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伤感的诗句(诗人情怀泽被连州)
核心提示
“紫阳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因为这首《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语涉讥讽”,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4年半。“因祸得福”的是连州人。在这位“怀宰相之才”的诗人的倡导下,当时地处偏远的连州竟然“科第甲通省”。他在连州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遗迹,更开创了连州重文兴教的传统。诗人离我们远去,他的诗篇被我们永远记住,他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中书写的“功利存乎人民”更被人们记住。在连州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遗迹,更开创了连州重文兴教的传统。
时空透视
“功利存乎人民”
刘禹锡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散文家、诗人和朴素唯物论者,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贬任连州刺史。清乾隆本《连州志·名宦传》说:“吾连文物媲美中州,禹锡振起之力居多。”刘禹锡牧连州4年半,政绩斐然,著作甚丰。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刘禹锡生逢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宦官擅权于内,藩镇割据于外,政权陷入严重危机之中,朝中改革与保守力量发生激烈对抗。刘禹锡与王叔文、柳宗元参与了“永贞革新”,以惩酷吏、罢宫市、免欠赋、禁额外加征为主旨。革新失败后,改革派遭到了无情打击,参与“永贞革新”的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被贬放外地,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后,途至荆南(今湖北江陵)时,朝廷又以刺史“不足偿责”为由再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没有到达连州任职。10年后,他被召回长安任主客郎。游玄都观时写了首题为《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的诗,因这诗“语涉讥讽、执政不悦”,刘禹锡再被贬为连州刺史。
身心受到重大打击的刘禹锡来到了“天下山水,非无美好”的连州时,发现这里是一个适宜发挥政治能力和文学才华的地方。到连州上任之后,他即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发展连州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连州的4年半时间里,他在政治、思想、艺术上都更为成熟,上升到新的境界,奠定了他成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基础,并形成了他不屈的战斗性格。
刘禹锡在连州期间修整了海阳湖,增置吏隐亭、棼丝瀑布等亭台水榭等10景。公务之余,他与友人畅游其间,作有《海阳十咏》等诗歌。“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这是刘禹锡对风光如画的连州发出的由衷赞叹。作为连州刺史,他十分关心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同胞的饥寒饱暖。这在他所写的《插田歌》、《采菱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和《蛮子歌》等诗歌中可以看出。他虽被贬连州,但他的注意力仍集中在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上。当蔡州、镇州、淄青割据平定,他驰表祝贺,并以巨大激情创作了《平蔡州三首》、《平齐行二首》。
谈起刘禹锡,连州人对其充满感激和仰慕。据考证,刘禹锡在连州期间共撰写了散文25篇,诗歌73篇,这些都是他留给连州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刘禹锡以行动实践了他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中的心愿:以优秀的前任为榜样,好好整肃官场,做到“功利存乎人民”,这使他得到了人民的敬仰和歌颂。他“功利存乎人民”的为政观,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致连州历代官吏、文士皆对此述颂不绝,评价甚高。清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国华认为,刘禹锡给当代人至少有5点启示:一是启示我们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二是要增进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三是要注意锤炼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意志品质;四是要不断加强民族团结;五是要努力发掘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乘建设文化大省的东风,连州人正着手多方面挖掘刘禹锡文化,准备成立“刘禹锡学术研究会”,兴建“禹锡亭”……他们满怀信心,要让刘禹锡精神在连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发扬光大,再添光彩!
记者目击
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
刘禹锡在连州当刺史至今,历史已跨越了近1200年,他为连州作出了哪些历史贡献?留下了哪些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带着对先贤的崇敬和仰慕,我们驱车到了连州,试图透过历史的时空,去追索、寻觅……
吏隐亭里道沧桑
在连州市区燕喜山连州中学校园内的一个石崖上,有一个吏隐亭,只见亭高4米有余,占地约30平方米。随行的连州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连州中学原副校长张仁敏告诉我们,这就是刘禹锡在连州当刺史时修建的亭宇之一。
一直致力于研究刘禹锡历史的张仁敏在亭前向我们介绍:刘禹锡被贬连州时期的感受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他对当时腐败的政治深深不满。永贞革新失败,以天下为己任的他遭受重大挫折,身处逆境,振兴国家的抱负付之东流,此际只身偏处岭南,内心充满难以名状的失望、怨愤、孤独。在《吏隐亭述》中他将自己与元结相比较,“元维假符,予维左迁”,尽情地喊出了他当时心灵里深刻的创痛;另一方面,他以对国家对人民深沉的热爱,发现并欣赏连州的山河之美、生活之美和民族之美。他常走入市井,探问农耕,教泽黎民,闲暇间邀友览赏风光,歌咏感怀。燕喜山是他最喜欢的地方。在这里,秀竹茂林间峻崖嶙峋,登高而望,数百亩海阳湖一平如镜。湖中翠荷盈盈,渔舟荡漾。他由衷赞叹“天下山水,非无美好”,对连州倾注了无限的深情。
但他仍时时惦记着自己的责任,发出了“空乐鱼鸟”的感慨。在这种反差强烈的情感碰撞下,他选择燕喜山这个面临海阳湖的高崖上修筑了这个亭,一则利游人休歇,二则寄寓自己的感怀。他取“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与隐者同”意,名之为“吏隐亭”,并撰《吏隐亭述》。
至元代,吏隐亭逐渐败落倾圯,仅存基座和石刻亭名。今石刻字迹已风蚀湮没不可辨,但崖面刻字仍清晰可见。上世纪90年代连州中学开发研究燕喜文化,于1998年秋循址重修了吏隐亭,新立碑刻《吏隐亭述》及刘公诗文,另碑刻了《重修吏隐亭记》。
歌咏感怀十咏亭
在吏隐亭南边约百余米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个名为“十咏亭”的旧址。张仁敏介绍:这是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连州知州陈奕为纪念刘禹锡而修建的。明清至抗日战争,该亭曾重修多次。抗战时,燕喜中学(后并入连州中学)校长杨芝泉曾以石碑刻刘禹锡像立于亭中。可惜该亭于上世纪50年代已被毁,碑像皆失。我们细细察看,侧旁亭名石刻“十咏亭”3字虽苔痕半掩,但仍清晰可辨。在亭的旧址中间,我们还看到了3个约半米高的石墩,张仁敏说,这就是“十咏亭”的基座。被风雨侵蚀得圆圆光滑的石墩,裸露在山崖的平台上,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
张仁敏给我们说起刘禹锡与“十咏亭”的故事:唐时的连州虽然荒凉,但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刘禹锡在了解连州情况之后,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中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连州风物:“山秀而高,灵液渗漉,故石钟乳为天下甲……”这篇文章对山川、地形、物产、职贡、气候、疾病等都有涉及,语言优美、状物鲜明,生动形象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作为连州刺史,他十分关心群众的饥寒饱暖。《插田歌》的主题达到了《采菱行》所未能达到的深度。而在对待少数民族态度的问题上,刘禹锡完成了一次思想飞跃。《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以浓烈的感情赞美了瑶族猎人的勇猛;《蛮子歌》则含蓄地批评了汉官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与此前他写的《寄荆南严司空》成了鲜明对照。《海阳十咏》是刘禹锡写于连州较为突出的组诗。该组诗由唱和裴侍御(裴休)对海阳湖的十景题名而作的十首诗组成。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他写《海阳十咏》一诗的地方兴建了这个“十咏亭”。
连州科第甲通省
沿着十咏亭旧址南下,离连州中学校门口不远处,我们看到了一个面积约百余平方米狭长的水塘,水色清冽,绿树倒影。张仁敏指着水塘对我们说,此池名叫君子池,别看面积不大,池水也不深,但却是燕喜山之一景,古今文人以其清雅而常予寓意入诗。坊间有故事说,一日,刘禹锡偕友同游燕喜山。傍晚返途来到君子池旁,二人略呈酒意,余兴未了,百般感慨。忽然一阵夜风刮过,把刘禹锡手中的帽子吹落池中,刘禹锡躬身去探捞,只见水中身影与水底的帽子相迭,竟像帽子仍戴在头上一般。由帽子失落联想到政治失落,刘禹锡之后题“纶隐处”3字,命匠人刻于此处石上。至今该石刻仍清晰完好。
陪同我们的长期从事连州历史研究的原连州市志办主任朱德厚,对刘禹锡在连州的历史了解得更为透彻,他说,刘禹锡对连州的最大功绩和贡献,首当重教兴学,栽培州人。
王叔文曾说,刘禹锡有宰相之才。以宰相之才为连州刺史,是“函牛之鼎烹小鲜”。但刘禹锡并不沉沦。作为连州刺史,他具有远见卓识:治贫先治愚,施政以培育人才为先。于是他登台讲学,教泽州人,带动连州文化进入兴盛时期。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元和十二年间,连州出了第一个进士刘景。他即怀着兴奋的心情挥毫祝贺:《刘景擢第》:“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注:秦时连州属长沙郡,西汉初置桂阳县),昨日鸿都新上第,五凌少年让清光。”之后,刘景之子刘瞻又高中进士,后任至唐朝宰相。
此后数百年,连州名人辈出,文化教育之辉煌一时凸显于岭南文化之中,相继有陈拙、张鸿、黄损、邓洵美、孟宾于等十数位诗人名闻于世,其中孟宾于还被盛誉为“诗价满江南”。及至北南两宋,又接续出现了进士72人。计唐代广东进士38名,连州占近1/3(12名),终北宋一朝,广东进士127名,连州占43名。据史载,连州历史上共有进士138人,登进士第者,既有名列前茅的,又有兄弟同中的,还有公孙三代相继登第的。更令连州人引以为豪的是:唐宋时期,广东科举场上盛誉“连州科第甲通省”!可以肯定,连州的开化和发展,刘禹锡功不可没。难怪清人杨楚枝评曰:连州风物媲美中州,则禹锡振起之力居多。
光耀承传兴教育
在连州市图书馆,我们看到了一本《刘禹锡连州诗文笺注》。这是原连州市文化馆馆长陈听环1993年与老县长谭力行两人合作编写的专著,书中辑录了刘禹锡写于连州的诗歌73首,散文25篇,每首诗文都有较为详细的注释。
已是古稀之年的陈听环老人说:刘禹锡在连州期间,积极传播中原文化,连州一时人才辈出,文风大振。
在连州市志办,翻开连州悠久的历史画卷,我们发现,在连州社会文化的发展中,教育起着决定性的带动作用。直到近代和当代,连州人始终把振兴教育作为对刘公的最好怀念,他们承传光耀,把教育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882年,连州始办巾峰书院。20年后,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以法令废除科举,改办新制学堂。连州人即于1902年将书院改为连州中学堂。这是全国最早实行新学堂制度的中学之一。从那时起,连州中学堂与当时的燕喜小学(后来发展成燕喜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并入连州中学)一起,站上了连州教育的引领位置。1926年,连中成为粤北第一间男女同校的中学。1938年,连中成为粤北第一间完全中学。1939年,连中获批准为省立中学。新中国成立后,连州的教育又有了全新的发展,尤其是连州中学,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改革开放使连中焕发青春,办学水平呈现历史性的提升。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为连中题词“悠悠燕喜,人杰地灵”,给予连中热情肯定。今年高考,该市考生1551人,考上省大专以上1251人,上线率80.7%。
说起刘禹锡与当今的连州教育,连州市教育局局长肖阳青深有感慨。他说,刘禹锡开创了连州的文明之风,其崇尚文化、尊师重教的人品与思想给连州留下的影响是深远的。去年以来,连州就今后如何做大做强教育事业已经作出了具体规划。首先是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通过调整配置打造一批名小学、名初中、名高中,在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将中小学生教育做优做强。其次是培养好师资队伍,为教育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三是引进新的办学机制及模式,提高办学水平。
书记观点
连州市委书记杨秋光:
禹锡文化构筑平台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又是杰出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他在连州任职期间,守政不阿,重土爱民,重教兴学,栽培州人,勤奋笔耕,带动连州文化和教育进入兴盛时期,给连州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连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置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从唐朝中叶至北宋末300年间,这里产生过岭南罕有的灿烂文化。千百年来,连州形成了丰富的文物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及独具特色的湟川文化、人才辈出的名人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宗教文化。这些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可说是刘禹锡奠其基、开其端的。刘禹锡为连州的开化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前有古人,后更应有来者。现在,省委、省政府正带领全省人民为建设文化大省而努力。连州虽然已于1996年被广东省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但离省委、市委提出的大文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们正进一步制定和实施《连州市历史名城保护规划》,并准备成立“刘禹锡学术研究会”,兴建禹锡亭,以期进一步挖掘禹锡文化,擦亮禹锡名片,构筑一个文化平台,把连州的现代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专家说法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邱世友:
连州文化深积厚载
纵观中唐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一生,无论其在政治上、思想上以及艺术创作上,都是与时俱进的。他在33岁时,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连州当刺史,后改贬朗州当司马;42岁时又因写了一首讽刺诗再被贬为连州刺史。他两次被贬,虽身心遭受重大打击,但仍一直保持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他在连州任刺史期间,一身正气,嫉恶如仇;勤廉守政,政绩斐然;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尊师重教,栽培州人,他的“功利存乎人民”的为政之道,至今仍为人所称道。公务之余,他还勤于笔耕,在连州写下了诗文近百篇,为连州的开发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连州历史悠久,文化深积厚载。我觉得现代连州人,应该进一步弘扬外来的和本土的文化传统,尤其要着重加大对禹锡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充分挖掘、保护和科学经营禹锡文化,发展传统的现代文化,做强做大地方文化品牌,使禹锡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刘禹锡生平贡献
刘禹锡(公元772-824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因是汉代中山王刘胜后代,又称刘中山,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22岁中进士,23岁登宏辞科,24岁登吏部取士科,三登文科,享誉京华。他29岁入仕,先后任过节度使掌书记、主薄、监察御史、监察史、州司马、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太子宾客,死后受赠兵部郎中。他在从政之余笔耕不辍,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政治上关心国家命运 刘禹锡同情人民疾苦,坚持整肃官吏,主张“功利存乎人民”。他做地方官时更是守政不阿,重土爱民,兴教重学,深得人民爱戴。
哲学上朴素唯物主义 刘禹锡的此类文论不少,如《天论》、《问大钧赋》等。其《佛衣铭》更有极好的表述:“初必有终,传岂无已。物必归尽,衣胡持久。”
常德刘禹锡雕像
文学上与白居易齐名 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前期刘柳(宗元)相知、诗文互递,时称“刘柳”;后与白居易诗文唱和,时称“刘白”,堪称“四海齐名白与刘”。其诗歌题材广阔、取境优美、词藻瑰丽、精炼含蓄、思出常格、开朗流畅、可语可歌而又不流于平浅。刘禹锡又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以论说文的成就最大。一是专题性的,包括哲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二是杂文,词藻瑰丽,题旨隐微。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禹锡集》传世。
总策划 杨兴锋 李钟声
撰 文 本报记者 梁有华
通讯员 楚然 仁敏 德厚
摄 影 本报记者 梁有华
通讯员 陈楚然
责编:刘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