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人性使然。

但是对于古人的诗词,一般人还是以推崇为主流意识,因为这些古诗确实是巅峰的存在。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1)

在后人看来,这些诗甚至连一个字也不能改,因为一旦改动,整首诗的意境完全变味,如同嚼蜡。

比如雪夜风敲门这一句里面的敲字,就很难替换,一换这味就变了,也失去境界。

当然也有质疑古诗文的,比如《清明》这首诗就颇受争议,人们争议的焦点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这首诗到底是不是杜牧写的?再一个就是为什么一定在清明节欲断魂?

这第三个问题就是,杏花村这个地方到底是在山西还是在河南,在一首诗里直接挑明杏花村酒家,这是不是有点带货的节奏?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2)

这就带来今天的话题,为什么《清明》被怀疑不是杜牧的作品

在杜牧的那个时代清明节是怎样的节气?杏花村这个酒家到底在那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明》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探讨一下杜牧和杏花村的前世今缘。

来路不正诗风直率

杜牧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文学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3)

所谓七言,就是每句诗有七个字,整首诗四行一共28个字,不多也不能少。

这七个字的读音也是有讲究的,必须符合平仄律,也就是每两个字的韵母是一个音步,比如平平仄仄平平仄,或者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等,不能杂乱无章。

在盛唐时期,七言绝句开始兴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李白、王维,王焕之、和王昌龄杜甫他们几位巅峰性大诗人。

当然,杜牧要稍微晚一点,为了与李白杜甫他们相区别,人称小杜,与当时的大诗人李商隐是同时代的诗人,又称小李杜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4)

杜牧在晚年长期住在长安城南的一个叫樊川别墅的地方,因此又得名杜樊川,后来杜牧汇集了自己一生的诗集和辞赋,整理成一本书,这就是后来的《樊川文集》

这本文集可谓集杜牧一生文采之大成,共收入各种散文辞赋等四百多篇,其中格律诗一百七十多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七言绝句。

但是翻遍这个《樊川文集》,却没有找到《清明》这首诗的影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5)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很多的文人雅士,结论无非是两个,一是别人打着杜牧的旗号写了这首诗,再一个就是《清明》不知何故失落,后来被人们找到又回归人们的视野。

《清明》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浮出水面,与南宋的爱国诗人谢枋得不无关系。这位与文天祥是同时代的文人,也是爱国将领。看到元军沿长江西进,谢太后发起檄文号召天下勇士前来勤王,也只有文天祥和谢枋得张世杰这三位响应。

谢枋得在信州知府任上,变卖自家的家产筹措军费,招抚上万军民加入抗元战斗,终于以坚强的毅力逼退了嚣张的元军,捍卫了百姓的家园。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6)

后来谢枋得战败被俘,元朝很多高官已经投降元朝,而谢枋得宁可绝食饿死,也没有投降,这种铮铮铁骨,至今依然叫人敬仰。

谢枋得编辑《千家诗》应该是在他三十岁中进士到五十岁这段时间完成的,前后经历二十年。

虽然名曰千家诗,其实也不过是收录了124位作者的简历,226首近体诗。尽管数量看起来不是很宏伟,却是把近体诗的精华收录成册,是对华夏文化的一大贡献。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7)

然而,对于谢枋得收录的《清明》这首诗到底是不是杜牧的原作,谢枋得并没有直接的发言权,因为这首诗是他在刘克庄的《唐宋千家诗选》为原本的基础上再次选编而成,因此上对于《清明》这首诗的是非曲直并不了解。

只不过后来有人爆料说,出自福建的这本《唐宋千家诗选》并非是刘克庄的原作,因为按照史料显示,刘克庄这段时间并没有出仕,也就没有可能来写这本书。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8)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谢枋得的千家诗的蓝本的出处都成问题,也就更别说《清明》到底是不是杜牧写的。

也许这首诗是别人的作品,后来被夹带进《千家诗》,亦未可知。

照猫画虎貌合神离

厚道一点来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个开头更像是顺口溜,再加上后面的牧童遥指杏花村,更像是一个宣传语。这不仅仅是诗词的寓意很是肤浅,与杜牧的文风相去甚远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9)

对于《清明》的作者身份提出质疑的始作俑者是明朝的谢榛,这位是个布衣诗人,也就是平头老百姓出身,没有出仕,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彪悍存在。谢榛也是以律诗绝句为专长,曾经有自己的诗集《四冥集》。

按照谢榛的看法,《清明》这首诗毛病很多。首先就是境界不高,貌似只是为了找个地方喝酒,是在为杏花酒代言。

只不过《清明》的诗情画意确实难得,在清明这个好下雨的时节出来游玩,确实时机不好,因此引来欲断魂虽说有点夸张也说得过去。而在这个时候想找个地方喝点小酒暖暖身子,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诗人都喜欢喝两杯。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10)

但问题是,诗人尤其是杜牧不会这样浪费文字,因为律诗的字数是有限制的,比如四句诗规定为28个字,而反观《清明》这首诗就白白浪费掉六个字码。比如开头的清明这个词组就可以省略,因为标题就是清明,已经标明了时间。

再一个就是路上行人这四个字也是重叠使用,既然是行人,一定就会在路上,这就是常说的叠床架屋,是诗人的大忌。

搞笑的是,尽管谢榛找出清明这首诗很多的毛病,他自己也是反复想修改,只不过改来改去,还不如原先的直白好懂,于是谢榛只好放弃,任它去了

后来人们发现,清明节这个时候在古代并不是祭拜先人的节气,而是人们春天出来郊游踏青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11)

也就是后来到了宋朝,朝廷为了方便郊游和祭祀祖先,才把寒食节与上巳节与清明合并在一起,便于人们集中时间,有点类似现在的清明小长假。

按照这个节奏,杜牧的时候清明节仅仅是郊游的节日,何来欲断魂?显而易见这清明的诗词来自后世,是人们狐假虎威的赝品。

结语

今天我们盘点《清明》这首诗的前世今缘,其实也就是强调古诗文的不可替换性,哪怕是一个字,只要一改动,这首诗的韵味就完全变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写几月(清明时节雨纷纷)(12)

因此在编辑整理古代诗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忠于原作,不能自己擅作主张,随意做改动,以免伤及华夏文明的原汁原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