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作者生活年代和成书时间(资治通鉴编纂者)

古典诗词当中最经典的诗句,对景物的描绘不容小觑。人生活在大自然当中,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绘从来没有断绝过。

资治通鉴作者生活年代和成书时间(资治通鉴编纂者)(1)

​虽然说所表达的情感或许有所不同,那也只不过是人们把客观景物和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为一体的结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芳草萋萋”都只不过是外在的描写,只不过因为诗人的离别伤感,才会写出这样浸满情意的诗句来。

但如果诗人的心态比较平和,只是单纯发现自然环境中的美好,所写出来的诗句也会有不同。

资治通鉴作者生活年代和成书时间(资治通鉴编纂者)(2)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这首古诗就是宋代刘攽的《雨后池上》,描写的就是一副雨后池塘图景。刘攽作为司马光的助手参与编撰的《资治通鉴》,在历史上还是很有几分名气的。他所写的这首古诗,虽然平常我们没有怎么接触过,但是他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8字带来的一幅雨后池塘图呼之欲出,令人神往。

资治通鉴作者生活年代和成书时间(资治通鉴编纂者)(3)

​前两句是对于池塘静态图画的描写。“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骤雨过后。池塘中满是水。没有风,水面上也没有波纹,就如同一面镜子一般,映照着屋角檐楹

看到这一句古诗我们很容易想起刘禹锡对洞庭湖的美景描绘。“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也是在写洞庭湖湖面揉镜子一般。这其实就体现出了诗人的想象力。

资治通鉴作者生活年代和成书时间(资治通鉴编纂者)(4)

​前两句描写前两句描写静态图的基础之上,后两句则是从动态的角度描绘美丽的景色。“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此时东风忽然吹起,杨柳依依,袅袅起舞。柳枝上的雨点洒向荷叶,发出一片清脆悦耳的声音。

后两句的动态图比起前两句的静态更有美感,更容易在我们脑海中形成动态的图画。无论是东风还是起舞的杨柳,还是荷叶的发出的声响,无一不露出生机盎然的气息。这两句的动态之美和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每一个字就如同诗歌中柳树上撒下来的雨珠一般,字字飞动起来,形成绝美的意境,令人心生向往。

资治通鉴作者生活年代和成书时间(资治通鉴编纂者)(5)

​这首古诗虽然我们并不怎么接触过,但是他对于夏日情境的这种描绘非常美丽,非常纯粹。如果我们居住在田园之中有幸遇到这样的景色,吟咏之余用心感悟,或许才能懂的诗诗歌中的那份纯粹的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