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奥斯卡的高光时刻(虽然和奥斯卡擦肩而过)

因为金•凯瑞的参与,我以为这是一部喜剧片,可是,当电影进行到三分之二时,我内心居然生出一种惊悚的感觉,因为,被喜剧元素包裹着的故事里,却蕴含着悲剧的内核。当一层层地剥开虚假表皮,露出最后真相的时候,寓言式的电影,也就不经意间成为了当下文明社会发展路上的预言

我不知道《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究竟应该对它如何归类?兼具文艺和商业的故事架构,游刃有余地探讨着最为深刻的社会话题,在此基础上,有一点我是非常清楚的,《楚门的世界》不仅仅是属于1998年的电影,它也是属于2020年的电影。情节设计中折射出的人类虚假与强制操控,除了是对于社会中无时无刻存在媒体跟踪的辛辣讽刺,更多的还有对于自我与社会如何平衡相处的开放式探讨。

盘点奥斯卡的高光时刻(虽然和奥斯卡擦肩而过)(1)

一个自称在太空也能够看得到庞大摄影棚内,利用人为操纵的外部影响,牢牢地掌握并设计着楚门的成长轨迹。从楚门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已经不属于自己,而是成为了娱乐大众的“行尸走肉”,即便在灵魂上,这些幕后操作者无法真正控制,但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的选择上,却可以通过楚门随时被监控的成长环境与被安排的生活行为上强行扭转和灌输。

现实生活的确是残酷的,可如果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摆弄,然后,在早已设定好的成长轨迹上苟活一生,那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楚门是幸运的,因为在这个摄影棚里,没有人是想要真正伤害他的,可楚门也是不幸的,失去自我的生活,让原本应该有的冒险和独立精神,通通被习以为常的依赖所替代,最终,他成为了别人的玩物,而他的人生,也就成为了娱乐至死年代里的一个消费品而已。

盘点奥斯卡的高光时刻(虽然和奥斯卡擦肩而过)(2)

所以我想,我们的人生之所以能够拥有精彩,不在于提前预知未来,而在于能够在未知中摸索前进,生活不一定非要诗与远方,但至少得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冒险的精神、理想的憧憬以及自主的选择。

1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做“The Truman Show”,直译过来就是“楚门秀”,但我觉得“楚门的世界”更为准确。这个世界既是楚门的,也不是楚门的,因为,在人为营造的虚幻中,所有一切生活元素的构成,都是雇佣的演员表演出来的。如果这个世界存在真实,我想,只有楚门是真实的。导演利用个人的真实戳破群体的虚假,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停留在讽刺层面,更多的还是延伸到现实社会的反思

楚门的生活,通过各种规定情节的设计,然后利用媒介技术,在全球各大平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播出,这正好满足了人们潜意识里存在的偷窥欲,当然,这些人们,不仅仅指的是电影内偷窥楚门生活的观众,同时,还有荧幕外正在看电影的我们。于是,导演巧妙的将荧幕内外的观众联系在一起,你看着别人,别人看着你,最终,分不清真与假,也就无法作出是与非的判断。

盘点奥斯卡的高光时刻(虽然和奥斯卡擦肩而过)(3)

电影中,三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让楚门渐渐形成了习惯,即便是偶尔出现的怪异现象,比如突然从天而降的照明灯,或是只针对楚门下的雨等等,都会被幕后操纵者及时解决掉。但是,幕后人没有预料到的是,楚门心心念的初恋女友,却间接的成为了楚门试图冲破束缚的欲望,这无关乎自由,而是一种对于未知的好奇与探索,对于真相与真实的挖掘与审视

此时,楚门口中时常提起的斐济,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名,而是无形中成为了楚门找回真实自我的牵引。

从出生到走路再到上学和结婚,楚门所有一切的生活,都提前被安排好,于是,这种可知的未来与蠢蠢欲动的欲望,总在相互碰撞,而之所以最终走向不可调和的地步,是因为,人一旦拥有了欲望,就会竭尽全力地想要跳出画地为牢的束缚。这里的欲望,并非指的传统意义上物质层面的追求,而是指精神层面的复苏。

盘点奥斯卡的高光时刻(虽然和奥斯卡擦肩而过)(4)

一场长达三十多年的骗局,为何会走向崩溃?

我想,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早已注定的结局。因为,冰冷技术所能做的,仅仅是掌握楚门外在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却永远也无法阻止内部自我否定中的思考,科技虽能改变生活,却永远无法遏制灵魂的喷涌

当楚门心中埋下了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时,就如同丢在土壤里的种子,不管有没有人照料,总会破土而出,这便是人性的可爱之处,可以被一时牵制,却无法一世操控。

楚门开始觉察出身边无时无刻存在的监视时,那个被媒介刻意隔离的自我,慢慢开始回归,再加上频频出现的直播失误,更加剧了楚门对于生活的反思与逃离的冲动。在这里,逃离不是逃避,而是尝试遵从内心真正的想要,这是拥有独立人格的第一步。

盘点奥斯卡的高光时刻(虽然和奥斯卡擦肩而过)(5)

帆船上的楚门满心欢喜,窥探的操纵者却忧心忡忡,而看直播的观众,甚至将楚门这次的逃离当作了娱乐的赌注。于是,狂风暴雨的阻挡下,楚门仍旧一意孤行,此时,这种个人的独醒与众人的皆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总让荧幕外的我们不寒而栗

想一想,我们在面对当下真人秀时,是否存在一样的情绪反映,即便这种真人秀大部分是虚假的,却不经意间暴露着我们人性的阴暗面,娱乐的操作者和娱乐的旁观者,都在成为被娱乐的一部分。

虽然,看直播的人都在为楚门打气,可这里却体现出了导演最高明的讽刺,三十年来,这些人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给楚门自由和真相,可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这样做。

一边是对于自由的欢呼雀跃,一边是贪婪好奇的窥探隐私,这种虚伪且自私的行为,不是一个人拥有的,而是一群人,甚至是整个社会拥有的。

环顾我们的四周,笑容背后的阴冷,热情背后的冷漠,早就让每个人将真实的自我丢弃,当带上各种伪装自己的虚假面具时,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你我皆是楚门。

盘点奥斯卡的高光时刻(虽然和奥斯卡擦肩而过)(6)

当楚门用不同杂志女郎拼凑出初恋女友面容时,他已然知道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这便是无畏,当他放弃安逸毅然决然地迈出摄影棚时,他找回了自我,这便是无惧

现实的确很残酷,可总得在未知的道路上亲自体验,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别人给的再好也是别人的,社会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做真实的自己。

2

看《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我总是会不自觉的想起孟子的那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短文。楚门是一个被安逸囚困的人,除了外部环境的制约,更大的阻碍来自内部的习惯,正如导演这场真人秀的基斯督所说:我们并没有强行困住他,如果他多一点野心,他是可以走出这个摄影棚的。

盘点奥斯卡的高光时刻(虽然和奥斯卡擦肩而过)(7)

虽然,这句话明显带着诡辩的成分,但仔细想一想,从三十多年的习惯中解脱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安逸让人忘掉了冒险,安逸也消磨了人的锐气。

楚门小时候的愿望,是想要当一个哥伦布那样的冒险家,可在老师的打击下,他渐渐的放弃了这个想法,遇到初恋女友的时候,楚门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可是,在周围人的干扰下,他选择了放弃。这种一次次的放弃,让他一次次的陷入生活安逸的陷阱,最终迷失自我找寻不到方向

回头想想,《楚门的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现象,然后,将我们最为不齿的人性怯懦晾晒出来。反复对照楚门的生活,一次次的反思着我们当下的生活,那一眼可以望到头的生活,像极了楚门提前被操控的未来,然后,不禁发问:“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盘点奥斯卡的高光时刻(虽然和奥斯卡擦肩而过)(8)

我很佩服毫不犹豫跨出那道门的楚门,打破安逸生活,选择重新开始闯荡,这也意味着更多危机的到来。谁都不能保证之后的楚门会一帆风顺,谁也不能保证之后的楚门能够真正得到解脱,但至少在迈出这一步的时候,楚门已然找到了自我,那个被虚假欺骗和谎言死死牵制的自我。

让被摆布的肉体和渴望自由的灵魂合二为一,这也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

电影中更为讽刺的在于楚门出逃后观众的反映,一个人拼尽全力的自我拯救,最终却只是沦为了观众茶余饭后的笑谈,然后,换个频道继续生活。于是,一个人的觉醒终究没有成为更多人的觉醒,在这个比真人秀还虚假的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还在继续迷失自我,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忠告,也就只是写在纸上时常被背诵的古文罢了。

盘点奥斯卡的高光时刻(虽然和奥斯卡擦肩而过)(9)

我从来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也不相信佛的存在,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人类潜意识中存在的反叛基因,这是不断进化的关键。楚门对于真人秀的反叛,像极了人类对于上帝的反叛,这种反叛,只是为了能够真正拥有对自己的掌控权,包括灵魂,所以,信仰从不取决外物,信仰应当发自内心。

细思极恐,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也是被时常监控?我们是不是也已经成为了楚门?而各种戴着面具的虚假人生中,笑容背后隐藏的阴冷总让人不寒而栗。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各种无法跳脱的制度,让我们有种无力挣脱的窒息感,而肉体与灵魂的合体,需要不断在怀疑与否定中,重新对于自我给予全新的认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让自我不至于在时代发展中迷失。

盘点奥斯卡的高光时刻(虽然和奥斯卡擦肩而过)(10)

丑陋的世界无法改变,那就从改变自己开始,观众需要玩偶式的楚门,可我们岂能心甘情愿的配合演戏?命运不可测,我们却能够成为自己的主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