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1)

赵刚(连趣网CEO)和赵一工(《电影传奇》首席记者)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2)

赵明(1915-1999),生于江苏扬州。原尔赵炳章。1934年参加左翼剧联。参加过上海业余剧人协会。1936年任明星影片公司美工助理。抗战时参加上海救亡演剧四队,后在武汉入抗敌演剧二队。1947年任国泰、昆仑等影业公司的特约副导演、导演。1950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1964年任北京电影学院事院长、教授。

代表作:三毛流浪记(与严恭合作)、《团结起来到明天》、《铁道游击队》、《年青的一代》等。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3)

这是小说《铁道游击队》作者、也是剧本改编——刘知侠(1918-1991)。为了写小说,他曾经两次穿越封锁线前往山东枣庄收集素材。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4)

演员曹会渠来自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片尾“刘洪”飞马在火车前穿过的戏是他自己完成的,这场戏虽然一次通过,当时可把导演赵明吓出一身冷汗。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5)

秦怡应该有很多难忘的记忆,比如“芳林嫂”和“刘洪”之间被剪掉的一些爱情戏,还有扔向“冈村”的那个没拉弦儿的手榴弹……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6)

说到没拉弦儿的手榴弹,就不能不提演“冈村”的陈述。好家伙,这一下挨的可够狠的。陈述演戏特别爱动脑子,“冈村”牵的那条狗就是他设计找来的。

赵刚:

那《铁道游击队》里芳林嫂和刘洪的爱情就表现得比较完美了。

赵一工:

是,《铁道游击队》从各个角度看都是比较完整的一个影片,比如它讲了一个传奇,又以一个真实的原型群体为依据,这个群像的塑造,人各有貌,里面也有爱情,自发的一个抗日队伍接受了党的领导,最终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而且还从一个局部表现了浓缩的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很符合当年宣传抗日战争的基调,也适应观众的口味。

我觉得《铁道游击队》是一部教科书一样的电影,以传奇的态度写作抗战的历史,是一个标本。战争的惨烈被概念化的处理,日本人的残暴,是与生俱来的。抗战中我游击队始终受到了日军和伪军的双重进攻,战争让自发抗争的群众成长,成为合格的战士,然后胜利是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的。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7)

工作照。“微山湖”上的戏其实是在太湖拍的。一提“微山湖”,你最先想到的恐怕是那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是业余合唱队的人唱的,这地道山东味儿的旋律是一个安徽人写的。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8)

工作照。当时铁道部给剧组拨了一列火车的车头、车尾和一两节车厢帮助拍摄。 你看片里的“铁道游击队员”们开车、扒车、跳车身手那么矫健,都是从司炉学起、一点点练出来的。而拍戏的时候又正好赶上最热的天气,战马热死了,人身上也长了痱子,您说这份罪遭得,唉!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9)

作曲家小传

吕其明(1930- ),安徽无为人。少时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1949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奏员。1951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回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曾任上影乐团团长。

代表作:电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铁道游击队》)、《谁不说俺家乡好》(《红日》)等;

故事影片音乐:《家》、《白求恩大夫》、《霓虹灯下的哨兵》、《城南旧事》等。

演职员表

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原著、改编刘知侠 导演赵明 摄影冯四知 美工张汉臣 作曲吕其明 录音陆仲伯 特技设计周家生 特技摄影孔基成 军事顾问刘金山/车吉林 剧务主任徐进副导演张铮指挥李秉申 演奏上影乐团

曹会渠(刘洪)秦怡(芳林嫂)冯喆(李正)冯奇(王强)冯笑(小坡)邓楠(鲁汉)仲星火(彭亮)陈述(岗村)郑敏(小林)石灵(匪营长)刘非(游击队员甲)李镛(游击队员乙)李其珍(游击队员丙)程之(日本兵)

下面是连趣网组织出版的电影连环画部分内页欣赏: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10)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11)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12)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13)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14)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15)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16)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17)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18)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19)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20)

史上最全铁道游击队电影(50年代打仗电影的那些事儿之铁道游击队)(21)

赵一工:

有国才有家,抗战胜利了,芳林嫂就能和刘洪团聚了。

1956年这么做没问题,但是到2006年以后还有人这么拍,只是在幅度上更夸张,这是不是就有点儿对历史不太负责任了。如果统计一下,我们在抗日战争中消灭的日本鬼子,一定没有我们影视作品中消灭的多。我们任何一部影视作品的主人公,似乎都有能力独立地把日本鬼子赶走。昨天看了一个电视剧,里面竟然说,日本人为了对付我新四军一个地下便衣队,从日本抽调了所有整形外科医生,“克隆”了一只假的便衣队,目的只是破坏我们的军民关系。看得我都无语了。。。我不知道编剧、导演是何许人也,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受过老电影中哪些抗日题材的影响,总之,这些以“年代戏”冠名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应该适当增加对历史尊重的态度。

《铁道游击队》流传至今的原因,还因为它有一首动听的歌曲,而那个时代,许多的电影插曲,都成为流行歌曲,有些甚至穿越时代,比电影本身更具有生命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