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古董玉器收藏价值(上海重启民间收藏文物)

古代古董玉器收藏价值(上海重启民间收藏文物)(1)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赋彩全面小康”的线下活动,因疫情而暂停约半年的上海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活动重启。

下午1点半至3点半,上海市社会文物行业协会在多伦路145号(协会办公地点)举办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活动,共吸引近80位市民带着传家宝前来,有人甚至拖了大大的拉杆箱。

天气有些炎热,考虑到疫情防控,活动采取网络预约与现场取号并行的方式,专家与“宝贝”面对面的鉴定咨询则位于室内的会议室,分包括书画、陶瓷器、玉器杂项、钱币、古籍和名人信札等8个传统收藏门类,一切井然有序。

所有的鉴宝市民都需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签署一份承诺书,保证委托鉴定文物不涉嫌非法盗掘或打捞、盗窃、抢劫、走私、涉案等不合法来源,也不属于法律严格禁止交易、流通的保护动植物及其制品等。

古代古董玉器收藏价值(上海重启民间收藏文物)(2)

有位市民捧着一卷有些残破的画卷前来,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书画鉴定行当的“老法师”承载将它置于长条桌上慢慢展开,细细端详。“这是一张雪景山水。画家不是很有名,一下子也查不到,这位画家的作品作为我本人来说,还是第一次见。整个画面看起来比较简洁、合理,呈传统山水画的S型布局……”这是承载为这幅画给出的“诊断”。

另一张长条桌前,原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馆员周丽丽则正在“掌眼”一件方形青花瓷盘。“这件东西画的纹样有些古意,画得还不错。青花的时代也有,不是太长,但够得上一百多年。它应该是一只茶托,类似放功夫茶这样的。”

古代古董玉器收藏价值(上海重启民间收藏文物)(3)

民间文物收藏鉴定咨询活动中,不少专家都反映称,遇上的赝品居多,有时甚至占到八九成。不过在今天的鉴定现场,将近尾声,有位市民的一件祖传古玉竟然被玉器组的两位鉴定专家同时鉴定为明代玉器。原上海博物馆工艺部副研究馆员王正书如是评价这件玉器:“这是一件明代的雕刻云龙纹的标准器。这个工艺非常好,上面有包浆。作为明代的艺术品,体量又这么大,在民间流传到现在非常少见,有相当的文物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文物鉴定咨询的专家,给出的仅仅是基于学识和经验的口头意见与建议,而不出具书面鉴定书。

古代古董玉器收藏价值(上海重启民间收藏文物)(4)

今天的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活动,标志着上海市社会文物行业协会成为上海第五家面向社会开展常态化的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服务的机构。从今年7月份起,这家机构将于每周五下午开展公益鉴定咨询服务。考虑到疫情防控需要,活动将通过电话和微信服务号提前预约。每个门类的预约限额为30名,每位预约者限带5件藏品。

上海从2017年开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先后组织上海文物商店、朵云轩集团、上海市收藏协会和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四家单位,面向社会开展常态化民间收藏文物免费鉴定咨询服务试点工作。此前四家推荐单位累计接待文物收藏爱好者近3万人次,无偿鉴定文物藏品总数约7.2万件。

作者:范昕

编辑:姜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