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中学68年至77年校史(我的平遥中学点滴回忆)

尚远志我是平遥县普洞人,原名高民寿1935到1937年,我在段村第三高小上学,1937年暑假,我考入平遥县立初中开学不久,就参加了县牺盟会的工作,直到日寇占领平遥抗日战争期间,1942年春季,我由介休县调到平遥县青救会担任主席,几个月后又调绵上县工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平遥中学68年至77年校史?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平遥中学68年至77年校史(我的平遥中学点滴回忆)

平遥中学68年至77年校史

尚远志

我是平遥县普洞人,原名高民寿。1935到1937年,我在段村第三高小上学,1937年暑假,我考入平遥县立初中。开学不久,就参加了县牺盟会的工作,直到日寇占领平遥。抗日战争期间,1942年春季,我由介休县调到平遥县青救会担任主席,几个月后又调绵上县工作。

1935年三高小就有了党的外围组织——共青团和互济会。当时的教师中,只有郝梦笔(名字郝生华,字梦笔,平遥襄垣村人)是进步人士,他和进步同学接近较多。学校共三个班——十七班、十八班、十九班,另外还有一个预科班。三个班中都有共青团和互济会员。

1935年冬,由十七班同学武桓(西卜宜人,1937年9月到延安)发展我为互济会员。和我同时参加互济会的有十九班同学师振华、尹福广,我们是一个小组。后来我们都参加了中华民族先锋队和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

1936年春季,红军东渡到介休边境,抗日炮声振奋了学生,三高小共青团组织带领进步同学公开进行了一些活动,闹学潮,驱逐了反动教师;在校内狐仙楼秘密开会,决定还要驱逐校长马兰,因被马兰发觉未成,在校内张贴出拥护中华苏维埃的标语口号;由当时团组织领导人王恩瑜发表告同胞书,有10名同学(团员和互济会员)在段村到三高小校址中间的那个桥上照了集体相等等。由于活动过分暴露,在红军撤回延安后,王恩瑜同学被开除学籍。开除王的布告上写着:“王某私组团体,将来有谋犯社会之行为。”雷希圣同学也被开除。我被校长召去谈话。我们集体相片的底版被特务机关励志图书社扣留。

1937年暑假,我同师振华、尹福广考进平遥县立中学。开学不久,由于日寇向山西进攻,无心上课,我们三人还有一些同学就参加了牺盟会工作。当时政权还在阎锡山手里,统一战线已经形成,牺盟会成为抗日救亡活动的中坚力量。当时有牺盟会特派员李文俊同志,后来八路军又派来李庆湖同志。牺盟会各股的工作,都由平遥中学和女高的同学担任。牺盟会除和县政府、公道团开联席会议,研讨抗日大计外,主要是宣传发动群众,到火车站慰问欢送北上抗日的部队,特别是欢迎慰问北上抗日的八路军。有一次,徐海东同志接见了我们,并留下名片。参观部队驻地时,首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各个连队,并向我们讲了话。我们还收集慰劳品慰问伤员,当时工作搞得热火朝天,对平遥以后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和一定的组织基础。日寇侵占平遥城的前夕,还到太原牺盟总会领回十二支步枪和一支冲锋枪,成为后来成立平遥县大队的武器基础。

平遥中学当时已有了党的组织。我在校这段的党支部书记是张集华同志(段村人,中十一班),也是领导我们参加牺盟会工作和学校抗日救亡工作的负责人。在他之前,学校支部书记是张健,后由武玉涵同志接替。张集华同志除在平遥参加工作外,还到太原牺盟总会参加过会议,返回平遥时在火车上被日寇飞机打伤了耳朵。旧历九月,张集华同志和我、陈振声、尹福广还送走十位进步同学(其中有的是三高小时的共青团员)赴延安。他们到延安陕北公学院后,还给我们来过一信。这十位同学以后都成了我党我军的骨干。

(本文作者系原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

转载于《红色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