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没人居住的真实故事(河南农村3兄弟同住1座地坑院)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逐渐老去,“抱团养老”成了老年人中非常受欢迎的养老方式,它不用指望儿女养老,也不用住养老院,老人找到相识已久、信得过的朋友或者同事,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养老,还避免了孤独,非常理想。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一起,未必能真心照顾彼此,再加上脾气性格各不相同,谁也不想委曲求全,最近两年,“抱团养老”散伙了一批又一批。前一段,我们在豫西采风时,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抱团养老故事,非常令人感动,一起来看看怎么回事。
一个下雨天,我们几个人在豫西陕州区采风,一个超大地坑院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每面都有三孔地坑院,院子明显要比别家大了许多。在窑顶喊话征得主人的同意后,我们下到院子里,地坑院里牛大爷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牛大爷说自己今年70岁了,是地坑院的主人之一,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地坑院还有好几家人?带着诧异,我们听牛大爷为我们讲起了往事。
他说自己兄弟6个,小时候,由于家里孩子多,老人就带着他们弟兄几个建了这所大院子,后来兄弟们陆续成年,老人就在地坑院子里为他们娶上媳妇成了家,由于人多住不开,根据各家情况,有3个兄弟陆续搬出地坑院子,现在这里就留下了牛大爷(老二)一家和老三老四两家人,三家人一起在这院子里住了40年了,大爷指画着,告诉我们哪面是谁家。
看见来了客人,从屋里走出两位女主人,穿橘色衣服的是牛大爷的老伴,黑色衣服是老三弟媳,两人都是都是刚刚下地回来,准备谈论中午吃啥饭,老三家大妈还端出了一盆李子,说是自家种的,今天刚摘了回来,我们也算是有口福,谢过大妈后,摄影师每人尝了一个,酸酸甜甜自然的味道,好吃。
老三家大妈说自己姓郑,嫁到这里有40年了。都说兄弟们上辈子是仇人,农村里常有为了家务事兄弟反目的事,偏偏在他们家就不一样了,兄弟六人非常和睦,当哥哥的知道让着弟弟,当弟弟的知道尊重哥哥,处的非常好,真正是手足之情。人是会受环境感染的,连带着妯娌们的关系都不一般的和谐,像亲姊妹似的,在村子里像他家弟兄们关系这样好的就没有,几家人同住一所院子相处的融洽和睦更是少之又少。
正是因为这样,即便是其它几个兄弟陆续搬出去后,继续留在里边生活三家人,虽说是关起门来各过各的光景,依然和睦相处,不管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另外两家送上一些尝尝,谁家地里活忙不过来都会搭把手,这在村里都是有目共睹的。大妈说,可惜,今天人不全,老四家去城里给孩子看娃去了,不在家;还有其他人在地里还没有回来,不然可以拍照合影。我们答应大妈有机会再来拍。
大家处的这么好,肯定有什么秘诀吧?牛大爷说,兄弟本身就是一家人,从小就吃一锅饭,打断骨头连着筋呢,遇到问题肯定能互相包容,媳妇就不一样了,各有各的姓,脾气秉性各不相同,因此,一大家人能不能处好关系,关键还是看媳妇。
也算是上辈子烧了高香,他们家这三个媳妇之间相处的和亲姐妹一样好,从来不闹别扭,这几家人能关系融洽,这就是3家人和睦相处几十年的秘诀所在。还有兄弟三人遵守一个规矩,偶尔大伙有了小意见,一概由媳妇们出面解决,兄弟们绝不插手。俗话说,相由心生。看看这两位大妈可亲善良的面孔,我们就能想到他们家庭和睦的原因了。
牛大爷说随着家里人口的增加,地坑院子也难以容纳更多的人,加上年轻人也不愿意住地坑院,所以给孩子在里边娶了媳妇,然后帮着他们买房住到别处去了。现今地坑院子里依旧生活着兄弟3家,3对老夫妻。
牛大爷的老伴正在忙活着做饭,她说今天虽然下雨,农忙时节也顾不了那么多,3家人中的其他成员还在下地干活,等都回来了就热闹了。前年老四兄弟孩子结婚就在这个院子里操办的,一家子几十口人忙活了好多天,可是热闹了。兄弟三家住在一起,都是相互礼让,有活抢着干,是分家不分心,每每到了逢年过节地坑院子里是最热闹的时间,3家的孩子们都回来过节,院子中央摆上几桌饭,大伙坐在一起聊聊天,地坑院子里欢声笑语,村里人看着都是老羡慕了。
牛大爷说在一起住就不能太斤斤计较,现在弟兄三个蒸馍还用的是同一口大锅,也不在乎谁家烧柴多了少了的,他们老兄弟们之间不会有啥矛盾,但是要想和和睦睦,最关键的就是妯娌彼此不能太计较,同住一个院子免不了磕磕碰碰,幸运的是碰上了几个大度的妯娌,真是他老哥几个的福气。
牛大爷说现在老兄弟三人年纪都大了,孩子们又各忙各的顾不过来,住一起也算是抱团养老。毕竟是一家人,相互都是个伴,人多了地坑院子里就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平时大家说说话,彼此能每天看到对方慢慢一起变老也是一份幸福。没想到,这个看似很普通的地院子,里边却是兄弟3家几十口人合住的一个大院子,和睦相处40年没有红过脸的感人故事。亲们,相比社会上的抱团取暖,你们羡慕这样的养老方式吗,欢迎留言讨论。【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