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风发的周瑜(周瑜我不是寒门)

意气风发的周瑜(周瑜我不是寒门)(1)

好了,我又回来写周瑜了,这是留言最多的内容,尽量写得正式些。

先说家世

周瑜,字公瑾,“瑜”、“瑾”两个字都是美玉的意思,古时候名与字是要相互联系的,男子20岁冠礼时会取字。公瑾,就象征了美好的德行,如《楚辞》中“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当然周瑜也拥有美好的样貌,“长壮有姿貌”。

周瑜算是世族出身,比孙策家有竞争力多了。只往上考了4辈人,高祖父周荣当过尚书令,曾祖父周兴当过尚书郎,祖父周景当过太尉,父亲周异是洛阳令,从父周忠是当朝太尉,还录尚书事。就算从周景这一辈开始,庐江周氏也足够显赫了。

生平事迹

意气风发的周瑜(周瑜我不是寒门)(2)

孙坚去讨伐董卓时,孙策家就搬到了舒县,如果信《江表传》的话,可以认为是周瑜劝孙策搬家的。孙策、周瑜两人意气相投,有总角之好,既然升堂拜母,说是兄弟也算熨帖,而周瑜只比孙策小一个月。

“有周瑜者,与策同年,亦英达夙成,闻策声闻,自舒来造焉。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劝策徙居舒,策从之。”————《江表传》

191年,孙坚去世,193年孙策前去找袁术讨还父亲旧部。这个时期,周瑜应该在从父丹阳太守周尚那里省亲,处好关系才能拿到援助嘛。直到孙策跟袁术说要去江东扩展业务,只是周尚提供的援助不算多,但无疑是雪中送炭了。以孙策当时的情况,仅有区区几千人,周尚也不会压宝在他身上。

真正能拍板援助士兵、物资的,一定是太守周尚,但事后孙策却没有再提起周尚,只对周瑜说了“吾得卿,谐也”,显然孙策很明白周瑜起到的作用。随后攻伐刘繇的一系列的作战中,周瑜都有参与。

孙策赶走刘繇后,袁术将周尚调回了寿春,周瑜也一同随行,袁术也见识到周瑜的才能,要以周瑜为将,毕竟名义上孙策还是袁术的客将,跟着袁术更有前途。但周瑜并不看好袁术,就请求出任居巢长,正好顺势渡江东归。

这一年是建安三年(198年),周瑜、孙策两人时隔3年重逢,此时孙策已经靠着向朝廷示好,被封为讨逆将军、吴侯。周瑜一到,孙策就封他为建威中郎将,重要的是还有2000人马,这给了周瑜足够的话语权,但还比不上周瑜当年的雪中送炭之举。

“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江表传》

这一年,周瑜24岁,在吴地被称为“周郎”,与孙策的“孙郎”相得益彰。孙策也清楚周氏在庐江的影响力,先让周瑜驻守重镇牛渚,随后迁任春谷长。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准备攻荆州时,以周瑜为中护军,遥领江夏太守。

同年参与攻皖城、寻阳、江夏、豫章、庐陵,虽然孙策平定了六郡(会稽、吴、丹阳、豫章、庐陵、庐江),但其实没打下江夏来。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去世,孙权继任,周瑜这个中护军,与张昭这个长史,同为中流砥柱。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刚败袁绍,锋芒正盛时,要求孙权送质子,而孙权在与周瑜单独交流过后,拒绝送质,终孙权一生也没送过质子。建安八年、十二年、十三年,孙权三伐黄祖。而相应的在《周瑜传》中,只看到建安十一年剿贼,有一部分是黄祖派来搞事的,十三年参与讨伐黄祖。

意气风发的周瑜(周瑜我不是寒门)(3)

也正是这一年(208年),孙权以周瑜为“前部大督”,前部督军,这是战时才设立的职务,但并不意味着周瑜就有“都督”这个官位了。实际上曹丕篡汉后,才设立了“都督”这一职位,说起来已经是周瑜过世10年后的事了。

“至献帝建安中,魏武相汉,遣大将外出督十军二十军者,始号都督。”————《太平御览·职官部》

因而,在赤壁之战时期,虽然周瑜能统帅全军,连刘备势力也要服从指挥,但其实周瑜是与程普并为左右督的,周瑜作为主帅,程普作为副手。

“(程普)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程普传》

208年,曹操南下,刘琮献降荆州,轻易地收获荆州也让曹操有些膨胀,打算与孙权会猎于吴。在曹操一统北方后,南下是势在必行的选择,这是大部分人都能预见到的,只是人的想法会有差异。

听闻曹操大军来袭的消息,江东这边劝降声不绝于耳,(还是想吐槽《江表传》,80万大军这种消息怕不是来搞笑的。)对于世家豪族来说,降不降只看能不能保全自身利益,但就像鲁肃说的,唯独孙权不能降。坚持主战的就两人,一个鲁肃,一个周瑜,鲁肃先表态,周瑜从鄱pó阳归来,后表态。

赤壁之战的具体过程我决定单写一篇,在这里略说一二。人们常说的赤壁之战是在乌林,也就是赤壁的对岸,在赤壁发生的是一场遭遇战。周瑜、程普是明确带了3万水军来的,刘备、刘琦有2万左右的残部,曹操这边刨去留守重镇的约为17、8万,而赵俨还分走了一部分人马。

但赤壁这场遭遇战,只有曹操本部战败,而这个时期曹操军不仅疲惫,还遭逢了疫病,从《吴主传》、《先主传》、《武帝纪》都能印证,这也导致曹操军的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吴主传》

“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先主传》

“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武帝纪》

接下来就是通常意义上讲的“赤壁之战”了,在黄盖的诈降计成,一时间烟火漫天,周郎这把火也劝退了曹操。加下来是瓜分胜利果实的时间,曹操走华容道,逃回江陵。周瑜、程普等人攻下南郡,与坐镇江陵的曹仁对峙,黄盖取了武陵,刘备收获长沙、桂阳、零陵三郡,谁赚得多一目了然

其实周瑜追击曹操这一路上战斗是不会少的,这也是整场战役的一部分。南郡之战周瑜足足与曹仁对峙了1年,在此期间还被流矢射中,伤势没痊愈还要巡视军营,激励将士。

事后论功行赏,周瑜被封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刘备跑来借荆州的时候,周瑜就建议孙权软禁刘备,但未被采纳。此时,周瑜也向孙权提出了“二分天下”之策,孙权同意了,周瑜在路上病逝,时年36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