制度,定期对各产业牵头部门和区县十大生态产业各项指标进行考核排名等一系列精细化指导和明确权责内容,让兰州市的生态产业保持高质量发展有体系指导、有部门监管和有制度考核。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1年底,兰州市十大生态产业各项指标较2018年明显提升,增加值从2018年的302.54亿元增加到832.44亿元,增长175.2%;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5.15%提高到25.8%,提高10.65个百分点;累计谋划实施十大生态产业项目881个,总投资50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100亿元,426个项目建成落地。该市生态产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多点开花的良好势头。

绿色发展

打造城市生态文明样板

4月20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与兰州市人民政府签订落实“强省会”战略共同推进兰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

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朱天舒指出:“‘强省会’必须首先强生态。要突出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为攻坚推进‘强省会’行动战略提供生态支撑。要系统构建生态空间格局,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强省会’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要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兰州石化示范构造兰州绿色产业体系,持续建设‘黄河福道’,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系统建设无废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兰州市位列其中。

近年来,兰州市积极推动“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提升城市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监管水平,不断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和经济发展共赢。该市组织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持续推进工业废水、废渣深度治理,提升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能力;组织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企业监管、砂场专项整治、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和塑料污染治理等5个专项行动和黄河流域清废行动交办问题的整改;累计创建4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积极推广生物膜和可替代膜,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高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等。

此外,兰州市也通过建设定时定点分类垃圾投放站、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垃圾分类知识有奖竞答活动等多种方式,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居民知晓率、认可度和参与率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逐步健全。

■中国城市报记者:张永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