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森林文化(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

森林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综合。

森林文化指人类对森林(自然)的敬畏、崇拜、认识与创造,是建立在对森林给人类的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与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两大部分。

一、森林文化的内容

首先,森林文化必须以森林为背景或以木竹为载体;森林文化必须以人类社会的存在为前提。

其次,森林文化的主线是以竹简文化为发端,以纸媒体文化为延伸,以松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树种为基础,以及由此延伸的园林文化、花卉文化、森林旅游文化、自然保护区文化和森林美学、森林哲学、森林伦理学、森林社会学等若干分支,构成森林文化完整的架构体系。

最后,森林文化的定义凸显以绿色、低碳、循环、共生为理念的生态主题。正因为森林文化有深刻的生态内涵,森林文化既存在于农耕文化,又是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未来生态文明社会指明方向。

如何保护森林文化(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1)

二、森林文化体系

森林文化体系一般分为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

1.物质层面的森林文化

物质层面的森林文化,又称表层森林文化,包括类型、树种、植被三种形态。它是森林文化最基本、最常见的形态,是森林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整个森林文化体系的基础。物质形态的森林文化反映人与森林的物质关系。人类在认识和利用森林树木时,亦把自己的智慧、知识凝固物化在以木竹为基本载体的工具、用具、设施、建筑、园林上。他们首先是物质意义上的产品、商品,同时也体现不同历史时期森林文化的内涵。森林物质文化的基本功能是以森林经济效益的形式,提供大量的森林物质产品,维持人类和社会的再生产,体现了人类对森林的改造和影响;又能以生态化的形式,形成一定规模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体。重要的是对于治理土地荒漠化、维护物种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保护森林文化(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2)

2.精神层面的森林文化

精神层面的森林文化,又称深层森林文化,指森林文化形而上蕴含的理念、伦理、道德、审美、价值,表达森林文化的世界观、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使得森林哲学,森林伦理学、森林美学、森林社会学等一系列人文林学学科的出现。森林精神文化是森林文化体系中最内在、最具创造性的要素,是森林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引领着人与自然、人与森林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和精神领域的一系列转变。

如何保护森林文化(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3)

3.制度层面的森林文化

森林制度文化又细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社会形态,即总的社会制度;第二层面为各种特定的制度,如森林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管理制度、商品交换制度等;第三层面为社会规范,即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包括山区林区的风俗、利益、宗教、习惯、行为等。

森林文化是由森林物质文化、森林精神文化、森林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中,森林精神文化是核心,决定了森林文化体系的发展方向。森林物质文化则是森林精神文化与森林制度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森林文化体系的基础。

了解更多,欢迎咨询碳中和老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