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饮食习俗(小暑习俗吃什么)

小暑二十四节气里炎热的一个节气,2016年小暑于7月7日迎来,结束时间为7月22日。而小暑期间恰逢三伏天,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这时候人们会吃些凉面或是卤面以消暑及增加食欲。小暑顾名思义略有些炎热,而大暑那就是真的热得融化了。小暑习俗吃什么食物呢?下面一起来看下。

小暑的饮食习俗(小暑习俗吃什么)(1)

小暑习俗吃什么?

1、吃三宝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2、食新(食辛)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3、黄瓜 煮鸡蛋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4、吃饺子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小暑的饮食习俗(小暑习俗吃什么)(2)

5、吃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6、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小暑饮食注意事项: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

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99健康网推荐阅读:

小暑养生吃什么好 鳝鱼莲藕绿豆不能少

小暑养生 把好四道关避暑避疾

健康避暑 小暑时节养生须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