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典故中的几个重要人物(佛教人物之意译创始人支谦)

关于佛教典故中的几个重要人物(佛教人物之意译创始人支谦)(1)

生平简介

支谦是吴国佛教中2个重要人物之一,又名支越,字恭明。他出生在中国,同时接受中国的文化教育,博览群书,通晓六种语言,精通汉文,后兼学梵文,通达大乘佛教理论。其祖父法度与东汉灵帝时率国人(大月氏)数百移居中国。他授业于同族支亮,而支亮授业于支谶。吴主孙权赏识他的才华,拜其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后台太子死了,他就去穹窿山过隐居生活,年六十岁卒于山中。

汉献帝末年,支谦为了躲避战乱入吴,在到达吴国的时候得到了从事翻译的机会。特别是对支娄迦谶的重要译文如《道行》《首楞严》等著作加以重译。同时他还帮助从印度来华的维袛难和竺将炎翻译。

作品介绍

支谦参与翻译的《维摩诘经》是中国最受尊敬的经典著作中的佛教文学典范。

支谦还翻译了净土宗的基本经典《阿弥陀经》。

支谦翻译的《太子瑞应文起经》是此类经典中最流行的一部,它的另一种译文是公元2世纪末所译的《修行本起经》。

支谦对于支娄迦谶的《首楞严三昧经》作了一个删定本而且重新翻译了支娄迦谶的《道行般若经》,也许还对于《四十二章经》作了润色。

据说支谦还首创了中国佛教唱赞(梵呗),在他的自传中提到了出自于他手的《赞菩萨连句梵呗》,在公元6世纪初时它还存在。

历史意义

文质并举:支谦以其独特的翻译理论与方法在古代中国佛教经典翻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不但是译经最多的人而且是意译派创世人。他主张意译那个时代义理隐晦,文风过于朴素尚质的佛经译本,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力求使用容易理解。有意识的变通原文,删减原文中反复的表达,减少胡音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他突破了以往直译法,开始追求文字的典雅,经他改译后的译文文体简单流利,在最早的《法句经序》中已初见“信达雅”的端倪。经他翻译的《大明度无极经》成为了翻译史上意译的经典作品,也成为了他意译翻译理论的基石,支谦翻译的风格从古译到旧译这一阶段起了不少作用。

加入本土思想:他深受中国本土思想的熏陶,所以他很擅长用中国本土思想改造佛经,尤其擅长使用《老子》中的哲学概念对佛经进行翻译。任继愈先生对于他所翻译的佛经的观点是他算是一种译述,他花费心血翻译的译文是为当时的门阀地主阶级的需要而准备的。

会译和注释:他翻译的《微密持经》成为中国佛经“会译”的开山之作。他所创的“会译”方法实际上是讲所译有关大乘佛教陀罗尼门实践的要籍《无量门微密持经》和两种旧译《阿难陀目呵离邻尼经》《无端底总持经》进行对堪,区别本末,分章断句,上下排列,进行重译,将原来艰涩难懂的语句,经他意义,变得豁达顺畅,通俗易懂。译文具有“重文丽且好简约”的特色,这是他的首创。他还将自译的经典又加上“自注”,以填补译句的不足,使译文变得准确完整。

支谦是一位“才学深撤,内外备通”的佛经翻译家。他所创的“会译法”,即“改胡音”为汉意,也就是用会议取代“音译”也就是说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创造了译文新词,即达到译文创新的最高境界,即为“会译”法。同时,他所创的“译文加注”之法,即当译者遇到深奥专业名词时,进行创新译文并予以理解,即译者以自己的理解进一步解释的方法,将注释加进译文之中,使译文更加完整并准确表达愿意,从而使译文更加完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