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基础知识的总结(重新定义知识学习)

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我印象最深刻是P8“何为知识、学习、教育”:知识: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学习:个人通过经历、实践、研究或授课而在知识或者行为方面的获取或改变;教育:是引发持续学习行为的有组织的交流。三个定义的表述,界限非常明确,又不乏关联,其中“教育”一词解读与爱因斯坦关于教育的描述有相同的地方: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也有相传为英国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语录)。最有价值的教育,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教养及终身学习的习惯。这就是日积月累的所谓“积淀”,当然属于“剩下的”。

教学反思基础知识的总结(重新定义知识学习)(1)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一名教育者,理解了这些关键词组以后,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教学反思基础知识的总结(重新定义知识学习)(2)

图片来自网络

一、辩证思维,转变观念: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学科教学的目标只关注“双基”,教学过程变成知识授受的过程;学科育人的任务被成绩、分数、升学所遮蔽、所排斥。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改变的方向就是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标,挖掘学科的德育内涵和人格养成价值,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基础知识的总结(重新定义知识学习)(3)

图片来自网络

二、长远考虑,转换模式:从“学校学习”向“终身学习”延伸。教育:是引发持续学习行为的有组织的交流,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教学反思基础知识的总结(重新定义知识学习)(4)

图片来自网络

互联网预测,未来30年内,因为人工智能的代工属性,将会创造50%的失业率,张志敏校长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于1972年完成《学会生存》一书,《学会生存》是把“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推向了世界,并推进了人们对终身学习的思考,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年轻的那几年或者是某个阶段就能够学会以后乃至一生所用的知识,所以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生存,未来可能不缺少常识性的知识,未来可能不缺少人类的体力劳动,但永远缺少思想,缺少做事的方法,缺少沟通的技巧,缺少创新思维......,而这些技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的是终身学习,而教育就是引发持续学习行为的有组织的交流,终身学习是其的使命与归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