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

郑秀康 康奈集团董事长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1)

郑秀康33岁正式“下海”,拜师学艺。比自己小6岁的师傅直摇头说:“不要学了,我只招十五六岁的学徒,学起来很难,而且最起码要3年才能出师的。”“我得养一家人的生活,教我吧,我能行的!”郑秀康的诚心最终打动了师傅。

邱光和 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2)

1988年邱光和创办家用电器公司,1994年那场臭名昭著的17号台风袭击温州,大潮冲进仓库,给邱光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随后邱光和去河南成立房地产公司,没想到投资又遭遇失败。短短两年,接连遭遇重大打击。

叶祥尧 长城集团当家人,中驰财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3)

1998年,叶祥尧听说国有大型企业的高工退职在家,马上让副总赶赴杭州请贤,结果高工拒绝;而后叶祥尧邀请高工及其家人来雁荡山游玩,高工略有动心,却也没有明确表态;半个月,叶祥尧亲自上门,最终打动了高工。这也成了温商史上“三顾茅庐”式的佳话。

郑秀东 拜丽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4)

郑秀东对自己的评价是:非常非常低调,非常非常务实。拜丽德的一位员工说.他有一次看到,郑总发现一个箱子挡住了通道,并没有呼员工们去搬,而是自己动手把箱子移走了。

陈迷丽 浙江雪歌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5)

陈迷丽15岁初中毕业就开始学裁缝。有一次,陈迷丽看到电视剧《红楼梦》里林黛玉穿的一件长袖飘飘的外套,她决定把它做出来。于是,她就连夜开工。第二天,她穿了自己做的衣服,在家人面前不停地飞舞以展示自己的成就,父母惊叹:女儿对服装竟有如此感悟力。

张积敏 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6)

严格控制成本,用物美价廉的原料是张积敏和他庞大的钢业集团的特色之一。在温州电力缺口严重的年代,他花300多万元买了一台3000kW的二手发电机。记者问为什么不买新的,张积敏答:“我们公司方针的其中一条就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这台二手发电机既然可以用,价格又合适,我们为什么要‘弃便宜就贵’呢?”

郑元豹 中国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7)

打铁起家,还捕过鱼练过武,一条铁铮铮的温州汉子。他有两句名言:1、“在世,不能和天斗;在家,不能和老婆斗。斗,就不和谐,就不能发展。”2、“我的经济大权全部掌握在太太手里,我每天保证兜里有200元钱就行。”

金绍平 金龙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8)

金绍平曾当过中学老师,而后下海,成为温州第一代电器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他发现电器质量普遍很差,卖这样的产品让他心生内疚,于是他决定自己生产优质产品。顺便说一句,他的偶像是“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南存辉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9)

南存辉13岁中学毕业,父亲带着他去大街修鞋,整整三年,起早贪黑。2007年,南存辉在美国读书的儿子就要毕业了,有一天祖孙三代人坐在一起讨论。南存辉坚决地要求儿子毕业后不准到正泰工作,应该去外面闯荡。这时,父亲说话了,“让他出去干,或者回公司干都行。”南存辉反问父亲,“那当年,为什么你不准我回到更舒适的农村呢?”

叶文贵 温州商界的神奇人物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10)

1987年,全国评选100名优秀农民企业家。这100人中浙江省占了6席,温州籍仅叶文贵一人。可见,当时温州处于民营企业一线的并不是今天的正泰、德力西,而是另一拨人,其中的领军人物是叶文贵。后来,他为了造车,耗费了全部财富,他说自己从未后悔过,有些事情需要这样做,

王均金 均瑶集团董事长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11)

王均金每周的工作时间在40-50小时之间,他认为理想的工作时间是35小时。他喜欢玩,喜欢打高尔夫球和唱卡拉OK。记者问到王均金的身价时,他回答:“我的身价,也就是十几万元。因为每年自己也就花十几万元,这个就应该是我的身价吧。”

林姝宏 玖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12)

林姝宏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在田间劳作的情景。瘦弱的母亲,背着50多斤的喷雾器,顶着酷热在田间喷洒农药,“傍晚回到家,我就看她很憔悴,浑身湿漉漉的,一看就很心酸。”分担母亲劳苦的孝心,从那时候开始就成为林姝宏努力打拼的动力。如今在林的公司广告墙上写有“为了母亲的微笑”的标语,2014年玖零股份年会上,来自玖零的取得优异业绩的员工个人和团队,对着端坐在主席台上的各位父母,在红地毯上恭行三跪九拜大礼;一时间,拜者和受拜者全都泪光盈盈。

王荣森 温州开采原油的先行者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13)

她是周万顺的原型,投资石油失败后,王荣森在陕西过着“赌命”的生活,她穷到挖吃野菜也不愿意接受当地民政部门的两袋面粉。此后王荣森在温州一家企业打工,成了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她的奋斗是一段真正的传奇,她同样是值得我们尊敬与铭记的温商代表!

王碎奶 温州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14)

1984年省政府召开个体经营户会议,原是通知另一个生意做得比她大的妇女去的,但那人不敢:人怕出名猪怕壮,万一政策变了,说不准还要批斗坐牢,不去!工商部门只好另请王碎奶,那时她已是村妇女主任,12月桥头成立个体协会时担任副会长。王碎奶敢去,她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就是鼓励农民生产致富,农民富了国家才能强盛啊。错不了,我去!——当时许多人私下都说,这碎奶是剥了皮都是胆了,胆子真大!全省到会的51个人只有她一个女的,开会时领导要她发表意见,她没学过拼音字母不会讲普通话,只好桥头话温州话“搭搭扁”,结果下面听的人都笑了,见下面的人笑她也笑了。

吴志泽 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15)

改革开放后,全国的服装商人都涌向温州进货。一时间,温州出现了几万家服装个体户。1980年吴志泽带了500元钱和弟弟加入到温州服装的大军去。当时,中国商标的概念微弱,所有的服装企业都是自己生产,商标由外国人来做。因为没有自己的商标,大家都生产“梦特娇”、“啄木鸟”、“鳄鱼”。1987年,国家成立了工商局,开始对知识产权市场进行规范。吴志泽觉得自己也应该有商标,“外国人可以做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做,我也注册一个”,于是他就在温州工商局登记注册了一个商标——嘉利士,这是温州第一个注册服装的商标。当时在武汉,整个市场上卖的都是嘉利士。——10创业,500元变成了2000万。

钱金波 红蜻蜓集团董事长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16)

红蜻蜓其实是钱金波少年时的一个梦。“当我穿着背带裤、系着红领巾的时候,拉着妈妈的手,望着星空告诉她,昨夜我梦见了一只红蜻蜓”,这是12岁时钱金波写个妈妈一首诗。创业伊始,钱金波就在各地生意人来来往往的温州码头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别出心裁地请人画了一幅油画:一抹晚霞中,一只红蜻蜓在飞舞,下面是这样一句醒目的广告语:蓝天白云,绿草成荫,美丽的红蜻蜓带你回归大自然。当别的皮鞋厂都在运送皮鞋的大箱子上写上“请勿挤压”之类的话时,刚刚创业的钱金波却在箱子上印上“从距离中寻求接近”。

王振滔 温州奥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17)

1986年,22岁的王振滔因家境所迫,往返于福州和温州之间做生意,为的是赚点钱贴补家用。一次,他背着一个装有2000元现金和一些衣物的皮包,跟车从温州往福州运货。货车路过苍南县境时,一名老人坐进了驾驶室,搭他们的便车去福建。到达福州已是晚上,道别之后,王振滔住进了一家旅社。夜里,等他打开自己的包一看,一下子惊呆了:里面竟有厚厚的一沓钱,一数,整整11万元!王振滔明白过来:是那位乘便车的老人拿错包了!家境并不宽裕的王振滔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他马上二话没说,拉上司机一起到各旅馆一家一家地去问。当欲哭无泪的老人看到这位小伙子拿着皮包站在他眼前时,一下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当即拿出1000元表示要酬谢给他。但王振滔谢绝了:“我如果想要你的钱,就不会来找你了!我只想取回属于我自己的2000块钱和皮包就行了。”王振滔对这件事总结说:“对于我来说,当时的11万元比现在的11个亿更具有吸引力。但如果我当时拿了这11万元,自己良心不安不说,很可能会抱着这11万元去过快活日子,也不会想到去创业了。那么,我也不会有今天!”

单志敏 意尔康鞋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18)

单志敏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我不怕下属刁滑,越刁滑我越省心。因为人越刁滑,我就越不必为他的今后考虑了,就干脆按公司的正常程序去对待他:行就留下,不行,出了纰漏就要走人,这不是更省心吗?免得为他家属或今后的生机额外操心。”

程慧秋 广州汇立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商四大精神(为梦想拼搏一把)(19)

她是《温州一家人》阿雨的原型。她从小出国所经历的,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因为未成年劳工在异国街头被警察追,把打工赚来的钱偷偷藏在床头柱子下面...与编剧高满堂的相识过程纯属偶然。几年前她与朋友在温州一茶吧里喝茶,刚好边上一包厢也是认识的朋友,便过去打招呼,没想到高满堂也在座,当时与其闲聊了一会儿。之后高满堂竟特地跑到广州与她细聊。但是当时她只知道他是个名编剧,至于他要写什么剧,剧里有些什么人,她也不大清楚,所以那次见面后便把这事逐渐淡忘了。直到《温州一家人》开播前两天,高满堂才给她打了个电话,说电视剧要播了。

后记:温商很多,这里只是列举了很小的一部分。每个人对这些小故事的感触都不一样,我们希望这样的故事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也希望温州的新晋一代能够心生自豪:生活在温州崛起的年代里,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本文转自:温州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