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谋略深度分析(白驹过隙顶级谋士张良的心理阴影)

【读原著、学原文】乃学辟谷1,道2引轻身。会3/高帝崩,吕后/德4留侯,乃/强食之5,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6,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7食。

——《史记·留侯世家》

1.辟谷:即辟(bì)谷术,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源自方仙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即不吃五谷杂粮,而以药食等其他之物充腹,或在一定时间内断食,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

2.道:通“导”,引导。

3.会:副词,正好、恰巧。

4.德:感激。

5.强食之:强:读qiǎng,勉强。食:吃,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吃。之:代词,他,指张良。

6.白驹过隙:如同白色的马在缝隙前飞驰而过,转眼就不见了。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7.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翻译

于是学习辟谷术,导引轻身。恰巧高祖驾崩,吕后感激张良,于是强迫地使他吃东西,说:“人生一世,就像白驹过隙,何必像这样自找苦吃到呢!”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进食。

张良谋略深度分析(白驹过隙顶级谋士张良的心理阴影)(1)

【悟原理】

解惑1.据《史记·留后世家》记载,刘邦想废掉他和吕后的儿子刘盈的太子地位,另立他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大臣们争相劝谏,刘邦犹豫未决。2.有人建议吕后找张良出谋划策。吕后让吕泽劫持了张良,逼问计策。

3.张良在吕泽的逼问下,给吕后出了一个主意,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刘盈,这样刘邦看到了以后就不会废太子了。“商山四皓”是秦末隐居的四位贤士,刘邦屡次请他们出山,都不同意。

4.吕后于是让吕泽带着太子的聘书,卑辞厚礼,请出了四人辅佐太子。

5.汉十二年,刘邦平定了黥布叛乱以后,旧伤复发,很严重,越发地想废掉太子刘盈。张良劝谏,刘邦不听。

6.有一次宴会上,“商山四皓”跟随着太子,他们都八十多岁,胡子眉毛都白了,但穿着很得体,容貌很雄伟。刘邦见到以后很吃惊,问他们是谁。他们说是商山四皓。刘邦说:“我请你们你们不出山,现在怎么跟随着我的儿子呢?”商山四皓说:“陛下对儒生很轻视,而且动不动就骂人,我们不愿意受辱才隐居;太子为人仁孝,所以我们就来了。”从此刘邦不再有废太子的想法。原文记载“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刘邦最终也没有换太子的原因,是因为张良招募了这四个人的功劳。

7.以上是这个故事中“吕后德留侯”的原因。

张良谋略深度分析(白驹过隙顶级谋士张良的心理阴影)(2)

启迪

1.刘邦想废太子时,吕后让张良替她想办法,用的方法竟然是让吕泽劫持张良,逼问计策。这件事应该在很大程度上给张良留下了心理阴影。

2.运用了张良的计策后,刘邦果然打消了换太子的想法,证明张良确实聪明。无论是两军对垒的计谋方略还是宫闱之间的明争暗斗,他处理起来都游刃有余。

3.汉十二年十一月,刘邦平定黥布叛乱回到长安,此时他已经是六十岁高龄了,再加上旧伤复发,伤势很严重。张良应该能看出来刘邦命不久矣。

4.于是张良自己说:“我们家世代辅佐韩国,到韩国灭亡之后,我不爱惜财产,为韩国报仇灭了强大的秦国;现今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作为太子的老师,封万户侯,这是普通老百姓的顶点了,对于我张良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我愿意放下人间的事情,能像赤松子那样得道成仙就可以了。”

他自己说的这段话,可以看出一下几点:

第一、和前面讲的“博浪沙刺秦”相吻合,他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强秦,为韩国报仇;

第二、他现在的位置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自己非常满足;

第三、他想像赤松子一样,放弃世俗,希望得道成仙。

总之,他是意识到刘邦快不行了,刘盈即位后,吕后就是太后,结合吕后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再加上吕后平时一些心狠手辣的手段(劝刘邦杀彭越、擅自杀死韩信),他认为吕后将来肯定会操纵大权。于是他采取了这种知足常乐、功成身退的策略。在当时的情形下作为自保的措施是非常高明的,这也符合他“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的智慧。否则以张良的能力,吕后掌权以后为了巩固自己儿子的帝位,肯定不会给张良好果子吃,甚至会像对付韩信、彭越一样对待他。

5.果然仅仅过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汉高祖刘邦在十三年四月就死了。刘邦死后,由于张良对刘盈地位的巩固功不可没,所以吕后非常感激张良。“强食之”中的“”字用得非常好。虽然吕后是由于感激张良,出于善意地想让他吃东西,但是由于不注意方式方法,还是强迫性地让张良做了他不愿意做的事。和吕泽劫持张良出谋划策时的态度一样。

6.“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这句中,“不得已”三个字说明了张良确实是被迫地做了他不愿意做的事;“强听而食”又看得出张良对吕后的惧怕,从侧面反映出了吕后的强势;还能看出张良自保计策成功地实施了,避免了人身受到迫害。

7.白驹过隙,这个成语意思是,如同白色的马在缝隙前飞驰而过,转眼就不见了。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张良谋略深度分析(白驹过隙顶级谋士张良的心理阴影)(3)

应用

1.白驹过隙,这个成语可以在写作时用来说明时间飞逝,要珍惜时间。

2.侧重于写作时的用字来说,“强食之”中的一个“”字就把吕后盛气凌人的姿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让人叹服。我们在写作时,也需要自己推敲斟酌怎样才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强的效果。

3.侧重于张良,我们可以借鉴以下两方面:

第一、知足。他看淡名利、洁身自保的处世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是我们需要的,淡泊名利的处世原则也是我们提倡的。

第二、心理阴影。吕后劫持他之后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所以他在后来学习辟谷术时,面对吕后的“强食之”,他不得不“强听而食”。像他这样的顶级智谋之士,一朝被蛇咬,都十年怕井绳,所以告诫我们家长、老师在教育子女、学生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尺度。适当的严厉一些能够促进成长,一旦过了头,往往会适得其反。必须要慎重!

4.侧重于吕后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出,做事时需要注意方式。她劝张良吃东西,本来是好意,但是由于方法方式不注意,反而成了强迫张良了。因此,我们也当引以为戒,做事时应当注意态度,不要让好心真成了驴肝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