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

在谈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制坦克时,大部分军迷朋友的第一反应都是“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但实际上,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伴随德国装甲部队,从二战开始打到二战结束的却是另一款名声稍弱的德制中型坦克,这就是本文今天的主角——IV号系列中型坦克。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1)

德制IV号中型坦克

IV号系列中型坦克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过很多的变形车。早期的IV号系列中型坦克在部分性能指标上甚至远远落后于当时同盟国装甲部队所使用的中型坦克,但是随着战火的检验,德国坦克设计师很快根据战场上的实际需求对IV号系列中型坦克进行改进。

得益于本身优秀的改装潜力,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IV号系列中型坦克诞生过从IV号A型到IV号J型在内的大量变形车。这些IV号坦克变形车不仅代表了当时德国坦克设计工业的实力,也向世人清晰地展示了二战德国中型坦克的设计变化之路。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2)

早期的IV号中型坦克

通过对IV号系列中型坦克的研究,不仅能够让普通军迷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制坦克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让普通的军迷朋友们对二战德制中型坦克的发展变迁史更加了解。因此,本文今天就向各位军迷朋友们介绍下二战时的德制IV号系列中型坦克。

为支援步兵而生——在30年代诞生的IV号中型坦克

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包括古德里安在内的德军将领开始规划未来德军装甲部队的发展之路。在对现有的坦克技术进行充分研究之后,当时的德军装甲部队认为,未来德军装甲部队主要需要两种类型的坦克:以反装甲任务为主的ZW坦克和以支援步兵为主的BW坦克,前者就是后来的III号坦克,而后者就是后来的IV号中型坦克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3)

主要执行反装甲任务的III号坦克

当时德军装甲部队对BW坦克的性能要求也比较模糊,只是要求BW中型坦克要装备一门大口径坦克炮和2挺机枪,速度要能够跟得上步兵的推进速度即可。在德国装甲部队模糊的性能指标之下,莱茵金属和克虏伯公司都拿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并最终造出了样车。最终,在经过多次测试和比较之后,1936年4月份,德国装甲部队选中了克虏伯公司的设计,并给予了其IV号中型坦克的装备编号,经典的IV号中型坦克至此诞生

此时的IV号中型坦克在结构上可以大致分为装甲底盘、坦克车体和炮塔三个部分。其装甲底盘采用箱式布局,有利于在有限的尺寸内尽可能提升底盘内部空间。整个装甲底盘采用了焊接技术建造,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电焊建造的坦克之一,不仅结构强度更高,而且重量也更轻。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4)

IV号中型坦克

相比于装甲底盘,IV号中型坦克的坦克车体防护能力就稍显薄弱。此时的德国坦克还没有利用倾斜式装甲增加坦克防弹性能的设计,因此此时的IV号中型坦克车体为了提升车内空间,装甲板大多采用垂直布置,并且其厚度仅有14.5毫米左右,不用说专用的反坦克炮,即使是当时各国装备的反坦克步枪,在一定距离上也有相当大的概率将其击穿。

炮塔方面,IV号中型坦克的炮塔和当时III号坦克的炮塔相差不大,由梯形装甲布置而成,并且设置有车长指挥塔。炮塔上安装有一门KwK37型24倍径75毫米坦克炮,这门坦克炮在使用穿甲弹时,能够在500米距离上击穿垂直布置的55毫米厚装甲板,在使用高爆弹时,只要不是遭遇到永备混凝土工事,其火力已足够用。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5)

IV号中型坦克的四视图

从整体上来看,此时的IV号中型坦克和III号坦克的差别并不大,虽然德国装甲部队给其的定位是“支援步兵”,但是当时德国装甲部队对“闪电战”理论的推崇已经初现端倪,所以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火力上,此时的IV号中型坦克都已经是一辆能够执行反装甲任务的中型坦克。

中型支援坦克之路——从IV号A型到IV号F型

虽然早期的IV号坦克具备一定的反装甲能力,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些IV号中型坦克都是作为步兵支援坦克来使用的,在德国装甲部队内部,也将这些IV号中型坦克称之为“中型支援坦克”。这些“中型支援坦克”主要使用短管75毫米坦克炮,型号则可以细分为A、B、C、D、E、F等型号

IV号A型的生产数量很少,截止到停产时只生产了35辆。该型号在外观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正面装甲是由一整块完整的装甲板构成的,整个IV号系列中型坦克也只有该型车是这样设计的。除了车体前装甲外,该型号也使用和III号坦克相似的圆筒形指挥塔。因为数量较少且越来越不能满足反装甲作战的需要,因此IV号A型坦克在法国战役之后就全部从一线作战部队中退出。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6)

注意其圆筒形指挥塔

IV号B型相对于IV号A型主要是强化了装甲防护能力,同时,为了提升其机动力,更换了全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车体正面装甲由原来的14.5毫米提升到30毫米的水平,车身侧面和车身后部的装甲厚度则与IV号A型保持一致。

IV号B型和IV号A型在外观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因为车体前装甲厚度增加,为了方便建造,所以原来驾驶员座位前的装甲盖被取消掉,同时无线电员和车长指挥塔前的机枪架也全部取消。车长指挥塔也不再是原来的圆柱形指挥塔,而是更方便的可自由开合的指挥塔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7)

IV号B型

在其他更细微的性能方面,B型和A型相比也有些不同。其最大行驶速度提升到了35公里每小时,同时车内载油量也提升到了470升的水平。不过,B型在某些性能方面和A型相比也稍微弱化了一些,比如其主炮的最大仰角就只有20度,比A型少了10度。

严格地说,IV号B型只是IV号A型的防护强化版,德军装甲部队对其性能也不是非常满意,因此该型车也只生产了42辆而已。随后的IV号C型和IV号B型的差异更小,C型主要是生产厂商根据德军装甲部队的实际使用经验,对车体建造中的部分设计进行了调整,比如C型炮盾上的机枪口就有一段机枪护罩,IV号B型就没有了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8)

IV号C型的同轴机枪上有护罩

IV号D型则是IV号系列中型坦克中第一种大规模量产的型号,截止到1941年5月份停产时,IV号D型一共生产了229辆。和此前的A、B、C三个型号相比,IV号D型强化了车体侧面和车体后部的装甲厚度。

除了车体本身自带的装甲外,IV号D型的无线电员前方还增加了30毫米的附加装甲,车体侧面薄弱位置则加装了20毫米厚的附加装甲。外观上主要是重新使用了外置式的火炮护盾,炮塔后部增加了储物箱,同时其车体机枪口也使用了方形边框的球形机枪座。IV号D型的使用时间较久,一直使用到1943年才完全退出德军一线作战部队。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9)

IV号D型开始炮塔后部就带上储物箱了

IV号E型和IV号D型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IV号B型和IV号C型之间的关系,在法国战役结束后,针对原来的IV号D型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德军装甲部队要求对原来的IV号D型进行部分调整。比如车体前部统一加装30毫米的附加装甲,车内空间布置进行了调整,并使用全新的400毫米宽履带等。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10)

IV号E型和IV号D型在外观上的差异不大

IV号F型是IV号系列“中型支援坦克”的最后一个型号,该型号同时也是IV号坦克由“中型支援坦克”向“中型坦克”过渡的中间型号。其中,使用传统短身管75毫米火炮的被称为IV号F1型,而使用长身管75毫米火炮的则被称为IV号F2型

除了在火力方面进行了升级之外,IV号F型在车体方面也进行了全面的加强。车体正面装甲厚度提升到50毫米的水平,车体侧面的装甲厚度则提升到30毫米,整车不再使用附加装甲,只靠车体装甲板进行防御。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11)

短身管的IV号F1型

IV号F2型搭载的KwK43型43倍径75毫米坦克炮本来是给后续的IV号G型设计的,但是IV号G型的研发进度滞后,加上此时德军装甲部队在苏德战场上正面临着苏联装甲部队的极大压力,于是就给部分IV号F1型加装了43倍径75毫米火炮,使之具备更强的反装甲作战能力。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12)

非洲军团装备的IV号F2型

从最开始的A型到最后的F型,作为“中型支援坦克”的IV号中型坦克已经证明了自己较大的挖掘潜力。尤其是IV号F2型的诞生,更是证明了IV号系列中型坦克具备更强的反装甲作战能力,完全能够从“中型支援坦克”升级为“中型坦克”。

全面转正——从IV号G型到IV号J型

由于在苏德战场上苏联装甲部队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大量出现的T-34系列中型坦克,给当时的德国装甲部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在短时间内无法研发出新车的情况下,德军装甲部队打算对IV号系列中型坦克进行升级,将其“转正”,使之成为一款以反装甲作战为主要任务的“中型坦克”。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13)

早期型的IV号G型

IV号G型的早期车型使用的是43倍径的KwK43型坦克炮,并且其炮塔和车身上并没有再额外安装装甲板。而后,根据IV号G型早期型号在东线战场上的实际表现,德军装甲部队又在其车体和炮塔上焊接了8毫米-10毫米左右的钢板,以改变苏制反坦克枪的弹道。同时,后期生产型号也使用了反装甲能力更强的KwW40型48倍径坦克炮。

IV号H型则是IV号系列中型坦克之中的大成之作,截止至1943年7月份之前,IV号G型一共生产了3774辆,生产数量是IV号系列中型坦克中最多的。在“黑豹”中型坦克数量与可靠性均不甚理想的情况下,该型车也成为当时德军装甲部队对抗苏联“T-34海”最重要的装备之一。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14)

IV号H型

IV号H型不再使用车体装甲 附加装甲的方式来提升防护能力,而是在车体正前方使用了一整块80毫米厚的装甲板。同时,该车也和IV号F2型一样在车体上额外焊接了装甲板,并且在装甲板上刷上了防磁性涂层,以防范苏制反坦克手榴弹的攻击。

虽然IV号H型的性能不错,并且在于苏制T-34系列中型坦克对阵时还占有一定的作战优势。但是此时德国的军工产能已经逐渐下滑,如果再生产IV号H型,就无法为前线德军装甲部队提供足够的IV号系列中型坦克。于是,减配版的IV号J型就出现了。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15)

IV号J型的侧视图

IV号J型也是IV号系列中型坦克最后一个大规模生产型号,IV号J型取消了电动炮塔设计,车组成员只能够手动旋转炮塔,托带轮的数量由原来的4个减少到3个。此外,在焊接的装甲板方面,后期也使用了更轻的网格状装甲板。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16)

IV号系列中型坦克本身的性能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作为“中型坦克”的IV号系列中型坦克虽然只有G、H、J三个型号,但是已经基本上将IV号中型坦克的底盘潜力都发掘出来了。不过此时的德国军工已经再也没有足够的产能来维持IV号系列中型坦克的大规模生产,IV号系列中型坦克的“中型坦克”身份也就在IV号J型上迎来了终结。

总结——打满全场的德意志军马

虽然到战争后期,德国逐渐减少了IV号系列中型坦克的生产数量。但是因为其装甲底盘足够优秀,德军装甲部队也尝试过将部分IV号中型坦克改装为潜水坦克等特种坦克来继续使用。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17)

“灰熊”突击炮

除了坦克之外,IV号系列中型坦克的装甲底盘也被用于其他装甲作战车辆的研发上。比如“灰熊”突击炮和IV号突击炮,实际上使用的都是IV号系列中型坦克的装甲底盘,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IV系列中型坦克装甲底盘的改装潜力之大。

二战德系坦克发展史(打满全场的IV号中型坦克)(18)

IV号突击炮

从闪击波兰到柏林战役,即使是在同盟国阵营之中,也很少有这种能够打满全场的坦克。虽然IV号系列中型坦克的火力和防护能力不如“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但是却在机动、防护和火力方面做到了较好的平衡,其在德军装甲部队中的表现,也无愧于其“德意志军马”的绰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