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继和祁和晖(名人堂师说谭继和与祁和晖)
谭继和与祁和晖(摄影:雷远东)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徐语杨 陈颖
令人羡慕的学术伉俪,在知识圈并不难遇到。但是,像谭继和与祁和晖那样,人生和事业如此高度融合的案例,还真是非常罕见。两人有共同的家乡(重庆开州),两家相隔两里路,一起读小学、中学,有同样的文史爱好,进入同一个文史课外阅读小组,两人互称谭君、祁兄。
1957年,两人同时考大学。谭继和考入川大历史系,祁和晖考入西师中文系。西师毕业,祁和晖来到西南民院(现西南民族大学)教书。在成都相聚的两人,志同道合的友谊升华为琴瑟和鸣的爱情。结为“秦晋之好”之后,学问上互相切磋与生活上互帮互助,并行不悖。
1965年,在导师、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的引荐下,在川大取得副博士学位的谭继和,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在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编写组工作。谭君前往北京,祁兄驻守成都。两地分居期间,祁兄第一次北上探亲。那个时候没有手机,不知道确切到站时间,祁兄一个人找到谭君工作的单位大门口,报名称找谭继和,看门的大爷看她小巧玲珑,稚气未脱,问她:“你是谭继和的妹妹?高中毕业了吗?”
多年后,对封面新闻记者提及这段往事,谭继和还忍不住笑了起来,“其实,当时她已经大学毕业在西南民院教书了,只是看起来年纪小。”两人风华正茂,形貌姣好,真是一对璧人。谭继和的同事有时候会忍不住开玩笑,喊祁和晖一声“林妹妹”,谭继和则被唤为“宝二爷”。
后来,在西南民院教书的祁和晖,得到一个进京工作的机会,但因一些客观原因,未能前往。1976年,在北京工作了10年的谭继和回到成都,夫妻团聚。谭君和祁兄,从此圆满地生活在一起,再也没分开。都说童话只是童话,现实是现实,但是谭君和祁兄的人生故事,却是真正的“童话照进现实”。
文史原本就不分家,祁兄由文入史,谭君由史入文,由巴来蜀,居蓉治学,双方都成为巴蜀文化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
白雪公主和群演白兔的初见
2021年,谭君与祁兄,都80岁了。
谭君比祁兄小3个月。 “哎呦,姐弟恋啊。”记者开个小玩笑。祁和晖听到也笑了,“哎呀,不是我先恋他的,小时候他是我的跟班。”
祁兄出身贫苦,家庭贫寒,靠母亲帮人做针线活为生。她从小就优秀。学习成绩、故事演讲,写作竞赛,经常拿全县第一名。小学时演小剧《白雪公主》 ,能歌善舞,会弹三弦 ,会拉二胡的祁兄是白雪公主。谭君是群演之一,一只围着白雪公主的小白兔。“她是校星级的人物,一开始我认识她,但她不认识我。我虽然成绩也不错,但比她还是差点。”谭继和笑呵呵地说。
读到中学,两人在不同的班,但有同样的老师教。两人有共同的文史兴趣爱好。一起参加了一个课外阅读小组。由优秀语文教师杨谨伯先生教大家一起阅读诗词文章,领悟古典辞赋之美。写诗填词的格律就是杨先生教会的。他还指导谭继和在中学阶段就通读了一遍《史记》。
10个青春中人,称兄道弟,争论激烈。祁和晖是唯一一位女生。祁和晖也被谭继和以及其他同学称为“和晖兄”或者“祁兄”。读书的时候,谭君也没有把“和晖兄”当女孩子。“都是兄弟相称。”
术业有专攻。专攻中文的祁和晖,诗词功底显得更深厚。有时候谭继和写出来的好诗词,朋友们会觉得他肯定得到了祁和晖的辅导。谭继和就干脆不让祁和晖知道,自己偷偷发表了,再告诉她,以避嫌疑。
谭君诗词得过杜甫诗歌杯一等奖。乐呵呵在祁兄面前小炫耀,后者劝他最好谦虚些,“一家人不能拿两个头等, 是我自愿降成第二等的。”
一场校园风波 “不打不相识”
提倡学老学者的样子,皱眉深思,讨论、争论尼采超人之类哲学问题。两人关于学问的一次争论,还闹成学校一场不小的风波。
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自办黑板报和油印报。祁和晖是主编,谭继和是编辑。有一次,谭继和写了篇反对“安贫乐道”的文章,认为它不符合毛主席说的“穷则思变”。
祁和晖遵守校领导对主编的规定,带有批判色彩的文章,需要送校领导审阅批准是否发表。但谭继和认为她“压制新生力量”,便绕道而行,打个插边球,在学校的初中部黑板报和油印报上发出来。这文章引起全校震动。此后,学校在全高中部停了一节语文课,专门批这篇文章“违背教育部颁教学大纲”。
这件事后,谭君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和晖兄”,专门解释自己的想法,还运用了尼采的超人思想。收到信的“和晖兄”专门找到谭君深聊,解释她本人理解谭君的思想,只是她身为主编,要按照正常程序,不允许违反纪律。这次让谭君更深体会了“祁兄,真的很特别。”
尽管谭继和的文章引来了风波,但在私底下,语文老师杨谨伯先生却找到谭继和,亲切安慰他不要有心理负担。谭继和的文章,观点虽然可商榷,但是年轻人敢于独立思考的精神可贵。他还指出文章中把“借鉴”一词用为”照鉴”就不通了,要注意修辞。这件事无形中影响了谭继和一生,做学问要坚守独立精神,学好遣词造句,一个字一个词也不要马虎,直到现在还坚持着这个习惯。
也正是这个鼓励,对谭继和走上学术道路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件事也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要敢于独立思想,不人云亦云。不说陈旧的语言,敢于做‘翻案’文章。杨老师还教我们,写文章,尽量去做到新论点,没有新论点,至少要有新论据。最低程度也要做到新表述。这些都对我影响非常大。”
不为生活琐事烦 只为真理争辩明
2014年,在甘肃天水开“杜甫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当四川师大教授房锐谈及有关草堂寺和浣花溪草堂的关系、“骚坛鼎峙”、杜甫草堂内发现岣嵝碑刻的发言结束后,作为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的谭继和开始进行点评。然而,在台下的祁和晖听后,当场就提出异议。
当在场其他学者后来了解得知,祁和晖和谭继和是一家人,对他们这种为讨论真理不避亲的做法,非常敬佩。
封面新闻记者提到,这么直接当面就提出异议,一点儿都不担心对方介怀吗?谭继和笑着说:“哎呀,我们早就习惯了。我俩从小就这样。我太了解她了。她专门爱与我唱对台戏,指出我的疏漏。对别的学者,她要缓和得多。这就是她的性格。而且真理越辩越明啊。”夫妻同心之境,圆融无碍,早就超过了世俗的面子。
在旁边的祁和晖补充说:“如果我们的观点基本在同一个方向,那就会互相补充。假如看法真的有差异,那就谁也不会因为对方是家人,就闭口不说。学术上的故意或刻意谦让,其实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其实,我也不是只给他提出异议,很多时候也会认同他的观点。”
谭君和祁兄的学术基础是在中学奠定的。遥想青年时代,在重庆长江边的小城开县,有一位叫杨谨伯的老师,让他们念念不忘。杨谨伯先生毕业于重庆大学中文系毕业,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开县教书。谭继和祁和晖当时学的文学课本是从 《诗经》《论语》《 楚辞》选起,一直按顺序选到近代邹容的《革命军》。这本教材引起学生们很大的学习兴趣。
“杨老师教得很好,我们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先读《诗》,又读《史记》,《红楼梦》。 杨老师还教写诗填词,告诉学生们,新诗的特点是易写难工,旧诗的特点是难入门,入门后则易工。诗要写得好就要有诗眼,要有和别人不同的意境。”
同桌的伴侣互为“书童”
初夏的成都。穿越明晃晃的阳光,在西南民大老校区教职工生活区内的一栋普普通通的居民楼里,有谭继和与祁和晖的家。客厅,各个小屋,家具不多,全是各种书,在书架上,在书桌上,在沙发上。
“天府藏书家”的牌匾挂在客厅中间 。在一间小书房,有两张大书桌,书堆高高耸起,比成年人站立时还高,两头各有一张椅子,两人各自伏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自己的同窗伴侣一起。窗外老树,绿荫遮蔽,清幽宁静,犹如闹市里的桃花源。
不管房间是大是小,屋里一定是有两张办公桌。很多时候都并在一起,他坐书桌这头,她坐她书桌那头。 由于文史知识结构相似,两人互相帮助,齐头并进。
写文章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来源都记得清清楚楚,手上正写得顺手,却被某个小点卡住了,去书柜里去翻找,会中断思路,这个时候书桌一方的人就会探头问对岸是谁的人,提及某句话的出处或者准确说法。
“是不是这样的啊?”很多时候恰好对方知道,得到对方比较确定的回复。这边就会说,“那我就不查了啊。”意思是,你保证的你要负责,可不要出错。
写论文时需要查资料,但屋里书太多,不宜翻找。有时候某一方要找某本书,另外一方恰好知道在哪儿,很快就在屋里搜索出来。
“我们的确是彼此的书童。本质上我们现在还处于小时候同窗的状况。连儿女都觉得是这样。”祁和晖说。
从“兄弟之交”到学术伉俪,谭君和祁兄既专注于学术研究,又热心于城乡建设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实践。虽然高龄,却不辞劳苦,经常外出,开设巴蜀文化、国学、禅宗禅学、蜀派古琴、家风家训、乡村振兴等主题讲座,参与城乡景观、文创产业园的策划、论证直到写作景观文赋,身体力行读书人的通经致用。
从锦江(府河、南河水)、沙河、天府广场等多个景观工程,到“五路一桥”工程、西岭雪山、市内十个小游园建设工程;从春熙路改造到街道立面整治等项目,以及从宽窄巷子到塔子山,从浣花溪公园到杜甫草堂千诗碑,从地铁站文化景观到成都东站立柱的文化设计,他们都参与了建议、策划、论证和设计。曾经,为建设石纽大禹故里旅游文化圈,两人甚至进行了长达近20年的努力。
几十年共同生活,要说绝对没有拌过嘴,也不可能。“我们俩在日常生活中的追求都不高,确实都没啥可争的,彼此都很好相处。”但祁和晖补充了一点,“以前我们家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照顾。为了读书、写论文,我们俩也争过,为自己争读书、写作的时间。”
谈到学术问题,两人倒是很较真,“假如我们在基本观点在同一个方向,那我们俩就互相补充。假如基本观点是有差异的,那我们俩谁也不会因为你是我的夫君,我是你的内助,而且也不必,因为故意的让,就是一种不尊重。大家就用文献、理论说话。”
遇到一时扯不清的地方,两人就各写各的,互不干涉。如对武则天的评价,谭继和写过论文《武则天与文化中国》,祁和晖也写过论文《武则天无字碑的解读》。两人的看法侧重点不一样,但彼此求同存异,相安无事。
不外出的生活,两人相对而坐,安静地埋首于书海中,专注于各自的工作和阅读,已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春来濯濯江边柳,秋后离离湖上花。不羡千金买歌舞,一篇珠玉是生涯。”这是谭君和祁兄都非常喜爱的东坡诗句,并将之作为座右铭,“一个人学术生涯中 只要有一篇珠玉文章能承祖宗、能流传大众、能弘传后来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人物简介】
谭继和,1940年生。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
祁和晖,1939年生。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