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为何灭了三国(三国一统东晋覆灭)
公元202年,官渡之战失败后,袁绍之子袁尚借助南匈奴力量,兵分三路对曹操展开了疯狂反扑,试图夺回曾经的势力范围其中中路军由河东郡太守郭援率领,从塞北发兵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大军铁骑便来到了绛邑城下看着马上就要被收复的河东大地,郭援多少有些得意,毕竟此次他率大军南下,有衣锦还乡的感觉,又可以坐拥河东理政了,过去这里曾是袁绍管辖,官渡之战后被朝廷收去,曹操又派了一些官吏过来,“鹊巢鸠占”般的滋味,让他有莫名地心酸,在三路军中,郭援最为卖力不料,在绛邑他受到了城内军民的顽强抵抗,起兵以来从未见过的同仇敌忾,他不明白小小绛邑居然能有如此精忠之士兵贵神速,郭援不想在绛邑过多耗费时间和精力,在与当地百姓谈判中,答应了百姓要求,不屠城,赦免守将死罪权衡利弊后,他答应了百姓要求,但在进城之日要见见这里的守将屠城是三国战争中的一段黑暗历史,史家一直为尊者讳避而不谈,但从相关佐证中可以看出大致端倪,其中证据较为充分的就有七八次之多,其中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攻陶谦,徐州“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85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征吕布,屠彭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杀袁绍降卒七万;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袁尚,屠邺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征乌丸,屠柳城;汉献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夏侯渊屠兴国;汉献帝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屠宛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这首《短歌行》中描述的情形,并非是夸张之词,而是当时社会生存状态的真实反映在经历三国战乱之后,中国人口由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之前的五千零七万,至三国末期,仅存七百六十七万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能够在战争中保全百姓,又有敌军郭援的承诺,绛邑守将很快就答应献城绛邑城门大开,一人以不急不缓的步伐缓缓踱出,不卑不亢地站在了郭援面前,在他的身后是黑压压的绛邑军民“见了本将军你居然不下跪”?郭援很生气,也很佩服这个县令的胆识“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不料来人抢先发难,厉声质问郭援大军南下剑锋指处,无不望风而逃,这样宁死不屈的县丞郭援还是第一次看到“来人,绑起来斩了”规则是胜利者制定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个世界上如果立场不同,而一旦选择了抗争,就必须抱有必死的决心,否则敌人落下了屠刀,还会指着尸体对其他人说,看这就是奴隶很显然,这个县丞并不想做奴隶,他坦然地面对着死亡就在刀斧手蜂拥而上的时候,绛邑城中突然爆发出如雷的怒吼:如果你真的杀害我们的好县丞,我们和你拼到底“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杀一个已经认败的县丞没有任何意义,同时还将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权衡再三下,郭援放过了县丞,但要求他随军听令,事实上是等待远离绛邑后再行手段杀害在绛邑盘横多日后,郭援大军来到壶关,随手就把这名县丞扔在地窖中,军士们开始了饮酒狂欢来庆祝自己的胜利县丞在地窖中暗自伤心,或许天明他就将被开刀问斩,叹想人生不易,年轻时家里穷困潦倒,连裤子都穿不起,陪夫人回乡省亲,需要半夜偷妻弟裤子偷偷溜走,好不容易凭借文武之才由河东郡吏升任绛邑县令,不料就碰到郭援叛军来犯,难道天下就没有义士,帮我走出困境?情至深处不由得自言自语话音未落忽然地窖上方一人冷笑:谁说没有侠者?天无绝人之路,来人轻松解救了县丞,并将其平安送回离绛邑不远的皮氏城(今山西省河津市)在受到攻击前,县丞早已将印信等物置皮氏城中,并派重兵防范,以免郭援赶尽杀绝历史就是这样峰回路转,县丞留心之处所保留的一座小城,居然成了他东山再起的资本《三国志》记载,救出县丞的侠者名叫祝公道因为他拔刀相助救出县丞的义举,在当时被社会广为传颂县丞名叫贾逵,在此后的发展中,以一家之力,居然改写了三个朝代的历史走向而在当时,因为祝公道救他的传奇和他在绛邑之战,也使他闻名天下,最终被曹操看重留在军中,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官拜谏议大夫进入京师为官从末流小吏到天子重臣不过十八年时间,也可以看到贾逵的能力和才干后世《唐会要》中,将他列入了魏晋八君子之中,以其贾逵为人忠诚勇武,同贾诩善筹谋划策、张既其人政才卓越、程昱智勇兼备、顾雍缜密持重、王浑雅量风趣、刘惔善辨识人、庾翼志向高远并列,可见其在三国时期的社会影响没有显赫家世,没有如周瑜、典韦等人显赫军功,也没有诸葛亮、程昱的智谋,贾逵之所以被后世大书特书,关键原因如同他在绛邑之战的表现一样,总在关键时刻给历史以改写的机会,尽管这种经历非常偶然甚至是无意为之,但却极其深刻地成为历史烙印或者伤疤,有时候甚至迷茫到无法评论或者无法下笔的程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西晋为何灭了三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西晋为何灭了三国
公元202年,官渡之战失败后,袁绍之子袁尚借助南匈奴力量,兵分三路对曹操展开了疯狂反扑,试图夺回曾经的势力范围。其中中路军由河东郡太守郭援率领,从塞北发兵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大军铁骑便来到了绛邑城下。看着马上就要被收复的河东大地,郭援多少有些得意,毕竟此次他率大军南下,有衣锦还乡的感觉,又可以坐拥河东理政了,过去这里曾是袁绍管辖,官渡之战后被朝廷收去,曹操又派了一些官吏过来,“鹊巢鸠占”般的滋味,让他有莫名地心酸,在三路军中,郭援最为卖力。不料,在绛邑他受到了城内军民的顽强抵抗,起兵以来从未见过的同仇敌忾,他不明白小小绛邑居然能有如此精忠之士。兵贵神速,郭援不想在绛邑过多耗费时间和精力,在与当地百姓谈判中,答应了百姓要求,不屠城,赦免守将死罪。权衡利弊后,他答应了百姓要求,但在进城之日要见见这里的守将。屠城是三国战争中的一段黑暗历史,史家一直为尊者讳避而不谈,但从相关佐证中可以看出大致端倪,其中证据较为充分的就有七八次之多,其中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攻陶谦,徐州“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85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征吕布,屠彭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杀袁绍降卒七万;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袁尚,屠邺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征乌丸,屠柳城;汉献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夏侯渊屠兴国;汉献帝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屠宛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这首《短歌行》中描述的情形,并非是夸张之词,而是当时社会生存状态的真实反映。在经历三国战乱之后,中国人口由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之前的五千零七万,至三国末期,仅存七百六十七万。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能够在战争中保全百姓,又有敌军郭援的承诺,绛邑守将很快就答应献城。绛邑城门大开,一人以不急不缓的步伐缓缓踱出,不卑不亢地站在了郭援面前,在他的身后是黑压压的绛邑军民。“见了本将军你居然不下跪”?郭援很生气,也很佩服这个县令的胆识。“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不料来人抢先发难,厉声质问郭援。大军南下剑锋指处,无不望风而逃,这样宁死不屈的县丞郭援还是第一次看到。“来人,绑起来斩了”。规则是胜利者制定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个世界上如果立场不同,而一旦选择了抗争,就必须抱有必死的决心,否则敌人落下了屠刀,还会指着尸体对其他人说,看这就是奴隶。很显然,这个县丞并不想做奴隶,他坦然地面对着死亡。就在刀斧手蜂拥而上的时候,绛邑城中突然爆发出如雷的怒吼:如果你真的杀害我们的好县丞,我们和你拼到底。“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杀一个已经认败的县丞没有任何意义,同时还将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权衡再三下,郭援放过了县丞,但要求他随军听令,事实上是等待远离绛邑后再行手段杀害。在绛邑盘横多日后,郭援大军来到壶关,随手就把这名县丞扔在地窖中,军士们开始了饮酒狂欢来庆祝自己的胜利。县丞在地窖中暗自伤心,或许天明他就将被开刀问斩,叹想人生不易,年轻时家里穷困潦倒,连裤子都穿不起,陪夫人回乡省亲,需要半夜偷妻弟裤子偷偷溜走,好不容易凭借文武之才由河东郡吏升任绛邑县令,不料就碰到郭援叛军来犯,难道天下就没有义士,帮我走出困境?情至深处不由得自言自语。话音未落忽然地窖上方一人冷笑:谁说没有侠者?天无绝人之路,来人轻松解救了县丞,并将其平安送回离绛邑不远的皮氏城(今山西省河津市)。在受到攻击前,县丞早已将印信等物置皮氏城中,并派重兵防范,以免郭援赶尽杀绝。历史就是这样峰回路转,县丞留心之处所保留的一座小城,居然成了他东山再起的资本。《三国志》记载,救出县丞的侠者名叫祝公道。因为他拔刀相助救出县丞的义举,在当时被社会广为传颂。县丞名叫贾逵,在此后的发展中,以一家之力,居然改写了三个朝代的历史走向。而在当时,因为祝公道救他的传奇和他在绛邑之战,也使他闻名天下,最终被曹操看重留在军中,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官拜谏议大夫进入京师为官。从末流小吏到天子重臣不过十八年时间,也可以看到贾逵的能力和才干。后世《唐会要》中,将他列入了魏晋八君子之中,以其贾逵为人忠诚勇武,同贾诩善筹谋划策、张既其人政才卓越、程昱智勇兼备、顾雍缜密持重、王浑雅量风趣、刘惔善辨识人、庾翼志向高远并列,可见其在三国时期的社会影响。没有显赫家世,没有如周瑜、典韦等人显赫军功,也没有诸葛亮、程昱的智谋,贾逵之所以被后世大书特书,关键原因如同他在绛邑之战的表现一样,总在关键时刻给历史以改写的机会,尽管这种经历非常偶然甚至是无意为之,但却极其深刻地成为历史烙印或者伤疤,有时候甚至迷茫到无法评论或者无法下笔的程度。
贾逵先后经历了曹操病逝发丧和曹丕称帝两件重要的历史事件,既可以说他是曹丕称帝的坚定执行者,也可以称其为曹魏政权的忠实拥护者。特别是在曹丕继位后,以外族身份为官,能够以大局为重,竭力避免与曹氏家族发生正面冲突,不仅有君子之风,更保持了朝廷体面,被世人所称赞。当然,贾逵身上还有对曹操知遇图报的心情,是维系当时社会稳定、形成士大夫忠君思想的关键性人物。皇室宗亲曹休屡立战功,又是曹操遗臣,以武将之风在朝堂上飞扬跋扈惯了,更看不起外姓朝臣。由于贾逵在曹丕称帝时担任祭酒,在汉献帝的存废在礼制和法律程序上有着巨大贡献,曹丕有意授予贾逵符节,但受到曹休的坚决反对,并从中作梗,认为贾逵性情刚烈,与诸将不和,不可以执掌一方。曹休的意见使曹丕放弃了对贾逵的分封,但是贾逵并不记恨,在后来的石亭大战中,若不是贾逵出奇兵阻断孙权大军,曹休早已命丧疆场了。但曹休并不对救命之恩领情,相反却埋怨贾逵援军到来太晚,蛮横无理地要求贾逵充当奴仆捡拾他的手杖。当时曹休为大将军,贾逵官拜豫州刺史,正受曹休节制。为了避免事态升级,以国事为重,贾逵带着他的军队默默离开了。后来曹丕知道此事后,大赞贾逵“逵真刺史矣”。从汉臣而魏臣,贾逵身份转变也代表着当时官僚阶级对天下大势的一种选择,也是连年征战、江河分裂之后期冀以最快捷径实现统一的愿望,归附强大的曹魏政权,是他个人的政治选择,也是他为实现个人理想而做出的必要让步和努力。在当时社会中,因为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不同,家族中各为其主的例子不胜诸举,如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兄弟三人以“龙、虎、狗”的后世评价在当时分别效力于蜀、吴、魏,即便父子叔侄垂直宗亲关系,分别效力不同政权屡见不鲜。如绛邑城下不可一世的郭援由壶关返回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后,就在战场上遭遇了自己的亲舅舅、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书法家钟繇。钟繇在与援军西凉马超部队的配合下大败郭援,马超部将庞德斩杀郭援于汾河岸边。看见外甥尸首,钟繇放声痛哭。大将庞德显得十分尴尬,连忙上前谢罪,表示接受钟繇惩罚,谁知钟繇表示,郭援虽然是我外甥,但是他是国贼,将军有功于国家,不必如此。贾逵家族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只是都是贾逵身后之事。贾逵死后,幼子贾充不过十一岁,就被察举为孝廉,袭阳里亭侯爵位,成年时入曹魏朝廷任尚书郎,典定法律法令,后迁任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因职务关系,在三十五岁时,跟随后参大将军司马师征伐王淩、毌丘俭、诸葛诞的淮南三叛,开启了与司马家族的密切合作。魏高贵乡公曹髦正元二年,公元252年,司马师军前暴病而亡,匆忙赶来的司马昭命贾充为使到寿春诸葛诞处刺探军情。在贾充看来,诸葛诞也是识时务者的俊杰,居然当众劝说诸葛诞支持司马昭接受魏帝禅让。岂料遭到诸葛诞的厉声指责:你是贾逵的儿子吧?受魏武帝恩典,应该肝脑涂地报答皇恩。你怎么能把曹氏江山拱手让给逆贼司马?诸葛诞表示,一旦洛阳皇帝遭遇不测,必将举兵勤王。满脸羞愧的贾充逃回了司马昭军营,当即就向司马昭献策深沟高垒克消磨诸葛诞锐气,静待时机一举歼灭,同时建议征召诸葛诞入朝为官,授司空衔,明升暗降剥夺军权。司马昭当即就采纳了贾充的建议,立刻明令下委。诸葛家族绝顶聪明,诸葛诞当即就识破了贾充诡计,立刻杀死扬州刺史乐綝,联合东吴起兵勤王,不料东吴孙綝背信弃义,中途突然撤兵,至诸葛诞于绝境。经过两年对寿春的坚守,城内弹尽粮绝下,身死国难,麾下数百人被俘,但志节长存:“为诸葛公死,不恨”。当时每斩一人,便下招降令,但数百人无一屈膝,均引颈受戮,时人比作田横五百壮士尔。此刻贾充却带着一帮地痞流氓在洛阳与当今圣上横刀相向。高贵乡公曹髦因为不满司马家族祸乱朝纲的行为,亲自带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人夺下陵云台,要亲自率兵讨伐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自魏文帝曹丕之后,司马家族就把持了朝廷政权,在经历明帝曹叡、废掉哀帝曹芳之后,司马家族篡位之心已昭然若揭,曹髦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一方面曹髦聪颖过人,登基后就将比作中兴夏朝的少康帝;另一方面担心被黜后的悲惨结局,与其忍受屈辱,不如铤而走险,放手一搏。同曹操对汉室政权的藐视倾轧一般,曹魏皇帝同样受到欺凌。在司马昭的授意下,一批权臣走狗逼迫曹髦于甘露三年,公元258年,五月封司马昭为晋公,公开建立晋国并设置相应官府机构、加九锡、升相国。司马昭为了避免世人争议九次推辞拒绝。但是此事过去还不到一月,再次被提起时,司马昭没有拒绝。曹髦能够下定最后决心,还源于帝师郑小同被司马昭无端杀害。郑小同是著名学者郑玄之孙,曾教授曹髦《尚书》,少康之治的思想也从此而起,因此曹髦对郑小同很有感情。不料因公务拜会司马昭的郑小同,被怀疑偷看公文而被当即处死。司马昭在杀害郑小同时曾说:“宁我负卿,无卿负我。”曹髦闻讯后自知司马昭废帝之意已决,立刻发动了军事行动。其实早在多年前,司马昭就怕皇帝依托黄门势力做出过激行为,早已将守卫皇宫的卫士换成老弱病残,因此曹髦所能指挥的不过宿卫和奴仆百人而已。毕竟是皇帝,威风四射。在皇宫南阙,曹髦与带兵前来镇压“叛乱”的贾充狭路相逢。曹髦血灌瞳仁,手持利刃,龙颜大怒,向贾充的士卒厉声喝道:朕讨伐奸臣是有目标的,尔等再敢阻拦,将诛灭三族。此时,除了贾充之外,其他人都放下了兵器,面对皇帝,谁也不敢再造次了。在君权神授的时代,皇帝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无限神话和光环会笼罩在帝王身上,刺杀皇帝,不仅自身会遭受天谴报应,更会遭受灭门之祸,神话传说中,还有有更多离奇惨案发生。一时间,皇宫内外迅速安静下来,除了鲜红热血在躯体中汩汩流淌的、颤抖的声音外,万籁俱寂,时间也疲弱地凝固在了此时:甘露五年己丑五月初七,公元260年6月2日,每一个人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宫廷内的人想逃出去,给自己一个尊严,宫廷外的人想冲进去,给自己一个升官进爵的机会。谁都知道,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但没有人有勇气和力量打破这个僵局,任凭恐惧占据着每个人的心里,汗水打湿了每个人的衣襟。“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一声利嗓,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喊话之人正是贾充。主子一声令下,自然有走狗上前。成倅、成济兄弟立刻抽出长戈砍向了曹髦。皇帝被弑杀,自然会有替罪羊。成倅、成济的主子并保不了他们的小名,他们实在是一个小卒,在司马昭眼中,贾充也不过是个小卒,只是还有些用处,便留了下来。司马昭之后,司马炎继位晋王后,谄谀陋质的贾充居然被得到重用,贾充子弟中被封关内侯。司马炎于266年篡魏自立,国号晋,即为晋武帝。此后贾充在法理律令中的优势凸显,主持了修订《泰始律》,在法理上首次区分了律、令的概念。《泰始律》颁布后,百姓都赞扬新法便利,使贾充更获得皇帝的青睐。
“无公方之操,不能正身率下,专以谄媚取”。典籍上他对的评价却是“非惟魏朝之悖逆,抑亦晋室之罪人者”。他本人无德而禄,而且家门不正,以至于祸延子孙甚至一国皆乱,其女儿一个丑陋无比的贾南风嫁给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就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始创者,一个典型的玩世不恭之人。司马炎并不看好司马衷,但因为是长子,又是贾充的女婿,最终还是让司马衷继位,司马衷的继位,贾充、贾南风出力不少。后来贾南风擅权,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一个大混乱的时代的开始。曹操一生辛苦,换来了曹魏政权五帝四十六年;司马家族耗时数十年所打下的江山,不过经历了四世五十一年。史家戏言:曾经三家分晋,此刻三家归晋。又叹:曹家如何获取江山,又是如何失去江山;司马依靠何人获得江山,又是被何人所废。似乎是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