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虚伪到什么程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有一位曾受抑郁症困扰的朋友,和我分享过这样一个细节:

在病情开始好转的那段日子,他开始尝试与父母深入交流,偶尔转一些心理学文章给父母,希望他们可以明白,当初过度期待、充满掌控欲的养育模式,的的确确对自己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可父母看完这些推文后,反应总是很奇怪,他们会说:“你该庆幸,我们给了你足够的自由,从来只希望你健康快乐。”朋友说,那一刻他感到巨大的讽刺:“仿佛是有一双手,一点点将你推到悬崖边,边推边对他说,我是在还你自由。”

他父母口中的“足够的自由”究竟是怎样的呢?

大学选科时,朋友觉得自己擅长文科,想报历史或者文学。而父母认为,学金融更好找工作,他们列举了种种实用主义的好处,三番五次地劝他顺从。

父母嘴上说着:“我们说了这么多,当然还是看你自己。”可当朋友真的想要坚持自己的选择时,他们脸上露出的那种不可思议、失望透顶的神色,令他至今难忘。

人虚伪到什么程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1)

摄图网

后来,母亲花了两天时间和他“平等地谈谈”,不停地灌输就业形势、未来钱途、人脉关系种种,不遗余力想说动他。

在朋友看来,妈妈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只有听话,和纠结之后再听话的份儿。可每次聊完,妈妈还是会以:“我们从来都是最尊重你的意见的,不会强求。”做结尾。

像这样的事,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不胜枚举:父母一边用软磨硬泡的方式试图操控他的选择,一边又宣称:“我们很民主,都是让他自己做主,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朋友的父母为什么会心口不一?这种“虚伪”又会带来哪些后果呢?

被压抑的需求与渴望

弗洛伊德说过:越是被禁忌的东西,越可能是被需要的。

意思是,当我们被禁止获得某样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时候,内心的渴求并不会消失,甚至会以相反的形式表露出来。

比如说,青春期的你,喜欢上隔壁班某位男生,可每次从他身边经过时,即使心里10只小鹿乱撞,也会装作没事的样子看都不看一眼。

心理学中,将这种“越渴望什么,越显得不在意什么”的表现,被称为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被社会或自我认可时,就会释放出一个戴着面具的“假我”,这个“假我”不仅不会表达内心真实意愿,还会做出背道而驰的行为,从而抑制真实想法。

就像开头朋友的父母,其实是知道强迫孩子做选择是不好的,可又无处释放内心的育儿焦虑。于是,怀着过来人的自信,他们用一种看似温和的方式,对孩子加以掌控。

结果就是,孩子被迫服从假民主,无比痛苦,而父母也一直活在“开明教育”的梦中。

人虚伪到什么程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2)

pexel

在中文语境中 ,反向形成的案例并不少见,我们习惯了克制而含蓄地表达需求,以免直白的心思被看穿。

比如情侣间发生冲突时,女孩子可能会赌气“你走开,我想一个人呆着。”边说边挣脱男友拥着的臂膀,如果这个时候男生真的放手或走开,那一定免不了又一次世纪冷战。

反向形成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回避和抗拒真实想法时,做出的扭曲表达。

当无法接纳真实的自我时,心理就会出现焦虑和恐惧。为了掩盖这种恐惧,我们通常会用夸张地方式,试图隐去灰色的心理底色。

因此,内心存在越多的矛盾和冲突时,越容易表现出反向形成。

有的时候,这种回避、掩饰确实能帮我们免去不必要的麻烦,但如果过度使用这种工具,就会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整个人会更加别扭。

被藏匿的伤害与痛苦

反向形成如果被滥用,内心的真实需求无法被及时看见,反而会带来成倍的痛苦——

1)微笑抑郁症

微笑抑郁症,是最典型的反向形成的例子。

患者尽管内心极度压、痛苦、忧愁,依然会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群人也许是早熟的,他们早早明白了“成年人任性地表达情绪是要付出代价的”,出于“工作需要”、“面子需要”,只能戴上面具,扮演起活泼开朗的正常人——甚至看上去比普通人更快乐。

人虚伪到什么程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3)

网络

照片中的两张照片,都是女孩在自己有自杀倾向时拍的,右边的她,笑得是那样开心。

试着留意观察周围的朋友或同事,或许那个笑得最大声,最爱开玩笑的女生/男生,就正在经历着你难以想象的煎熬。在这个处处崇尚正能量的世界,他们正在承受的,不亚于隐形霸凌。

心理学家蒂娜·西尔弗曼指出,相比与普通抑郁症患者的思维衰退、行动迟缓,微笑抑郁的患者往往精力会更充沛,一旦产生绝望自杀的念头,会有更大的可能付诸行动并取得“成功”。

抑郁的人,本身就处于能量低水平状态,而反向形成意味着要在所剩无几的能量中,消耗双倍心力去伪装,能量自然入不敷出,耗竭崩溃是必然的。

这类患者的习惯性微笑,并不足以消解内心积压的郁结,只会让他们的痛苦越积越多,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2)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它。时间久了,你习惯了其中的生活。最后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它。”

人虚伪到什么程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4)

网络

比起真正的幸福,人们有时更容易沉溺于“熟悉感”。

翻看日常新闻,“人质爱上绑匪”、“人妻离不开家暴男”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中间绝没有那么多日久生情的浪漫戏码,也不可能受害者都恰好是受虐狂。心理学中,这其实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表现——

“受害者对原本痛恨的东西,随着时间推移,开始接受、习惯,甚至产生依赖”。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词,源于1973年的一场抢劫案。两名绑匪抢劫了一家银行,并挟持4名职员作为人质。在与警方长达6天的对峙中,这些人质非但没有想象中的恐惧惊吓,反而被绑匪释放的一丝善意打动,其中一位还与绑匪定了婚。

这种恐惧与依恋之间的反向形成,出现在受害人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威胁时,他们被迫与外界隔离,几乎没有逃脱几率,于是,加害者所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善意都会被无限放大。

虽然,这种反向大幅度地提高了受害者的生存几率,但在整个反向形成过程中,受害者自身是没有意识的,并不清楚自己对加害者真正的感情是负面的。

甚至在被营救后,对于受害者的依赖也会一直存在。

需要看见的脆弱与真实......

所有夸张的情绪表达,都有反向形成的可能,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也许你就对身边那些过过于浮夸、谄媚、憎恶、痛恨......的现象见怪不怪了。

比如说“恐同即深柜”的说法,真的是有实验依据的;

而很多家庭都有的“最不受重视,但是最孝顺的二女儿/儿子”,可能将对父母的怨愤反向成了爱;

再比如鸡飞狗跳、相爱相杀的情侣,内心其实很依赖对方,离不开彼此;

还有的父母,内心其实很爱孩子,但表达出来都是责骂。

......

反向形成的好坏很难去评判,一方面它保护了我们脆弱的一面,另一方面它将真实的自我越推越远。所以,加深对自我的认知,才是改善现状、推进关系的根本办法。

下面有两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你更真实地认知与表达自我——

1)书写表达

书写表达,是通过书写披露和表达与个人重要经历有关的感受和想法,由此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操作虽然简便,但对个人有很大促进作用。它帮助我们理清事件背后的真实感受,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情绪体验。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每天花上10-30分钟,梳理觉得别扭或是痛苦的事情,不用担心写的好或者不好,尽情探索自我,和自己分享无法对别人说出的思想与情感。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引导情绪转向,促进适应、调整认知结构等方式,帮助个体实现情感平衡,促进身心健康。

2)非暴力表达需求

很多人使用反向形成,除了担心真实的自我不被接纳,还因为害怕自己的负面情绪会让别人感到困扰。比如说很不喜欢某个人的说话方式,却很担心表达出来之后对方会尴尬,不再和自己相处。

可如果我们不正视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别人也许永远无法猜到我们的想法。相反,直接表达需求,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人虚伪到什么程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5)

摄图网

马歇尔卢森堡在他的《非暴力沟通》中写到——“我们被训练成以他人为导向,而非聆听自己,我们逐渐习惯于思考‘人们期待我怎样说话和做事’”。

他鼓励我们,正视并且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需求,而不是光评判对错。比如说,如果室友在深夜外放音乐打扰到你睡觉,你觉得怎么说他会更乐意接受——

1、你在晚上放音乐是不对的,学校不允许

2、音乐声太大,我睡不着很难受,你可以戴上耳机吗?

3、音乐声太吵了,我睡不着很难受

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选1、3吧?

因为,比起“我睡不着,很难受”这种坦诚的表达,1只搬出学校的规章制度,会让对方有种被命令的错觉,而相比第三种方式,第二种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期望,这样,对方更能及时领会你的意图,采取折中的措施。

试试这样表达你的需求,下次遇到冲突,就别再假装很大度啦。

人虚伪到什么程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6)

Pexels

写在最后: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在其著作《灵魂的黑夜》中说:当人们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负面情感时,它就能为一个人和一种关系做出很大贡献。

这句话送给所有反向形成的人,觉察自我,以更真实的姿态面对人生,一切都会更有滋有味。

作者:清筠

图源:Pexels

首发:壹点灵心理(yidianling0)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