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中的规矩有哪些(让你了解相声的拜师仪式)

谁也没有想到,在当今互联网盛行的大潮下,相声,成为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曲艺形式。尤其是在德云社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听一些传统的戏剧,比如京剧里的《锁麟囊》、评剧里的《乾坤袋》、《牙痕记》等。从喜欢一个社团,一群艺人,再到喜欢一门曲艺,相声这种形式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

而与之相关的种种细节,也得到了大家的深挖。今天,我们就通过五个词汇,来深入的了解一下相声的拜师仪式。PS:你知道郭德纲的“引保代”是哪几位吗?下面会揭示哦!

第一个词:摆知

摆知,也就是相声行业的拜师仪式。其含义就如字面意思那样,摆下酒席让大家(同行)都知道。

在旧社会,相声也是属于江湖的一部分,所以“摆知”的这种形式更多的是来源于江湖行会。据于谦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的那样,相声的摆知很可能出自上海青红帮的入帮仪式。

相声中的规矩有哪些(让你了解相声的拜师仪式)(1)

第二个词汇:口盟

说起来,这个应该才是相声拜师的第一个环节。到了摆知,已经是很正式的仪式了,而在摆知之前,则是“口盟”。

如果关系较好,投缘合意,双方都有拜师收徒之意时,即可约定合伙生活,一起相处,预以考验,这样的情况叫“口盟”。一年两年后,如果最终决定收徒,即可摆酒席举行仪式。像大家都知道的艺人欧弟就属于口盟的徒弟,也会写在德云社家谱之中。

等过了考察期,师傅才会决定是否收徒受艺。

相声中的规矩有哪些(让你了解相声的拜师仪式)(2)

第三个词汇:引师

在摆知的时候,要找三位行业的前辈,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引保代”。而其中的“引”,就是指引师。

引荐徒弟进门,起到推荐到师傅这里的角色。在旧社会,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壁垒是我们现在很难想象的,必须是同行才能做这个引师。在正式拜师之时,引师会带领弟子向师傅进行各种拜师的程序。

相声中的规矩有哪些(让你了解相声的拜师仪式)(3)

第四个词汇:保师

保师的作用是保证,见证。因为旧社会师傅对徒弟的关系是属于强关系,一旦被师傅领进门,就必须听师傅的话。如果以后出现任何意外的话,均与师傅无关。而保师就是见证这种关系的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保师会要求写一份文书,在上面写“死走逃亡,各安天命”。可见,在这样的约束下,保师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相声中的规矩有哪些(让你了解相声的拜师仪式)(4)

第五个词汇:代师

看了很多的解释,很多都认为代师是指师傅不在的时候,由代师代替师傅进行受艺。感觉解释的不是很好,因为“引保代”都是在摆知的时候才出现的,而受艺是之后的行为。

后来,看了于谦老师的访谈才弄清楚,这里的代师是指代笔写文书的老师。因为在旧社会的时候,艺人识字不多,而在整个拜师仪式上需要订立很多的文书和约定,这个时候就需要由一位懂字多的前辈进行代笔书写。

这样看来,于谦老师的解读是合乎摆知的流程和规定的。


好啦,说的现在,你是不是很想知道郭德纲在拜师的时候“引保代”是哪三位吗?

现在就来揭晓,郭德纲在拜师侯耀文的时候,引师是常贵田、保师是石富宽、代师是师胜杰。这三位的辈分和能力是足以担当的起这几个角色的。从后来郭德纲对三位的态度,我们也可以看出三位在郭德纲心中的地位。

希望这五个词汇的解读能够让你对相声的拜师仪式有新的理解,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好玩的事儿可以一起分享哦!

如果本文能够对您的困惑有所消除,希望点赞关注 收藏转发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