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不还手该怎么办(受到欺负没还手的孩子)

文/闹闹爸

闹闹是姥姥带大的,他小的时候我和闹闹妈处于事业发展期,满门心思忙工作,基本没管过孩子。

姥姥带闹闹是两头跑,虽然有时候也住我们家里,但多数情况下是带着闹闹回自己家,这样可以兼顾到接送孙子泽泽上下学。

泽泽,也就是闹闹的表哥,比闹闹大四岁。光听年龄觉得该让着表弟,但泽泽也才七岁多而已,加上在自己家底气十足,所以经常欺负闹闹。

闹闹的玩具被表哥抢走会哭,但姥姥跟泽泽索要无果就不管了,只要孩子不哭了,不影响她洗洗涮涮做家务就行。其实问题没有解决,只不过闹闹发现哭闹不管用学会了忍受而已。

孩子被欺负不还手该怎么办(受到欺负没还手的孩子)(1)

久而久之,闹闹养成了这种自我消化委屈的习惯,凡事不敢主动争取,自己的东西被抢夺后也不敢据理力争。总之,孩子受到欺负后从来没想过要还手,更别说大声说出来了。

受到欺负没还手的孩子,无外乎4种原因

没敢还手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真的甘心忍受欺负吗?孩子的心理活动父母要做到心中有数。

  • 原因一:没有安全感

闹闹就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孩子在姥姥家没有底气,头一次遇到麻烦时父母都不在身边,受到委屈无处可说,孩子显得很无助。

孩子被欺负不还手该怎么办(受到欺负没还手的孩子)(2)

  • 原因二: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内向性格的孩子沉默寡言,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告诉父母,他们喜欢自己消化委屈。这就导致困难没有被及时觉察,孩子独自承担烦恼。

  • 原因三:胆小怕事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回到家里再被父母责骂一番:“肯定是你先找事的!什么时候才能不给我找麻烦!”解释无用,孩子慢慢地就不多说了,于是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处处忍让。

孩子被欺负不还手该怎么办(受到欺负没还手的孩子)(3)

  • 原因四:“和事佬”的心态

这种情况跟家长的性格有关,他们害怕冲突,俨然一副“和事佬”的面孔。他们看到孩子跟别人闹矛盾时,会先主动道歉,然后留给对方家长“豁达”的印象,但却伤害了自己家孩子。

孩子受到欺负的时候有征兆,父母早发现早纠正

孩子受到委屈后会通过不同形式或细节表现出来,只要父母用心观察便不难发现。

孩子被欺负不还手该怎么办(受到欺负没还手的孩子)(4)

闹闹爸是通过讲故事发现了闹闹经常受到欺负的事实。在幼儿园教学的小姑送给孩子一套《学会大声说“不”》防欺凌故事书,闹闹看着其中一本书的封面默默掉眼泪。

这本书是《我不喜欢东西被抢夺》,封面上画着欺凌者得意洋洋地举着画具,还扮着邪恶的鬼脸,其身后不远处的地上却有个小男孩。那个孩子表情痛苦,满脸通红,显得很无助。

闹闹能把自己看哭,显然是产生了共情,他从地上瘫坐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情至深处,眼泪便夺眶而出。

孩子被欺负不还手该怎么办(受到欺负没还手的孩子)(5)

《我不喜欢被乱摸》也让我印象深刻:莉莉丝受到新老师的特殊“照顾”,男老师喜欢摸她的脸、捏她的屁股。妈妈及早发现了异常,告诉孩子“你是自己身体的主人,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去触碰!”

莉莉丝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妈妈的信任。但很多孩子不知道这是一种侵犯,就算觉得不舒服也不反抗,过于相信“熟人”,导致被欺负时毫无防备。家长及早教会孩子反抗,就可以规避危险。

孩子被欺负不还手该怎么办(受到欺负没还手的孩子)(6)

不过,教孩子学会反抗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这是一种隐性霸凌,其次才是如果大声说“不”。不然,家长的紧张或担忧容易让孩子感到恐惧

这套《学会大声说“不”》防欺凌故事书里面涉及8个儿童常见的霸凌场景,把隐性霸凌现象展现给孩子的同时,还能让孩子从中学会正确的处理方式。

通过故事会让孩子明白,被乱摸、被排挤、被造谣、被抢夺、被推搡、被嘲笑、被使唤、被起绰号,这些都是隐性霸凌。

《学会大声说“不”》防欺凌故事书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讲解,提升了孩子的认知能力,所以孩子不会因为年纪小无法识别而成为受害者。

孩子被欺负不还手该怎么办(受到欺负没还手的孩子)(7)

闹闹很喜欢这套故事书,看了十多遍了,性格也变得勇敢了,面对的小朋友给自家起的外号敢于大声说“我不喜欢被起绰号!”全套故事书共8册,闹闹还经常分享给小伙伴看呢!

受到欺负没还手的孩子,可能压根儿就没意识到自己被欺凌了。想让孩子展示“不好惹”的高姿态,需要父母早发现早纠正,并适当为孩子撑腰,做孩子的坚实靠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