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中毒高发时间段(路边的野生蘑菇不要采)
来源:读特
视频地址获取中..请稍后
广告剩余:-S
深圳视听中心 制作
进入春季,深圳迎来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3月30日至4月5日,我市毒蘑菇中毒风险为中。深圳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采食野生蘑菇存在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危害生命健康。毒蘑菇的鉴别需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仪器,市民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唯一方法就是不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
深圳最常见的毒蘑菇——白毒伞
仅50克菌体的毒素含量就可毒死一个成年人
01
白毒伞
以岭南毒王之称而闻名“蘑”界。
仅50克的白毒伞菌体的毒素含量,就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是深圳见得最多的毒蘑菇。专家在梧桐山、凤凰山、银湖山、碧岭等地方都发现了它的身影。别看这菇长着一副人畜无害的邻家女孩的模样,“穿鞋、戴帽、穿裙”,苗苗条条,白白净净。俗称白毒伞或白毒鹅膏。致命鹅膏2001年最早在广州发现,是目前为止造成广东毒蘑菇中毒死亡数量最多的一种。发现十余年间,已有近百人死于该蘑菇中毒。中毒患者目前也无特效解毒剂。
02
假褐云斑鹅膏
食用10分钟内可发病
本次科考发现在坪山碧岭有大量假褐云斑鹅膏分布。含微量的2-氨基-4、5-己二烯酸,中毒后潜伏期短,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也有造成肾损伤的报道。
03
粉孢牛肝菌
毒性不一外形难辨
本次科考在凤凰山、碧岭、梧桐山均发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牛肝菌。其中有些种类可以食用,有些中毒后有消化道反应、有些可以引起神经精神症状。不同种类的牛肝菌混生在同一林地,外形很难辨别。
04
丝盖伞
梧桐山登山道边就有,含有神经精神型毒素。
在梧桐山登山路边发现。中毒表现为瞳孔缩小、流汗、口鼻分泌物增多等类似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毒蕈碱”样症状。
华南地区气候潮湿,野生蘑菇种类繁多,许多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而难以区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在野外,无毒蘑菇往往与毒蘑菇混生,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或部分附生在毒植物上而沾染毒性。深圳市疾控专家认为,即便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存在引发中毒的危险。
深圳曾发生多起毒菇“命案”
他们因采食山上的蘑菇住进ICU
仅在2020年,深圳就至少报告3起“白毒伞”中毒事件;
2019年3月,深圳2名男子采食山上的蘑菇被撂倒;
2018年5月,深圳沙井2名女子在凤凰山采食野蘑菇中毒,其中一人不幸离世;
2018年5月,深圳坪山一家5口吃了从炮台山采回的小蘑菇,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误食毒蘑菇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肝脏、肾脏损伤。其中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发病急,病死率较高。
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民间流传的鉴别方法均不靠谱!
野生毒蘑菇的鉴定需要专业人员借助实验室的专业仪器。
民间流传鉴别方法,例如:“颜色鲜艳的,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 “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等,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预防毒蘑菇中毒: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1、不要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2、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也要注意;
3、禁止餐饮服务单位自采、加工、售卖野生蘑菇,确保公众饮食消费安全。
万一中毒了咋办?
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务必立刻到正规医院诊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
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① 立即呼叫救护车
② 马上催吐
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孕妇慎用催吐;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③ 加盖毛毯保温
④ 立刻送医院
⑤ 保留毒蘑菇样本
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原标题《路边的野生蘑菇不要采!深圳疾控:毒蘑菇中毒发病急、病死率较高》)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疾控)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