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场所防疫知识(在公共场所如何防护)
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员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如必须去,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那么在公共场所,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注意事项◀◀◀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准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便携式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
2.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3.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尽量减少滞留时间。
4.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等物体,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
5.尽量使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付费。
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结束后,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
资料图:核酸检测点。通讯员 刘鹤鸣 摄
▶▶▶前往超市、商场等公共场的注意事项◀◀◀
1.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进入场所时按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等。
2.列好购物清单,尽可能减少购物逗留的时间。
3.购物、结账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优先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
4.乘坐电梯时,优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须乘坐厢式电梯,应佩戴口罩。
5.回家后立即洗手,做好手卫生。
资料图: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记者 陈卫东摄
▶▶▶到农贸市场购物的注意事项◀◀◀
1.配合体温检测。
2.做好个人防护:在低风险地区农贸市场内应随身携带口罩。在人多的摊位购物时,应当佩戴口罩。中高风险地区顾客进入农贸市场应全程佩戴口罩,挑选商品时建议佩戴手套。优先使用扫码付费方式结账。
3.加强个人卫生: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时等部位。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或用肘臂遮挡口鼻。离开市场后,及时洗手,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
4.购买冷冻食品时,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碰。回家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食品加工前要认真清洗并防止水花飞溅。加工时注意生熟分开,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存储时,最好使用保鲜袋独立封闭包装。
▶▶▶到餐厅就餐的注意事项◀◀◀
1.选择间距较大,通风良好的位置落座,尽量减少多人聚餐。
2.尽可能错峰用餐,避免人员拥挤。
3.用餐前应规范清洁双手。
4.2人以上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
5.尽量通过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进行点餐和付费。
▶▶▶去医院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就诊者应提前了解就诊疗程,缩短在医院逗留的时间。
2.全程佩戴口罩,主动配合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进行实名登记等。
3.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不触摸眼、口、鼻。
▶▶▶工作场所如何做好防护
科学使用空调
办公场所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使用空调时,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调时应关闭回风通道。
室内温度调节建议不低于26摄氏度。如能满足室内温度调节需求,建议空调运行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人员密集的场所使用空调系统时,建议优先开窗、开门或开启换风扇等换气装置,或者空调每运行2—3小时通风换气约20—30分钟。
对于人员流动较大的商场、写字楼、地下车库等场所应加强通风换气,建议每天营业结束后,空调系统新风与排风系统应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当场所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时,立即关停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活动区域对应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T396—2012)的要求。
办公场所消毒有重点
电梯的按钮、门把手、手动的水龙头、公用电话,是重点要消毒的地方。
地面、台面,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
确保办公场所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工作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户外安全吗?◀◀◀
户外也有传播的可能性。人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的过程中,从体内喷出来的飞沫有大有小,大颗粒的飞沫会直接沉降到地面,而一些小颗粒的飞沫会悬浮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其他人吸入气溶胶即可造成传播。
在户外也要坚持戴口罩
在户外行走时建议市民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在户外活动也佩戴口罩。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
那么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呢?
一图了解口罩的正确打开方式
(*综合:央视新闻、海南日报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