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二章(崇阳中庸笔记第三十二章)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庸第二十二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庸第二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正文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崇阳解读这一章集中举例告诉大家君子之道(中庸之道)是什么,是《中庸》的点睛之笔。本章请对天命说批判审读。
衣锦尚絅,源自《诗经·卫风·硕人》,原文是“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是赞美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诗。硕,大,当时女子以高大为美。颀(音同齐),身材修长。絅,通褧(音同囧),妇女出嫁时御风尘用的麻布罩衣,即披风。衣锦尚絅,字面理解是里面穿着锦袍,外面照着麻衣。引用到这里与中庸之道相合,指君子内含深邃而不外露。《诗经》说:“衣锦尚絅。”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之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小人之道显露无遗而逐日消亡。君子之道,处事淡然而不令人厌烦,外表简朴而内含文采,温文儒雅而条理分明。知道由近及远的道理,就知道“亲亲为大”(见第十九章),做到了“仁”;知道遇风就去找其源头的道理,就是求知欲满满,“好学近乎知”,做到了“知”。知道即使做得再隐秘的事也一定会显露的道理(见第一章和第十五章),就知道“莫显于微”、慎独,有了耻辱之心,做到了“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具有知、仁、勇三者,所以说,天下之达德也(见第二十章)。
“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源自《诗经·小雅·正月》,这是一首控诉周朝统治者昏庸糊涂的诗,诗的作者孤独无助,只能写诗表达对家国的忧愁。上下文是“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大意是作者自比一条在水里游泳的鱼,虽自在,但不可快乐。自己虽蛰伏已久,但始终保持光明善良。只是忧心国事罢了。引用到这里,大有慎独的意思,即使不得志,隐于世,也要保持高尚的德行。君子做事时没有恶念头存于心中,所以,自我反省也就不会有愧疚。君子之所以让人佩服,普通人觉得赶不上,正是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出自《诗经·大雅·抑》,是卫武公劝谏周王的一篇诗文。相,察看。屋漏,屋顶漏了阳光就会照进来,这里形容做事不会见不得光。看你独自在自己房间里,也不会做出见不得光的事情。是说君子慎独,言行始终如一。所以,君子不用做什么,也能得到尊敬;不用说什么,也能得到信任。
“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源自《诗经·商颂·烈祖》中“鬷假无言,时靡有争”一句,这是一首商王祭祀商汤的诗词。鬷假,大众。靡,没有。大意是说商汤执政时期政治清明,大家都没有怨言,也没有纷争。所以,(像商汤这样的)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听从;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畏惧于刑罚。鈇钺(音同夫越),本是斫刀和大斧,古代腰斩、砍头的刑具,这里意指刑罚。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出自《诗经·周颂·烈文》,这是周公归政周成王后,周成王掌政祭祀祖先时的一首诗。不,通“丕”,大。维:于。百辟,众诸侯。刑,通“型”,效法。大意是周成王在夸先祖高尚的品德名扬四海,众诸侯争先效仿。所以,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出自《诗经·大雅·皇矣》,是歌颂周文王和他父亲王季功绩的诗词,描述了周建国之初的历程。这首诗开头从上帝挑选治天下之人的视角入手。上帝发现商朝政治昏庸,放弃了它。然后上帝在西方发现了周朝,寄希望于王季和周文王。这句话是上帝夸周文王的,下文还有一句续上比较好理解:“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长,挟,依恃。夏,夏楚,古代教育学童或未成年不听话时用的体罚刑具,藤条、教鞭之类。革,通“戈”。不长夏以革,儒家提倡爱民如子,这里把百姓比喻为未成年的子女,大意是说教育百姓就像教育未成年的子女一样,但是不是用武器去教育。整句话连起来,大意是上帝告诉周文王,你有高尚的品德,不用厉声厉色呵斥百姓,不用刀剑相加逼迫百姓,百姓也会顺从你的。所以,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化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为。”在此强调,对于“天命说”请批判审读。
“德輶如毛”出自《诗经·大雅·烝民》,是歌颂周宣王的贤臣仲山甫的诗句。上下文是“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輶(音同犹),古代一种轻便的车,这里意指轻。克,能。仪图,揣度。人们常说虽然德行轻如鸿毛,但很少有人能一直举着,遵照执行。我想了想,认识的人中能这么做的只有仲山甫。轻如鸿毛还是有物可比拟。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这是一首歌颂周文王之诗。这首诗前面先歌颂了周文王的丰功伟绩,讲了周继承商是天命所归,强调要修身养德,好好治国,最后说到天命不会一成不变,“上天所承载的总是这样,没声音没气味可辨。”要效法周文王,这样才能万邦永远信服。引用到《中庸》里,结合上下文,“上天之载”应是指“天下之达道”,而前面的“德輶如毛”应指“天下之达德”(见第二十章)。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