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路口红绿灯(红绿让漓江人端起)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漓江路口红绿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漓江路口红绿灯(红绿让漓江人端起)

漓江路口红绿灯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古往今来,赞美桂林山水的诗词佳作不胜枚举,为漓江人文之美写下生动注脚。

可是谁能想到,生活着近350万人口的漓江流域也曾遭遇“噩梦”,污水直排、采石挖砂、乱砍滥伐等一度使生态环境恶化。

近年来,桂林市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推进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并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漓江之畔,“红色文化 绿色生态”撬动新经济,送来“金饭碗”。

“漓江之源”猫儿山草木葱茏,溪水潺潺。当年红军在长征途中突破湘江后,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就在猫儿山地区。走进“漓江源头第一村”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一栋栋特色民居映入眼帘。

村民邓凤志说,当年红军战士曾住过他家,他的曾祖父还给红军带过路。2004年,邓凤志将他家位于村口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和农家乐,迎接八方游客。

每到旅游旺季,邓凤志都特别忙碌。“来这里旅游的人不少,我们有自然资源,还有红色故事、民族特色,发展旅游路子选对了。”邓凤志说,在示范带动下,如今高寨村开起了5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

在漓江流域,像高寨村这样依托“红 绿”实现美丽蜕变的村庄还有很多。近年来,兴安县对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等60余处遗址遗存、纪念设施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提升,并综合整治漓江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漓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全域旅游提质升级,打响“红 绿”组合牌。

呵护一江清水,方能带动一方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漓江流域得到共识。

近年来,桂林市大力推进漓江“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改善了漓江生态环境。

为了守护漓江生态底色,广西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漓江两岸采石场全部关停,非法采砂窝点全部捣毁,生态修复工作广泛铺开;漓江城市段洲岛的鱼餐馆全面拆除,污水直排得到有效遏制;流域划定禁养区,关停上千家养殖场……

“漓江水更清,风景更美了。”不少人在谈到漓江变化时都发出类似感慨。数据印证着这些感受,漓江干流水质在Ⅱ类水质基础上逐年提高,流域森林覆盖率超过80%。漓江两岸的不少村落,以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群众,如今吃上了“旅游饭”。

变美的漓江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展示着新发展理念带来的巨变。“保护好漓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郭红星说,一定保护好桂林的山山水水,确保水量足、水质优、山体青、岸线美,努力做到产业兴、农民富,让沿岸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据新华社南宁4月28日电 记者卢羡婷、陈一帆、黄庆刚)

作者:卢羡婷、陈一帆、黄庆刚

来源: 解放军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