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学第九章附属和弦与离调(和声学之我见第一讲)

《和声学》之我见第一讲:简谱和五线谱

Hello,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上个系列《钢琴弹唱入门教程》,通过三节课的内容,学习了一下钢琴弹唱的基本技巧。

目的是希望带领零基础的朋友快速入门,短时间内弹奏出自己喜欢歌曲的伴奏,并且跟着一起唱,提高学习兴趣之后,愿意继续走下去,不知道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呢?

由于,压缩了大量篇幅,摒弃了大部分繁琐的乐理知识,而且没有搭配教程视频,只是靠着文字和图片来描述钢琴弹唱这个事情,确实有点吃力,可能效果会欠佳。

不过,后续弹唱教程视频也会慢慢跟上,希望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和声学第九章附属和弦与离调(和声学之我见第一讲)(1)

其实,想真正学好音乐,还是要从和声学这门最基础的课开始学起,不过和声学是门很枯燥的课,很多人学着学着就放弃了。

希望这一次咱们可以坚持下来,一点点学下去,相信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如果你有兴趣并且有信心坚持下去,那咱们就开始这个全新的课程吧。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概念,在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叫做音符,而我们应该如何把音符表示出来呢?

这里就要提到两个最常见的表示方法,简谱和五线谱。

一般来说,歌手或者民乐演奏者多用简谱,而西洋乐器演奏者多用五线谱,下面我们将分开讲解。

简谱:

和声学第九章附属和弦与离调(和声学之我见第一讲)(2)

图一

如图一所示,正规的简谱由这五部分组成:“歌名 歌手”、“曲调 拍号”、“曲速”、“词曲作者”以及“旋律 歌词”。

跟音乐有关的就只有图一中的2、3、5三个部分,我们将一一说明,不过值得一提,无论哪种类型的曲谱,乐理知识是相通的,所以当介绍其他乐谱遇到相同的知识的时候,将省略节省篇幅。

先来看2号区域。

首先有个概念大家要清楚,C大调的音阶是1(do)、2(re)、3(mi)、4(fa)、5(so)、6(la)、7(si),也可以写作C、D、E、F、G、A、B,顺带一提,括号里的拼音代表该音符的唱名。

下面放上一张钢琴键位的图片,便于理解。

和声学第九章附属和弦与离调(和声学之我见第一讲)(3)

从图中不难发现:3(mi)和4(fa)、7(si)和1(do)的键位是挨着的,而1(do)和2(re)、2(re)和3(mi)、4(fa)和5(so)、5(so)和6(la)之间隔了一个键位。

我们把3(mi)和4(fa)、7(si)和1(do)称为半音关系,而其余的称为全音关系。

知道这个概念后,那咱们就可以总结出C大调的排列关系,那就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总结:只要是按照这个顺序排列的7个音符,都可以称作是大调。

那这样就可以解释“1=B”是什么意思了。

这里的1就是唱名do的意思。而“=B”就是把B唱成do,组成一组新的B大调音阶,记作7、#1、#2、3、#4、#5、#6,但这里唱名仍然是do、re、mi、fa、so、la、si。

“4/4”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符号的意思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那什么是四分音符,什么是小节呢?

别急,咱们还得拿上述简谱进行说明。

和声学第九章附属和弦与离调(和声学之我见第一讲)(4)

图二

首先,“丨”称为小节线,如图二中1号区域所示,两根小节线之间的称为一个小节。

其次,图中的2号区域代表四分音符,3号区域代表八分音符,4号区域代表16分音符,图三列出了各时值音符的表示方法以及所代表的意义,给大家作为参考。

和声学第九章附属和弦与离调(和声学之我见第一讲)(5)

图三

在“表示”一栏里,左边是五线谱的表示方法,而右边是简谱的表示方法。

那现在咱们就知道了,这首歌曲的一拍的时值就是一个四分音符。

图一中的三号区域,“=65”表示的是本歌曲的速度为65bpm,这非常好理解,如果家里有节拍器或者电钢琴自带节拍器的朋友,将速度调到65即可。

最后,看到图一中的五号区域,由旋律和歌词组成,此处的1、2、3、4、5、6、7代表的就是唱名do、re、mi、fa、so、la、si了。

好了,简谱就介绍到这里,咱们接下来开始五线谱的学习,其实乐理是相通的,这里就向大家介绍几种快速识谱的方法,希望会对你有帮助。

五线谱:

首先你要知道,五线谱顾名思义就是有五条线组成,而我们的音符就是分布在线和两线之间内。

其次,钢琴是双手乐器,一般两只手弹奏的音符也不一样,所以在同一个小节内,会同时存在左手的五线谱和右手的五线谱,所以如图四所示:

和声学第九章附属和弦与离调(和声学之我见第一讲)(6)

图四

值得注意,图中还用红框标出了两个符号,上面的代表高音谱号,下面的代表低音谱号,谱号不同,五线谱内同一位置的音也不同,如图五所示。

和声学第九章附属和弦与离调(和声学之我见第一讲)(7)

图五

不过,刚学五线谱,看蝌蚪文肯定是一脸懵,要一个一个去数,那有没有方便记忆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

拓展:

1、高音谱四个间对应的音是fa、la、do、mi,对应音名分别是F、A、C、E,刚好组成了单词FACE。

2、高音谱第五线和上加一、二、三线,第一线和下加一、二、三线上的音符,音名也构成了“FACE”。

3、高音谱中间三条线的音名分别是G、B、D,刚好是中文“搞不懂”每个字的拼音首字母。

4、高音谱上加一、二、三间和下加一、二、三间的音也是“搞不懂”。

5、低音谱中间三条线的音名分别是B、D、F,正好是“贝多芬”每个字母的拼音首字母。

6、低音谱上加一、二、三、间和下加一、二、三、间的音也是“贝多芬”。

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要头晕了,最后放上一张图,大家细品。

和声学第九章附属和弦与离调(和声学之我见第一讲)(8)

这就是我们今天提到的简谱和五线谱的识谱方法,而接下来的学习都以五线谱为准,但是乐理知识是相通的,这点不用担心。

不过,如果今后你想弹唱的话,简谱还是有必要掌握的,因为歌谱大多是简谱。

第一讲就到这,算是本系列教程的一个引子,接下来所有乐理知识都将在五线谱上展开,所以识谱也是我们开启乐理学习的第一步,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帮到,由于不知道如何识谱,而对音乐望而却步的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