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丰富的蓝靛果(藏巴哇的蓝靛果)
藏巴哇的蓝靛果
每到炽热难耐的夏天,我就想念我的老家卓尼县藏巴哇了,而这个时候正是藏巴哇的蓝靛果密密匝匝缀满枝头的季节。蓝腚果那种香甜、那种爆汁,没有一个人能抵挡它的诱惑。
在老家藏巴哇及临潭、岷县绝大部分地区,因其长得像斑鸠的嘴、羊的奶头,又像诱人的玛瑙,人们便形象地称之为斑鸠嘴儿、羊奶头儿或波瑙儿。蓝靛果是落叶灌木,树高1.5-3米,老树粗若成人大腿,树皮如披了一层褐红色的鬃毛,用手一撕便能撕下来。其果子呈蓝黑色,形似羊奶头,长约2厘米,果子皮上有一次淡淡的白粉,一般在五六月间开花,七八月间结果。常生长于海拔2500-3500米的灌丛或落叶林下,河岸、沼泽灌木丛或高山林下更多生长,喜欢冷凉湿润性气候,抗寒能力强,在零下40多度能安全越冬。
在藏巴哇上巴都村,野草莓、白瓢儿、树莓、刺莓、野樱桃、沙棘果、玛木果、野李子应有尽有,但我最爱吃的要数蓝靛果了。我对老家林区的蓝腚果生长区域可谓了如指掌、信手拈来。哪儿的树粗大、挂果繁且甜,哪儿的树纤细、挂果稀疏还有点苦味都清清楚楚。当你进入林区,要想吃到蓝靛果,一定要顺着林底河谷寻找,在甘泉哗哗响的地方,便是它便茁壮成长的家园。这种野果树特别好认,它的树皮乍一看以为全部脱皮了,一块块褐红色的树皮毛绉绉的悬挂在树干上,在果子成熟的季节,远远看上去是一树醒目的蓝色,没见过的人往往会误认为自己看花了眼睛,误把蓝天或者山坡的蓝花当成果子,当你走到跟前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些远远看去清晰可见的蓝色,居然是累累硕果挂满枝头的蓝腚果。它全身没有一颗刺,任凭你摘着吃、揪着吃或者干脆坐在粗壮的树干上一把把捋着吃。一股股甘泽心脾的甜蜜在爆汁的丝滑中流进味蕾,刺激着人们的食欲,不由得吃了一把又一把,直到吃得肚皮很撑为止,然后在竹笼里采摘一笼子,提回家与家人享用。
蓝靛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俄罗斯把蓝靛果加工成宇航员专用饮料以补充他们在太空中的营养。其清热解毒、散痈消肿的药用价值被人们广泛用于疔疮、乳痈、肠痈和湿热痢疾的治疗中。蓝腚果不仅分布在甘肃各林区,更广泛地分布在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青海等地。
作者简介
后志良,男,藏族,中共党员,1985年生于偏远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藏巴哇镇上巴都村,先后供职于迭部公路段、甘南公路总段,2009年起曾任甘肃省甘南公路总段(后改甘南公路管理局)宣传教育科副科长、甘南公路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甘南公路局玛曲公路段书记,现任甘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卓尼公路段书记、省交通运输厅派驻临潭县王旗镇上沟门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甘南州摄影家协会理事,喜欢文学写作、摄影、摄像。撰写新闻、文学作品4000余篇。先后在《飞天》、《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星星诗刊》、《小小说》等期刊杂志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小说《阳坡村的爱情》、散文《母亲的手》、《阿妈的背篓》、长篇诗歌《高原公路人》等多次获奖。近两年来撰写了短篇小说《拉毛的梦》、《窗花》、《瓜王明》、《那片草原》、《狼毒花》等,散文作品《色难》、《上巴都的腊肉》、《山路弯弯》、《走进茂县》、《玉树救灾的七天七夜》及写出九甸峡精髓的散文《九甸峡》等及大量的散文诗,深得网友喜爱。擅长乡土文学及纪实,文风朴实无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