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

宋仁宗在位时,朝中人才济济,后人所熟知的刚正不阿的包拯就出现在这段时期。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1)

宋仁宗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他的祖父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夫,父亲考取了进士,官拜刑部侍郎。从很小的时候,包拯就开始接受严格的教育。二十八岁那年,他考中了进士。

孔子曾说过:“父母在,不远游。”因为这句话,孝子包拯在中了进士以后,并没有马上接受朝廷的任命,而是留在家中,继续侍奉父母。后来,他的父母先后离开了人世,已经三十六岁的包拯才正式踏上仕途,做了一名知县。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2)

包拯

包拯在做知县的过程中断案如有神助。

有一次,一名盗贼偷偷将一个农户家中的耕牛的舌头割掉了。耕牛的主人到县衙来报案,包拯吩咐他回去先将耕牛宰杀了,然后再卖掉。当时的法律规定,不准私自宰杀耕牛,但是知县大人既然这样吩咐,耕牛主人便只好依照他的吩咐去做了。

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人到县衙揭发耕牛主人的犯罪行为。包拯对这个义正言辞的揭发者说:“你先前已经把人家耕牛的舌头割掉了。现在又来状告他,你究竟为何要这样做呢?”揭发者明白自己的罪行已被包拯洞悉,不禁大吃一惊,同时也非常佩服包拯的聪明才智。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3)

拯在断案方面的才能,让他很快就名声大振。两年以后,他被调到端州任知州。端州就是现在的广东肇庆市,此地出产的端砚天下闻名,是“文房四宝”之一(其余的三宝分别是湖笔、徽墨和宣纸)。

宋朝诗人张九成曾经作诗来赞美端砚:“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正因为如此,端砚成了朝廷钦点的贡品。从前每次在向朝廷进贡时,端州知州都会搜刮比进贡数目多几倍的端砚用以贿赂京城的官员。

包拯来到端州担任知州以后,这样的情况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需要进贡给朝廷的数目是多少,他就交出多少。就连他办公时所用的一块端砚,在他离任的时候也没有带走。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4)

端砚

据说,端州的百姓十分敬重这位知州大人,有心想送他一块端砚留作纪念。于是,有人便悄悄将一块端砚藏到了包拯所乘坐的船舱之中。包拯乘船离开端州,途径羚羊峡口时,天气突变,风雨大作。包拯觉得事有蹊晓,便亲自在船舱之中检视,结果发现了百姓送他的端砚。包拯不愿将这块砚台据为己有,就将它扔进了江里。其后,在包拯扔端砚的地方就形成了一座小沙洲,人称“墨砚沙”。

包拯离开端州以后,来到京城任职。他被任命为使臣,出使辽国。辽国的官员讥讽包拯说:“贵国的雄州城近来新开了便门,是不是想借此引诱辽国的叛徒叛变,从而刺探辽国的军情呢?”包拯不卑不亢地辩驳道:“贵国的涿州城也曾开过便门,难道也是为了刺探大宋的军情吗?”对方听了这话,不由得哑口无言。

出使辽国归来,包拯一度担任过谏官。谏官,顾名思义,就是要直接指出君主的过失,并劝说其及时改正。包拯以唐代名臣魏徵为榜样,在走马上任以后,马上抄写了魏徵写给唐太宗的三道奏草,呈献给仁宗皇帝,以提醒仁宗要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谦虚谨俱,明辨是非,知人善用,体恤百姓,等等。仁宗是个比较开明的君土,采纳了包拯的很多谏言。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5)

包拯

包拯担任谏官的第一年秋天,京城发了大水。没过多久,洪水退去,天气转晴。仁宗大喜过望,觉得这是上天赐予的大吉之北,随即举办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还打算给朝中所有官员都升一级,并大赦天下。包拯却说:“犯人理应为自己所犯的罪行接受刑罚,无论古城的洪水退去与否,都与他们所要受到的刑罚毫无关联。官员能否获得升迁,其为官期间的政绩才是唯一的依据。只有那些政绩代秀的官员,才有资格获得升迁。皇上若是因为其他缘由,随意让宜员获得升迁的机会,便会极大地打击那些勤勉苦干官员的积极性。”

包拯担任谏官期间,弹劾了很多贪官污吏,其中甚至有三司使这样的大官。“三司使”是北宋最高的财政长官,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为人刻薄、贪婪,时常滥用职权,侵犯百姓的利益。当时京城之中有一名普通商人名叫刘保衡,他开办的酒馆接连亏损,欠下了官府不少债务。张方平便勒令他将家产全都变卖掉,用来清偿债务。由于形势紧急,刘保衡一时找不到可以收购自己家产的买家,张方平便用低价将他的家产全部买下,从中渔利。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包拯耳中。包拯向仁宗上书,说张方平利用职位之便,欺压百姓,必须要严惩。仁宗认为包拯言之有理,遂罢免了张方平的官职。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6)

当时仁宗非常宠爱后宫之中的一位张美人,便打算册封张美人的伯父张尧佐担任“三司使”。实际上,以张尧佐的才能,完全无法胜任这一职位。包拯向仁宗说明了这一点,恳请仁宗收回成命。哪知仁宗不仅将张尧佐册封为三司使,还加授节度使一职,一年以后,又加封他为宣徽南院使。期间,包拯两度向仁宗上书,最后居然在朝堂之上与仁宗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仁宗迫于压力,最终只好依从包拯的意见,免除了张尧佐的官职。

包拯是个非常执着的人,一旦决定了要做一件事,就一定会坚持到底。他先后三次上书,终于成功地弹劾了张尧佐。后来为了弹劾王逵,他更是接连七次上书。王逵是地方上的一名官员,对百姓十分残暴,而且贪得无厌。王逵经常滥杀百姓,以至于在他统辖地区内,很多百姓为了免遭他的迫害,克然躲到深山的山洞少的过起了像野人一般的生活。王逵在任期间,时常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他用贪污受贿得来的钱财贿赂京城的官员,从而不断获得升官的机会。他在官场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后来官拜淮南转运使。包拯七次上书,弹劾王逵,终于使得这个天怒人怨的大贪官被仁宗罢免。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7)

包拯

五十八岁这年,包拯被任命为开封知府。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可想而知开封知府是何等重要的官职。北宋年间,先后有一百八十余人担任过开封知府,平均每人的任期不过半年有余,而且这些人多数都是王公贵族。包拯当上开封知府以后,依然像从前一样秉公执法,即便是皇亲国戚到了他面前,也享受不到半点特权。原本嚣张跋扈的皇亲国戚,在包拯担任开封知府期间,行为也不敢再像先前那样放肆了。包拯为人严肃,很少露出笑容,百姓们便说,除非黄河的水变清了,否则便不必指望会看到包大人的笑容。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8)

包拯断案

包拯的铁面无私让他的美名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即便是女人和孩子也都知道他的大名。在京城之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人们将包拯与阎罗王相提并论,意思是任何人到了包拯面前,若想依靠关系疏通来打赢官司,那根本是痴人说梦

北宋年间有这样一条规定,百姓们若想告状,必须先将诉状呈交给底下办事的小官,绝不能亲自将状子递交到知府手上。然而,包拯在担任开封知府期间,却将开封府的大门向所有百姓开放。任何人只要有冤情,都可以直接来向他陈述。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9)

包拯断案

在传说中,包拯面色黝黑如炭,额头上有一弯月牙。由于他为官刚正不阿、断案如神,百姓便称他为“包青天”。据说,仁宗皇帝曾御赐了包拯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摆在开封府的大堂上,根据犯人的身份分别采用不同的铡刀。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朝中大臣,犯下死罪之后,都与平民百姓一样,要被处以极刑。在民间传,句拯在担任开封知府的这教时期,曾经断过狸猫换大子、铡美案等著名的案件。

沈括在《梦溪笔谈》之中,记录了包拯的一个断案故事:一名犯人为了逃避自己本应在过堂时接受的杖刑,便贿赂了开封府的小官。小官吩咐他一上堂就大喊大叫,假装自己已经受过杖刑,等到过堂的时候,该犯人被带上堂以后,马上大叫起来。小官遂对包拯禀报说,此人显然已经受过杖刑了。可是,他们的伎俩哪里能瞄得住包拯的眼睛?包拯马上下令抓住那名小官,并对其进行审讯。小官只好把事情的真相和盘托出。包拯便叫他代替那名犯人接受杖刑,以示惩戒。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10)

沈括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11)

梦溪笔谈

在后世的一些传说之中,人们加人了很多神奇的元素,将包拯神化成为无所不能的神人。这些自然只是戏说,不能当真,不过在百姓的心目中,包拯的确就是他们敬仰的青天。

包拯的一生严于律己,一心扑在公务之上,平日里很少跟人交往,连私人信件都没有,与亲朋好友也早已断了往来。他为官清廉,在吃穿用度方面,跟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区别。包拯曾说过:“我的子孙后代若是人仕为官,绝不允许贪赃枉法,否则年老之后便不准返回故乡,死后不准安葬在家族的墓地之中。任何人如若违背了这一点,便不是我包拯的子孙。”他让人将这些话刻在石碑上,让子孙后代永远牢记在心中。

尽管包拯已经去世了一千多年,但他的清官形象依然深深烙印在白姓的脑海中。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很多诗歌赞美包拯,王我国许多地方都有为句拯建造的纪念建筑。可见无论何时,百姓们都需要像包拯这样的清官。

铁面无私 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12)

包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