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真相(赤壁之战的始末)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赤壁之战真相(赤壁之战的始末)(1)

曹操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准备南征。同年七月曹操举兵南下,九月,曹操到达新野,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同年十二月,孙刘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赤壁之战真相(赤壁之战的始末)(2)

曹操虽然首战吃了败仗,但是曹操很快就找到了失败的原因,自己的军士不善水战,很多军士都没做过船,绝大部分的军士会有晕船的情况,还有很多的军士根本不会游泳,落水后就只能等死。因此曹操任命蔡瑁张允二人训练水军,效果显著,但是东吴大都督周瑜发现曹操在训练水军,就已经对这蔡瑁张允二人心生除之,此二人如若不除,必是一大后患。于是周瑜巧妙使用离间计,曹操上当误信蔡瑁张允二人是孙权潜伏在内的奸细,借曹操之手除了蔡瑁张允二人。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诸葛亮和周瑜都决定用"火攻"的方法进攻曹操。一天夜里,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派部下黄盖假装投降曹操,带着十艘战船,船上装着灌了油的柴草,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他们同时点火,火船顺风向曹操的战舰驶去,曹军战舰因为锁在一起,一时无法解开,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真相(赤壁之战的始末)(3)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