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没有人削藩(朱棣为什么要起兵造反)
最近《大明风华》火了,又带起了一波明朝热。
剧中雄略而阴鸷的朱棣,懦弱而圆滑的朱高炽,精明而诙谐的朱瞻基给大家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当然,还有引入争议的朱元璋,以及那个阴魂不散的朱允炆。这一切戏剧冲突的起点,其实都源于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即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大力削藩,燕王朱棣借此起兵,以“靖难”之名挥师南下,最终夺取皇位的事件。
但这一切究竟是朱棣被逼无奈,还是他早有夺取皇位的打算呢?这就需要我们抽丝剥茧,从史料细节中寻找答案。
七国之乱的启示
历史上削藩的皇帝很多,自然会有藩王不愿束手就擒,但像朱棣这样直接把正统击败,自己登基称帝的就不多见了。
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削藩是西汉的“七国之乱”,因此我们首先参考《汉书》做纵向对比,再拿出明史三大件《明史》《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做横向对比。
西汉的削藩策是由晁错提出的。
晁错指出汉高祖初定天下,鉴于宗族薄弱,大封同姓诸侯王;齐王封七十二城,楚王封四十余城,吴王封五十余城,几乎占了天下一半。
他做出一个著名论断:“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这就为历代的削藩定下基调,削藩是必须要削的,无非是早削晚削的问题。
皇家子弟不是省油的灯,只要有足够实力,又有哪个不想染指皇帝宝座。
吴王刘濞有铜矿可以铸钱,有大海可以煮盐,招贤纳士,在诸侯王中实力最强。
晁错同样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削楚王、赵王、胶西王,徐图吴王。
刘濞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连结胶西等七国起兵,理由如出一辙:皇上还是好的,都是晁错这个奸臣挑唆,我们不是谋反,而是“清君侧”。
七国来势汹汹,汉景帝听信袁盎之言,杀晁错表示不再削藩。袁盎奉命出使之际,刘濞撕下伪装,嘲笑说:“我都已经是东帝了,还拜个屁啊!”。
若不是早有称帝的野心,他何必如此决绝,返回吴国做个富家翁不好吗?
最终还是靠周亚夫等人以军事力量,击败吴楚联军,平定七国之乱。蓄谋已久,反对削藩只是他起兵的借口。
天下谁人不削藩
《太宗实录》口口声声说,齐泰黄子澄擅权,变更太祖成法,一意削藩。确实有人向朱元璋痛陈分封藩王之害,然后被下狱处死。
但查阅《明史纪事本末》,此事发生在洪武九年,当时漠北未定,太子朱标尚在,朱元璋自然不用担心藩王问题,却并不能表明朱元璋一直反对削藩。
《皇明史窃》中有一段朱允炆与朱元璋的对话。
朱允炆问:“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朱元璋默然良久,反问他怎么办。
朱允炆答:“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朱元璋点头道:“是也,无以易此矣。”
这说明由于太子早逝,太孙年少,朱元璋晚年已有削藩之意,至少是默许态度。
黄子澄也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相继废黜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岷王。
这几个王爷都是有问题才被处理的。如湘王朱柏,伪造宝钞故意杀人,不愿伏法,合府自焚而死。
在朱元璋所封的诸王中,沈、唐、郢、伊、肃、赵、安王或年幼或早夭,未能就藩。
在藩的有秦、晋、周、楚、齐、鲁、蜀、代、谷、湘、辽、庆、宁、岷、韩十五王,废黜的五王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到了《太宗实录》里就成了“诸王芟夷殆半,臣属皆诬以大逆,诛戮妻孥及于宗族。”而且潭王朱梓在洪武二十三年,也曾自焚而死,那时怎么就没人抗议?
朱棣不是反对削藩吗?那我们就来看看,被朱允炆削过一次的周、代、齐、岷王,在永乐年间是什么下场吧。
周王朱橚,永乐十八年被人告发谋反。朱棣查实后,次年召朱橚入京质问,吓得他磕头求饶。
朱棣朱橚归国后,很知趣地交还王府的三支护卫队,与削藩无异。
代王朱桂,也是被人告发图谋不轨,朱棣下旨罗列他的罪行三十二条,召入京师。走到半路,又勒令归国,革除了他的王府官属和三支护卫队。
齐王朱榑,蓄养刺客,招纳异人术士,霸占青州城,又灭口上书举报者。
永乐四年入朝,被大臣弹劾,他反而大骂:“你们这些人喋喋不休,是想学建文帝的奸臣?早晚要杀了你们!”
引起朱棣不快,把他扣留在京师,削去官属护卫。朱榑口出怨言,朱棣又召他的儿子入京,一并废为庶人。
岷王朱楩,收取衙门印信,残杀官吏百姓,朱棣先是剥夺了他的册书和王玺,念及他幽禁多年,不久就还了回去。但朱楩不知悔改,永乐六年,被削去官属护卫。
此外,还有肃王朱楧、辽王朱植、谷王朱橞,也被以各种罪名整治。
甚至被裹挟加入“靖难”的宁王朱权,也被朱棣改封到南昌偏僻之地,韬光养晦,终日读书弹琴,才逃过一劫。
这么算来,朱棣削藩削得更狠,原来是口嫌体正直,只准你削别人,不准别人削你呀。
遮遮掩掩的野心
自古以来的野心家们都说自己是被迫造反。那么,朱棣的野心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先讲《明史纪事本末》中的一则故事。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为诸王选名僧作为师傅,有个叫道衍(姚广孝)的和尚私下对朱棣说:“大王要是用臣,臣就送大王一顶白帽子戴。”
王上加白就是个“皇”字,朱棣不但不怪罪他,反而主动要求派道衍到王府。
随后道衍又找来一个叫袁珙的相士,安排与朱棣会面。朱棣换上卫士的衣服,让使者假扮自己。
袁珙直接跪倒在朱棣面前说:“殿下何必自轻?”朱棣接着装,袁珙也不搭话。于是在王府中详细问话,袁珙才说:“殿下将来是太平天子。”
朱棣心中窃喜,却怕声张,假装把袁珙赶走,等他走到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又秘密接了回来。这岂不说明,朱棣早有不臣之心。
即使这个故事也不可信,朱棣为了自己的合法性编造的谎言,也是欲盖弥彰。
《太宗实录》记载朱元璋说“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又说朱标“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
可是在《明史》中,朱元璋对朱标给予厚望,自洪武十年起,就让他协理政务,并以守成之君的定位来要求他。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之痛哭,辍朝多日。
《太宗实录》又记载朱元璋说“长孙弱不更事”,要立燕王为储君。
可是《明史》记载朱允炆“颖慧好学”,曾请示朱元璋,参考历代刑法,改定洪武律令中苛重者七十三条,天下人无不称赞。
这表明,朱元璋一直都是以守成之君的标准,来选接班人的,朱棣是在给自己加戏。
另外,就像晁错死了,刘濞仍不退兵一样,当朱允炆罢免齐泰、黄子澄,劝朱棣罢兵时,“燕王不听”。什么“靖难”,什么“清君侧”,都是BZ的牌坊。
朱棣攻破南京之后,逼迫方孝孺写登基诏书,方孝孺不从,二人的一番激辩,最终撕下来朱棣的遮羞布。
朱棣假惺惺地说:“我这是效法周公辅成王。”(以自己比周公,以朱允炆比周成王。)
方孝孺问:“成王在哪儿?”朱棣答:“自焚而死。”方孝孺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
朱棣答:“国家依赖长君。”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弟。’朱棣无言以对,恼怒地说:“这是朕的家事!”
这朱棣一开始就是奔着皇位来的,如今皇位近在眼前,还装什么装,老子就是要做皇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