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音乐人金生(专访金声奖)
8月8日,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获奖名单已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予以公布。
河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庞晓戈荣获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此次全国仅有十名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获此殊荣,为此我们对庞晓戈进行了专访。
“让大家久等了”熟悉的声音打破宁静,一个娇小又蕴藏能量的身影闪进大门,庞晓戈先环视一周,笑着和等待群访的记者们打招呼,“哎呦,你们都这么年轻,真好”,她用带着笑的声音和眼神看向大家“开始吧”
这是7月末的郑州,河南广播电视台1500平演播大厅三楼的导播间,是庞晓戈最熟悉的主场。背后屏幕上是《梨园春》的过往节目,舞台上生旦净丑,姹紫嫣红,瞬间把人们带入了美妙的戏曲世界。
沈琼/文
庞晓戈,河南广播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河南省文联兼职副主席,河南省电影电视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河南卫视副总监,并担任《梨园春》栏目主持人。
从业30年来以来,庞晓戈主持了24年的戏曲王牌栏目《梨园春》,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栏目本职工作,还多次担任河南广播电视台和河南省重大活动、晚会的主持人,并主持了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和央视秋晚,她清新自如、亲切雅致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们的喜爱,被广大观众朋友誉为河南电视和河南戏曲的一张名片。
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她,幕后又是什么样的呢?
带着种种好奇,我们走近了庞晓戈。
与中原出彩同频共振
“金声奖”是经中央批准、我国播音主持领域首次设立的政府奖,也是播音主持领域的最高奖项。
这个奖项的设立不仅是对活跃在一线的、德艺双馨的优秀播音员主持人们的个人表彰,更着眼于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能够获得“金声奖”,不仅是对主持人职业素养的认可,更是对电视行业贡献的极高肯定。
Q1:荣获“金声奖”优秀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您有什么感受?
A1:每次获奖都会被巨大的感恩包围着,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平台的培养和团队的力量,聚光灯下你看到是主持人,而幕后有那么多导演和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所以金声奖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的荣誉,更是属于《梨园春》和河南广电的,这个奖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和激励,我想只有把自己的艺术理想和事业追求融入时代,与中原出彩同频共振,努力再努力,奔跑再奔跑。
Q2:2003年,您获得第21届金鹰奖——优秀主持人奖。当时是河南电视节目主持人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当时得奖和这一次获奖,您对主持人岗位有什么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A2:一眨眼都快20年了,03年的时候我不满三十岁,今年都奔五了。年轻的时候做节目很用力,是因为紧张;现在做节目依然很用力,是因为责任。
最初走上主持人岗位的时候,关注的就是主持人工作本身,很纯粹。但现在就会从策划开始沉浸式地参与节目生产的全过程,会对节目的广度和深度有更深的理解。也会更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手中的话筒很重,它承载着一个媒体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的舞台很大,她搭在亿万观众的心上。好的节目是一个又一个细节的累积,现在每次做节目都是如履薄冰,就是要不饶自己,不饶点滴。
Q3:1996年第一次主持《文化博览》节目,1998年,第一次开始主持《梨园春》节目,您还记得第一次上台主持的经历吗?能不能讲一讲。
A3: 转眼在河南广电工作近30年了,也算是一位“老司机”了,但我记得最清楚的却是我在河南电视台看的第一场节目,那是1996年河南台的上星晚会,当时在600平米演播厅,舞台的中央是一个蔚蓝色的地球,李娜在舞台上放声高歌《让河南走向世界》。我当时坐在观众席,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第一次感受到好的文艺节目就是能够这样感染人和鼓舞人,我当时心里就有个声音:我以后也要做出这样的节目!
看梨园花开,
春色如许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啊,《梨园春》就是要做好这个向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特别欣喜地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戏曲,喜爱传统文化。我想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要为他们点个赞!”
——庞晓戈
Q4: 您自1998年就开始出任《梨园春》主持人。河南卫视文化气息浓厚,既有《梨园春》这样的常青树,又有近年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再次出圈。您认为,我们河南广电人在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要具体做好哪些工作?
A4: 传承和创新是我们的两条腿。我一直在一线工作,最大体会就是,河南台一直把根深深地扎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里,从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汲取力量,萃取精华,我自己在《梨园春》工作了24年,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做文化我们是认真的。
再有一个就是创新、创新、创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包括节目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创新和传播渠道的创新,我们河南广电对好节目有个三有标准: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境,只有坚持传承和创新两条腿走路,我们才能迎着观众和网友的目光一路向前、一路生花。
Q5: 《梨园春》28年了,这是融入您血液里的一档节目。陪着它成长,您当下有何感慨?在主持生涯中有什么难忘的或者是您觉得对您帮助最大的事情。
A5:《梨园春》28年了,我在这个栏目工作了24年,《梨园春》给予我的太多太多了,我对《梨园春》感恩和感情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得完的。有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梨园春》栏目,对于广大观众最好的报答就是不断地创作,不断地创新,让我们的节目能够一直陪伴着大家,看梨园花开,春色如许。
Q6:《梨园春》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梨园春》是如何让戏曲受到年轻人欢迎,始终保持生命力的?
A6: 一直觉着自己非常幸运,也很光荣能够成为《梨园春》中的一员,《梨园春》28年了,一代又一代的梨园春人努力的就是两个字“传播”,而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如何吸引和培养年轻观众,我们做过很多努力和尝试,比如“花儿多多开·少儿戏迷擂台赛”,“校园练戏声”,“青春之歌·大学生戏迷擂台赛”等等,包括最近的“一出大戏”,我们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抽盲盒、变装秀、剧本杀、都融到了节目里,让年轻人粉墨登场和名家同台唱大戏,通过竞赛对抗,沉浸体验,交互参与,激发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
互联网是现在年轻人的主要社交和获取资讯的平台,《梨园春》早几年就开通了两微一端和抖音、快手,我们的官方抖音号现在是512万粉丝,是中国戏曲垂类的第一大号,今年6月28号我们又和抖音直播合作举办了“梨园又一春”专场,在线观看人数达3940多万,而这个数字中一半以上是年轻的观众。
28年的老品牌,3900多万的在线观看,再次告诉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有多深厚,植根于其中的《梨园春》就有多么强大。
互联网的边界在哪里,《梨园春》春芽就会在哪里绽放。
保持攀登者的姿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荣耀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的坚持。
Q7:您是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学生时代就曾在报上发表过不少作品并荣获全国“韬奋新苗奖”。毕业后,成为了优秀的电视主持人,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并走上了管理岗位。有新闻说,2022 年应届毕业生规模达到 1076 万人,再创新高。对于众多即将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您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能否对他们提出一些建议?
A7: 通向成功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平坦的,现在回想,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宏大的人生目标,但是我有一个特点,做事特别认真,特别肯下笨功夫,无论主持和做节目都会和团队一起拼尽全力。我就特别想跟后浪们说,其实有时候人生没有什么特别要做的决定,只要你能够放下对未知的恐惧和患得患失,认认真真的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儿,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你正在一步步的靠近它。
Q8: 人们往往看到的是成功时的荣耀,其实背后都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遇到困境时,您会有焦虑的时候吗?您是如何迅速走出低谷、保持充沛的状态?
A8: 哎呀、太焦虑了!这个问题让我很惭愧啊,从来都没有“迅速”走出过低谷。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本身不是一个“自信爆棚”的人,过去做主持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瑕疵或者一点失误,难过好多好多天。会在脑海里一遍一遍地过失误的瞬间,每过一遍就“扎心”一次。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谁劝都没有用。怎么办呢?如果说上次我背了100遍,这次就背101遍吧。
在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很多次的怀疑过自己,甚至很多次的想过放弃,但总有比很多次多一次的坚持,保持热爱、足够坚持,你的热爱和坚持终将美好。
Q9: 再次攀登了高峰之后,对以后有什么期盼或者对自己有什么新要求?
A9: 我从来没有感觉登上过高峰,但幸运的是我一直保持着攀登者的姿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