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第54篇(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三章)

韩非子第54篇(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三章)(1)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三章 鬼神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按照法则治理天下,鬼神也就不灵了。依法治国,天下太平,百姓幸福,要鬼神何用。民众对鬼神的敬拜,原因诸多,主要还是生活困苦,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得到解决,就将希望寄托于鬼神身上。对鬼神的敬拜,从原始社会就有,那时人类文明还在萌芽状态,生产技术原始,生存条件差,安全得不到保障,在人的潜意识中就希望有种力量能保护他们,最初的“鬼神”产生了,这种意识是朴素的,也是本能的需要。

其实,人类这种“危机感”是一直存在的,即使是物质极其发达的时候也存在,有时候会更加严重,原因就是我们看不到明天的太阳是否依旧高照。就个体而论,我们每个人就像江河中的一滴水,只能随波逐流,在社会大背景下,我们谁又能说自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呢?只能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社会与国家,只希望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百姓幸福。看看那些战火纷飞的国家,就知道“鬼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那是唯一的希望与寄托。

从世界通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乱最为频繁与惨烈的地方,恰恰是宗教的发源地,因为民众渴望和平,求助于现实无济于事,只能寄托于上帝,随之将一切美好的愿望与无穷的力量赋予上帝,希望后世之人能在上帝面前接受契约和谐共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世人开始相信上帝。可惜,起到教育人的还是残酷的现实,而不是上帝的劝诫。战争只能带来痛苦,而和平却能带来幸福。由此可知,中国没有成为一个纯粹的宗教信仰的国家,说明我们和平的时间相对还是多的。韩非子的这一思想足以震撼世界,既震憾了西方,也让我们看到了唯物主义的思想萌芽。

道莅天下,前提是圣人在上,布道于世,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君主要行为君之道,如果君主不行为君之道,百姓的困苦还是解决不了,鬼神依在。历史上有宗教信仰的兴盛时期,也有像“灭佛”运动的低潮时期,不管什么时期,韩非子认为“治世之民,不与鬼神相害也。”意思是安定社会里的百姓,不和鬼神相互伤害。拜与弃的关键点是“治世”,韩非子在这里重点说“相害”,“灭佛”是伤害,信鬼神伤自身,这是鬼神对民众的伤害。老子也说“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意思是说不是说鬼神不灵了,是说即使灵也伤害不了人。

在人看来鬼神显灵,就是幸福生活的愿望实现了,愿望实现了也就不会再去道听途说,做出伤害自己的事。与其说是鬼神人,不如说是人自己伤害自己。韩非子认为相对鬼神对民众的伤害,君主对民众的伤害更加直接,他认为“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人逐除之之谓人伤鬼也。”意思是鬼作怪使人生病叫做鬼伤人,人驱逐鬼神叫做人伤鬼。中医认为,人生病是邪毒入侵,而对普通人来说邪毒是鬼在作怪,这都是不明真相的朴素认识。《白鹿原》中人们对瘟疫的态度就是认为是鬼在作怪,最后把田小娥的尸骨架火烧了,来逐除鬼,认为可以消除病魔,明白真相的人用石灰就保住了命。远离邪恶就是聪明,聪明的人不会招惹麻烦。

【治世之民,不与鬼神相害也。故曰:“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人逐除之之谓人伤鬼也。】

天助自助者,依靠鬼神只会伤害到自己。今天,妈妈打电话告诉我,现在的社会好的很,政策好的很,共产党好的很,我们现在好的很,让我们好好工作,生活会越来越好,老百姓无病无灾好好活着,就是最好的结局。盛世之民,何需鬼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