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长时间通讯的方法(愈加发达的通讯方式)

保持长时间通讯的方法(愈加发达的通讯方式)(1)

写在信前的一些话:

我上初中时,还没有网友一说,只流行笔友。不记得从哪里来的地址,交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到目前也是唯一一个笔友,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时隔二十多年,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她的名字,徐小雨。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保持了两年多的通信,用纸笔诉说着女孩之间的秘密。在那时,通讯和网络都不发达的学生时代除了书本就是考试,每周盼着她的来信,给她认真回信,陪伴了我整个中学叛逆时期。

当年只有通信地址,还是对方的学校地址,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甚至,座机电话还没有家家普及,我们连通话都仅有一次。

不知是现在朋友之间的交流太容易,还是年纪越大越念旧,我非常怀念当时那种纯粹的等待和倾述。

网络充斥的年代,似乎很难找到对“陌生人”的一种信任和依赖,或者说,生活的磨砺让我们更加沉默,更加谨慎。我们给对方寄过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她阳光开朗,一直被我珍藏。我每每翻开影集看到她的照片,就有种冲动想通过各种渠道去找到她,想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想跟她继续往日的友谊。

但是当年的地址仅有学校和班级,没有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以至于成了我多年的遗憾。我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能把这个公众号当做小雨,给她写信,来述说我的心事。另外心里还有一丝小小的期望,未来的哪一天她也会成为这个公众号的读者,或者通过朋友的“在看”能阅读这封信,说不定,我们就能这样奇迹般重逢。

小雨:

你好!还记得我吗,那个20多年前的笔友,晓玲。

收到我的信,会不会很意外?

回想当年我们两年多的通信突然中断,我不知道你那时没收到回信之后会是什么想法,会不会伤心,会怎么看待我们之间的友情。

反正,我为不能继续给你写信难过了许久。

容我现在才有机会解释当年发生的事情。

你知道,那时我所在的子弟校所有的学生信件都会先分发到各班主任那里再转给个人。

初二下学期,当时的班主任老师看我每周都有一封来自同一地址的信,就直接扣留了,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扣上了早恋的帽子。

你不知道,当时的我真的很委屈,认为是她侵犯了我的隐私,干涉了我的自由。

可任凭我怎么解释,她都不同意我再继续给你写信,还在家访时把你的来信直接交给了我的父母。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知道老师是好心,但心里仍旧还是闷闷地堵得慌。父母知道我交笔友的事情,并没有多说什么,但还是接受了班主任的建议,让我不要再给你写信以免耽误学习。

为了这事,我跟爸妈闹了半个月别扭,而就这样,让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多么懦弱,为什么不再争取一下,哪怕是回一封信告诉你我的处境,留一个初三考完我们可以继续保持联系的方式……

哎,总之,请原谅我断了和你的联络。

初中毕业后,我试着找过你,在那个座机电话都要去电讯楼才能接听的年代,我甚至没有办法联系上你。

想过去找你,可父母每天上班不会陪着十几岁的我去外地寻找一个笔友,你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吗,那种失去了非常珍贵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的失落。

一晃这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你还好吗?

工作生活是否如意?成家有孩子了吗?

好想拉着你的手跟你聊上几天几夜,倾述这么多年的酸甜苦辣,回到当年无话不说的我们,一遍一遍想象着如果我们重逢时的样子。

今年这个特殊的春天,有时间宅在家里好好梳理自己的过往。

小雨,我还记得当年聊到理想的时候,你说今后要学医救死扶伤。

这场冠状病毒肆虐的疫情,看着那么多的白衣天使逆流而上,我总觉得看见了你的影子。

你那么善良,那么细腻,看不得别人痛苦的样子,如果你真的当了医生,相信也一定会冲在最前面。

每当新闻里出现跟孩子告别奔赴前线的母亲样子,我都鼻子酸酸地,想着如果是你,我该跟你说些什么,可能我也只会紧紧抱抱你,当你最坚强的后盾,说上“保重”二字,因为我懂你。

笔友,是那个时代很流行很时髦的一个存在,对吧。

说实话,原来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就仅凭着信纸上的只字片语,就能成为闺蜜,那种被信任被关爱的感觉直到现在也让人难忘。

你知道吗,这么多年,我再也没有交过笔友,甚至网友遍地的时期,我也必须是认识的人才愿意加为好友。

可能是你在我心中无可替代,也可能是现在的交友软件和聊天软件太多,时代在进步,通讯越来越发达,但并没有拉近人之间的距离,有的反而更远,总觉得少了那种期盼和经过深思熟虑后写下文字来表达的情感。

说真的,你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原来在外地每年寒暑假回家时几个朋友一定会找个时间出来嗨一场,而现在大家同在一座城市却一年也聚不了几次;大家都会去到很远的城市千里迢迢看望昔日好友,却往往忽视了以为随时能见到的身边的人。

现在的网友,一定会千方百计见上一面,结果好多都是“见光死”。

我觉得,像当年的笔友,不见面反而是最好的,因为现在的人太多的心事无人可说,太多的情愫无法跟身边的人表达,反而是多年书信往来的朋友,因为彼此之间既建立了信任又拉开了距离,才会既了解你又不会介入你的生活,反而可以轻松地有那么多的话题可以倾述,给你一个局外人才看得清的建议或者答案。

现在多数人都活在微信朋友圈里,展示给别人看的都是希望他人看见的正能量的人、事、物,就算如此也还要分组可见,无法在所有人面前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宣泄自己的爱与恨,至少,我是这样的。

每翻看影集,看见你的照片,就希望现在还能拥有一个像你一样的笔友,来填补我们朋友圈的一处空白,不管开心还是不开心的都可以分享,却又不用在意异样的看待。

是不是有种我把你当成“树洞”的感觉了,呵呵,原谅我自私的想法吧,我是真的有太多话想跟你说了。

小雨,我们都从那个无忧无虑的美好花季迈入了需要三头六臂承担生活重担的年华,当年总想着快点长大的我,现在宁可时间再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

当年说好大学毕业一起去支教的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这个心愿。

我们现在也成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中坚力量,很多事不能任意妄为,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

我也想洒脱啊,可生活的琐碎真心不允许我们只顾自己潇洒。

可支教的梦想我一直没有放弃,相信你也一样,期待有跟你一起并肩作战的机会。

碎碎叨叨跟你念了这么多,激动之外就是头绪万千。

什么事都想说却又怕一股脑倒给你杂乱无章,不过,这样才真实。

我们之间没必要处处谨慎,我会继续给你写信的,等到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重逢时,我会一封一封翻给你看。

祝,好!

心心念念你二十多年的晓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