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恭与荀诩生死相依的兄弟情(放过柳莹却害死陈恭)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收官,陈恭为了保全荀诩以及所有参与反间青萍计划的人,选择自己承担所有的罪责,被斩首、弃市。虽然与妻子翟悦合葬了,但因为魏谍的身份,墓碑上也没有留名。这个结局,让许多观众难以接受。观众尚且如此,何况剧中的荀诩?
在世上,陈恭最看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妻子翟悦,一个就是兄弟荀诩。对荀诩而言,又何尝不是呢?翟悦和陈恭是他的亲人,也是他领进司闻曹的,最后,两个人又都是因为他的错误决定,双双殒命。如果不是陈恭死前留话给他,荀诩可能一生都不能释怀,也不能原谅自己。
即便是最后结局是陈恭设计了自己的死亡,翟悦也没有怪荀诩,荀诩心里的伤痛估计也是余生难以愈合了。故去的人,无论活着时多么难,终究是故去了,所有痛苦在死去的时候也一笔勾销,最痛的是活下来的那个人。这也是荀诩最让人心疼的地方。
大结局后,看到许多观众都在骂荀诩,认为是荀诩的认死理、一根筋害了陈恭,如果他肯乖乖地听陈恭的话,待在山洞里不出来,陈恭或许就不会死。就算是他荀诩求生心切,为了自保爬出来也无可厚非,干嘛还带人去逮捕陈恭,他不是一直相信陈恭不会叛变的吗?如果真的相信就不会刚从洞里出来就去带人去抓陈恭,而且还不给陈恭辩解的余地。一个对魏谍柳莹都愿意放一马的荀诩,为什么对自己的兄弟就那么狠呢?
这些矛盾,应该从剧中荀诩的性格来分析,如果观众们了解了荀诩是怎样的人,可能就不会再埋怨他重色轻友、害死陈恭了。
在剧中,荀诩是一个重感情而又有原则的人。他也比陈恭更理性,这也可能与他长期做的工作性质有关。你看他侦破案子都是从证据入手,抽丝剥茧,还原事情的真相。就像剧的开头,哪怕他心里再相信陈恭不会叛变,进到曹魏之后,他还是要出手试一试陈恭,确信他是否真的没有叛变。也就是说对于荀诩而言,理性判断永远比感性的认知更靠谱。这也就能解释最后,当所有证据都指向陈恭是魏谍的时候,他能义无反顾地去抓捕陈恭的原因。
在荀诩看来,我心里相信陈恭没有叛变,但是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那就是他,我相信我手里的证据,这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是我感情上不接受,也没办法。我要接受客观的事实,我必须屏蔽掉自己的感性认识。
荀诩一直是负责甄别内部人员的,这个工作就注定了他必须用手里的证据说话做事,而不是相信自己的感性认知。就像高堂秉、阴司蔚,哪一个不是荀诩的熟人、同事?最后查到他们有问题时,荀诩手软了吗?没有。所以,当他掌握了陈恭是魏谍的证据时,他自然是要抓人审问的。
什么时候荀诩觉得自己错了呢?当陈恭被抓的一个多月里,他反反复复地推理这个案子,最终他了解了所有的真相,只是陈恭不让他再查,再查下去,不但陈恭保不住,许多参与这个计划的所有人都保不住,或者为了自保,杨义完全可以让荀诩和陈恭都消失。所以,在所有的选择中,陈恭的死是代价最小的。
正因为荀诩是一个信念与责任重于感情的人,所以,他在必要的时候,他就能做到大义灭亲,而陈恭不行。这就是他与陈恭的不同。陈恭有着与荀诩同样的信念,比如为大局着想、为匡扶汉室等。但是他更为看重情义。因为太爱妻子,所以妻子的死让他彻底绝望,因为太重兄弟情义,所以,面对杨义为什么不杀荀诩的逼问时,他才会说,无论为了什么都做不到。他宁愿自己去死,也不愿意荀诩死。
这种不同,是因为两个人性格不同,也是与他们从事的工作不同造成的。荀诩很少出外勤,他面对的局面就比陈恭单纯的多,所以,他重情义,但情商却不高,遇到事就会认死理、一根筋。陈恭常年出外勤,面对的处境比较复杂,就让他处事灵活,办事圆滑,情商比较高。但也经常面对人性的考验、信念的迷失。
翟悦死后,陈恭一度开始怀疑自己所坚持的信念是否真的那么重要。特别是郭淮和杨义都要让荀诩死的时候,陈恭更是犹豫了。他认为像荀诩这种有情有义、做事又有原则的人,不该死。如果坚持正义也要被牺牲,那么所谓的公义又是什么。
因为荀诩性情如此,在得知是陈恭设计了自己的死亡后,他稍稍有了释怀,重试信心,奔赴了自己的新岗位。他在内心里认可了陈恭的牺牲。活于乱世,几经周折,始终不改初心,这也是荀诩很让人欣慰的地方。
荀诩和陈恭就像是一个棋子的两面:荀诩始终站在明亮的一面,代表正义、忠诚和温暖,陈恭站在阴暗的阴面,即便是他也重情重义,始终也向往着荀诩的生活,但黑暗终于将他吞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