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年龄视力下降(年纪越大视力越差)

年纪越大,视力越来越差,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视觉系统改变

视觉系统是人类与外界环境交流沟通的主要系统,其中视力减退是衰老中最常见的现象,它们将影响人们在社会中的活动,导致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孤独感,将直接影响生活质量。资料表明老年人视力障碍与年龄有关,60~69岁时患病率最高。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视觉系统由眼球、视觉传导通路、中枢相关的神经核团以及视皮质等构成,其中眼球是视觉的感受器官,与视觉衰老的关系最为密切。

多大年龄视力下降(年纪越大视力越差)(1)

眼球分为光学部和神经部,两者随衰老而发生变化,其中以光学部的衰老较早且明显,而从视力障碍的原因来看,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是主要原因

眼球外表变化

老年人的眼球有凹陷现象,主要与眼眶内脂肪组织减少有关。老年人眼睑多呈褐色,弹性降低而松弛,眼裂变小,上睑下垂,下睑常呈囊样膨出(俗称眼袋),并可见黄色瘤。随年龄的增长,泪腺结缔组织增多,泪液分泌逐渐减少。

结膜的改变

老年人球结膜逐渐萎缩变薄,并有脂肪沉积而呈微黄色。60岁以上的人结膜弹力纤维增生,上皮下结缔组织玻璃样变,使结膜弹性降低。从30岁起可出现睑裂斑,并可出现翼状胬肉。

结膜的杯状细胞随年龄的老化而逐渐萎缩,结膜的血管可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部分扩张和静脉瘤,而后者可能是老年人易发生结膜下出血的原因之一。

多大年龄视力下降(年纪越大视力越差)(2)

角膜的衰老改变

衰老使角膜增厚浑浊,透明度降低。角膜弧度变小,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直径变化不均,因而可引起远视及散光。角膜近球结膜边缘约1mm处常出现一宽约l~2mm灰色的环形浑浊区,称为老年环,在老年人中其发生率可高达40%左右,老年环是重要的衰老指标之一。

老年人的瞳孔常缩小,所以老年环对视力的影响并不明显。老年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低,多形细胞增多,对各种引起内皮损伤的因素较为敏感。

巩膜的衰老改变

衰老巩膜组织的纤维有脂肪变性,脂肪沉着使其巩膜呈淡黄色,巩膜组织的水分减少,弹性纤维变硬或玻璃样变,弹性减弱,巩膜的压力高于角膜。

虹膜睫状体衰老改变

衰老虹膜组织萎缩,色素减退,变得苍白,即形成所谓的“人老珠黄”;此外虹膜基质及血管周围的胶原纤维呈进行性增加,虹膜血管与虹膜实质的硬化,结缔组织的玻璃样变。睫状体中有睫状肌,其舒缩可调节晶状体的凸度和眼球屈光系统的聚焦,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多大年龄视力下降(年纪越大视力越差)(3)

衰老可使调节睫状肌的神经机能、睫状肌和睫状小带退化,再加上晶状体老化,不能调节物体聚焦于视网膜,视物不清,成老花眼。睫状肌萎缩瞳孔开大肌的萎缩等导其与瞳孔括约肌之间的力量不平衡,瞳孔括约肌力量相对增强,使老年人的瞳孔始终处于缩小状态,称此为“老年性缩瞳”。

老年性缩瞳可使光线进入眼球减少,对光反射的灵敏度也逐渐减弱,这将明显影响视力。

脉络膜的衰老改变

40岁以后眼球后极部的血管硬化率约50%,而到60岁时可上升至80%。衰老眼脉络膜血血管萎缩硬化,玻璃膜增厚,易发生脉络膜玻璃疣。

晶状体的衰老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色透明的晶状体逐渐变为为黄色、橙色至淡褐色。晶状体来源于上皮组织,终生在生长。65岁者的晶状体体积要比25岁时增大约1/3。

其最外层是以糖蛋白和胶原为主的薄膜囊,在晶状体囊上皮下继续形成新的层状蛋白纤维,这种层状蛋白纤维主要在晶状体的水平方向上沉积。随着衰老晶状体的纤维层数逐渐增多,但增长的速度则逐渐减慢,使晶状体的前后径也增加约50%,其结果是晶状体的弹性降低、调节能力下降和透明度降低(混浊度增加),出现老视现象(老花眼)。

晶状体浑浊被认为是一种氧化损伤,而畠状体浑浊达到一定程度则演变成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可能与房水和晶状体内换SOD活性显著下降有关。目前研究认为老年性发生可能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紫外线辐射、血脂增高、遗传等因素有关。

玻璃体的衰老变化

因衰老玻璃体,而逐渐失水、浓缩并液化变性,色泽也有改变。玻璃体内包涵体逐渐增加,引起飞蚊症现象。也可导致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脱离的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可引起闪光感,并且也是造成视网膜脱离的原因之一。

多大年龄视力下降(年纪越大视力越差)(4)

视网膜的衰老变化

视网膜衰老的改变,首先是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变薄,发生格子样和铺路石样变性。视杆细胞和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在30岁后开始视杆细胞呈缓慢进行性衰老。视杆细胞的外节段变短,与色素上皮的微绒毛分离,导致膜盘和视紫红质的减少。

老年视网膜视锥细胞保存尚好,节神经细胞缺失;尤其是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水平细胞,可减少至30%左右。老年人视网膜细胞(一种胶质细胞)出现增生现象,以替代缺失的神经细胞并形成微囊腔。眼底多呈橘黄色,色素不均,反光),反光减弱。

65岁以上者几乎都存在视网膜动脉硬化现 ,易发生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视网膜和脉络膜动脉硬化,在视网膜周边及黄斑区易发生囊样变性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等。

老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代谢功能障碍,感光细胞相嵌模式和空间排列发生改变。感光细胞功能和传导光觉信息的视网膜内层细胞功能减退,中央凹暗适应敏感度和蓝视椎细胞调制敏感度下降,视觉异常。

多大年龄视力下降(年纪越大视力越差)(5)

在黄斑区和周边区都发生视觉运动觉和色觉相连系的传导纤维受损,发生黄斑病变,尤其是老年妇女,常累及双眼。患者多数在5年内失明,主要变化是视网膜下出现白色结节状沉积物及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和分离以及盘状疤痕的形成有关。

中枢视觉通路:老年人的视神经可发生萎缩和脱髓鞘等改变,中枢视皮质变薄。

以上是大部分老年人视力减退的原因,有单独的原因,也有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除控制好本身慢性疾病外,也要加强营养、减少情绪激动、按时作息、适当锻炼等,最重要的是发现眼部问题需及时相关科室就诊、检查治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